上海国资 第32期

发布日期:2022-09-01 信息来源:
  • 上海国资
  • 第32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2年9月2日



    l金融工作

    上海国有金融企业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

     

    近年来,上海国有金融企业在数字化转型的赛道上加速推进,国泰君安、海通证券探索数字化创新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数字化、智能化金融服务。

    国泰君安数字人“小安”提供交互体验式证券服务。国泰君安数字人“小安”采用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仿真、云计算等先进金融科技,构建以数字人为载体的生态化内容服务体系,为客户提供覆盖“智能资讯、智能交易、智能理财”场景的数字化、有温度的智能投顾服务,在“全天候”、“全域覆盖”的智能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服务能级。“小安”具备形象拟人、支持实时互动的两大特点,同时支持多元互动模式和交互体验、具备综合AI投研服务能力、内置多个数字人技能、支持线上线下多种终端的适配的功能。

    海通证券数智人“小海”达成优质高效的用户体验。海通数智人同时支持投教、投研、客服、品宣等业务场景的金融科技创新应用,为用户提供了多元化、人性化、智能化的体验。“小海”融合了海通的多种科技能力,包含人工智能平台e海智慧、流程自动化机器人e海智匠、大数据平台e海智数等多项金融科技品牌。打造了新一代内容生成、人机交互的新基建。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国泰君安携手中国电信服务网络强国建设


    近日,国泰君安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签约仪式。

    基于本次战略合作,国泰君安发挥根植本土、牌照齐全、能力综合的平台优势,为中国电信提供股债融资、产业基金、公募REITs(不动产信托投资基金)、市值管理、国企混改等领域的创新金融服务,助力中国电信发挥数字中国建设主力军作用,纵深推进“云改数转”战略,全面布局数字经济新生态,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

    未来,双方将持续深化产融结合,不断巩固数据通信等基础设施合作,探索打造金融科技信创证券移动应用实验室,协同推进场景开放、产品共创、客群开发,以领先数字科技赋能财富管理与资产管理协同互促,构建紧密的金融科技战略合作生态,共同为服务网络强国建设和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财富管理需求作贡献。

    (国泰君安)

     

    中国太保入选福布斯2022中国ESG 50


    日前福布斯中国首次发布中国ESG 50,中国太保入选其中。中国ESG 50遵循联合国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框架和原则,从2022福布斯全球企业2000强中选取了在ESG层面先行一步的50家中国企业。

    遵循更高标准,构筑绿色金融体系,打造可持续发展内生力。中国太保已签署可持续保险原则(PSI)、负责任投资原则(PRI)“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GIP),实施绿色保险、绿色投资和绿色运营。绿色保险,围绕保障清洁能源、降低污染消耗、应对气候变化等,创新保险供给。光伏、风力发电领域保险达8000多亿,为157万新能源车提供3.2万余亿保障;承保7000多个环境污染责任保险项目;累计向社会提供巨灾风险保障近9000亿元;开发碳资产相关保险,零碳进博保险成为行业示范。绿色投资,以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产业基金等形式,参与能源、环保、水务、防污等项目建设。截至2021年底,绿色投资约233亿。绿色运营,以技术创新减少自身资源消耗和碳排放。推行电子保单、电子发票、电子签名;打造绿色养老社区;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能提高。

    保障人民利益,彰显社会责任担当,打造可持续发展影响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与员工、客户、合作伙伴和社会等利益相关方共享发展成果。关注民生,实施健康战略。承办各类政府医保合作项目覆盖1.45亿人,参与全国33个惠民保项目。布局养老产业,已在上海、成都、大理、杭州等11地落地12家“太保家园”。关爱客户,落实“太保服务”战略。800多名高管服务官走近客户。关心公益273名干部驻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贫保”已推广至1139个县区,提供保险超过33亿。捐赠2200万关爱老年认知障碍和“星星的孩子”。捐款3330万在青海三江源种植公益林2000余亩。

    融入公司战略,完善ESG管理框架,打造可持续发展牵引力。ESG融入公司战略,完善ESG管理架构,增进利益相关方沟通。董事会设立战略与投资决策及ESG委员会,集团设立ESG办公室。(中国太保)

     

    l国企之窗

    上港集团全力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


    上港集团战高温、抢节点、见行动,抓牢关键窗口期,全力建设国际集装箱枢纽港,促进物流融合发展,更好服务“双循环”。

    面对高温、生产和防疫的三重“烤”验,振东分公司严格落实夏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管控要求,确保高温期间危险货物集装箱作业安全,7月份,公司昼夜作业箱量7次突破2万标准箱,共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7万标准箱,同比增长13.93%;上港ICT(内陆集装箱码头)推进内河港口复制推广,优化ICT网络布局,在苏州高新港、园区港运作经验基础上,推进ICT业务模式在苏南、浙北等内河港口的复制推广,推进业务流程优化;为适应国际集装箱航运发展趋势,冠东公司提升码头一线装卸设备作业能力,推进现有桥吊加高加长改造项目,改造后,冠东公司拥有满足3E级船舶作业要求的桥吊数量增加至9台,为后续继续扩大产能、提升服务质量、保证供应链通畅注入新动力;宜东分公司7月份集装箱吞吐量一举突破40万标准箱大关,创年内月度箱量新高;复兴公司7月份完成拖带作业5781艘次,日均186.5艘次,同比增长2.1%,环比增长14.8%。同时全力保障上海港LNG(液化天然气)清洁船舶燃料补给服务,加注16353.3立方米保税LNG,与盛东公司一起保障上海港保税LNG加注服务逐步实现常态化运营。

    (上港集团)

     

    华建集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和上海市重大战略任务。集中优势资源,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承接浦东国际机场三期、虹桥机场T1航站楼改建、杭州萧山机场(三期)航站楼、南京禄口机场航站楼等基础建设任务,整治元荡贯通工程、淀山湖综合等一大批长三角生态环境治理示范工程;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雄安新区、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等地区发展,承接雄安容东片区B1组团安置房及配套设施、容西片区安置房项目二期工程、港珠澳大桥人工岛口岸、广州南沙新区横沥岛规划、深圳光明科学城等项目建设。

    提升城市服务与保障能力。成为“五个新城”建设的排头兵、先行者,成立“五个新城”建设总指挥部,承接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永久会址、上海冰雪之星项目、上海天文馆、市第六人民医院临港院区医疗科研综合楼项目、青浦环城水系公园、奉贤区浦南运河整治提升工程等五个新城重大项目;提供城市更新的设计技术支持,目前已经参与了黄浦、长宁、静安、虹口等区的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包括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提升、北外滩核心区地下空间开发、张园、外滩160、乔家路地块、苏州河两岸贯通公共空间提升、沪东船厂活化利用等城市更新项目。

    推动“双碳”战略和数字经济双轮驱动。聚焦国家“双碳”战略,揭牌成立“低碳科技研究院”为临港新片区建筑低碳建设提供技术支撑,为虹桥主城前湾地区中央活动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核心区等创建低碳发展实践区提供技术服务;探索形成“CIM(城市信息模型)+设计总控”的城市区域更新的开发新模式,打造“品质场所、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绿色低碳、综合防灾、功能业态、公共服务和区级一网统管”等八大应用场景建设,为上海市“一网通办”“一网统管”等城市运营管理平台提供城市建筑数字空间服务。

    打响“中国设计+上海服务”品牌。启动新一轮“建设工程设计”“工程咨询服务”上海品牌认证工作,打造“中国设计,上海服务”的行业领军的工程咨询企业品牌形象;参与首届上海设计之都大会、五个新城卓越设计周等城市建筑设计领域活动,为建设世界一流“设计之都”贡献力量;牵头组建上海市品牌促进会建筑专委会,搭建低碳创新中心、双碳创新智库、上海国际建筑设计智库等一批公共交流平台,探索“创意设计+品牌营销”新服务模式,为上海“四大品牌”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华建集团)

     

    隧道股份助力长江航运绿色转型

    打造中国首个船用加氢站

     

    近日,由隧道股份上海能建和长江设计集团所属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组成的项目联合体,共同承接的长江电力绿电绿氢示范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工程启动 。该项目基于我国氢能发展时机,率先在三峡坝区开展的水电解制氢加氢示范项目,也是国内首个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及制氢加氢一体站,其部分关键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

    在该项目中,隧道股份上海能建负责包括500kg/d加氢系统、1套船用氢气加注系统、1套车用氢气加注系统、电控系统、建筑、结构、给排水等配套附属设施建设工作,为三峡区域的低碳转型及长远发展作出贡献。

    作为国内首个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船舶及制氢加氢一体站,本项目制氢规模200Nm3/h、加氢规模500kg/d,可为内河氢燃料电池动力船以及三峡坝区内旅游巴士提供所需的加氢服务,打造中国首个船用加氢站,为氢能的应用提供发展前景。

    (隧道股份)

     

    上海建工打造国内首个现场3D打印

    可居住可交付两层建筑

     

    近日,上海建工牵头打造了国内首个真正意义上可居住、可交付使用的,由现场3D打印而成的两层建筑。

    此建筑又名上海建工3D打印科技试验楼项目,是由上海建工牵头承担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的示范工程之一。用时约50小时,目前在现场的装备是国内首创的实现粗骨料混凝土材料泵送的现场原位3D打印机,可以实现超大型建构筑物的智能化现场原位3D打印建造。项目团队还研发了可用于3D打印的固体废弃物材料,正契合当前固废循环利用、节能减排环保的发展理念。

    在智能建造探索之路上,大尺寸3D打印建造是上海建工优先发展的技术方向。2019年,上海建工的第一座3D打印桥在普陀桃浦中央绿地落成,这也是国内第一座运用3D打印技术一次成型的高分子材料景观桥;同年,上海建工在福建泉州打造了高分子材料3D打印分段预拼装人行景观桥;2021年,成都驿马河城市公园内的“流云桥”打造完成,是迄今全球首座运用3D打印技术完成的最大跨度的高分子材料景观桥;还在国内多处园林绿地景观中,运用3D打印技术,打造了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的“点景”建筑。

    3D打印在复杂、个性化、按需定制的建筑物、构筑物建造中具有广泛的应用空间,在极端施工环境如灾区重建、核电站、月球基地等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这个示范工程探索了现代房屋新型建造方式,可以实现大规模建筑工业化生产。

    (上海建工)

     

    上汽集团与OPPO开启智能汽车

    手机“生态互融”新时代

     

    近日,上汽集团和OPPO发布以用户为中心的“车-机跨端融合解决方案——生态域”,并签约成立“生态域联合实验室”,推进相关技术和产品研发落地。上汽集团和OPPO共创的“生态域”是基于先进的整车电子架构和面向服务的软件平台,融合智能手机并连接其他IoT(物联网)终端,打通家庭、出行、办公等一系列场景。

    “生态域”凝聚了上汽集团和OPPO在智能汽车、智能手机和其他智能终端设备技术积累,融合了上汽零束“银河全栈技术解决方案”和OPPO“潘塔纳尔智慧跨端系统”的核心,实现了系统级架构互融、软硬件能力互享、数据应用及服务生态互信、多模态智能交互。生态域通过底层协议的广泛兼容性来实现设备的发现和连接,从数据传输、软硬件框架、标准建立等多方面支撑生态系统建立与拓展,降低汽车与个人设备间的融合成本,解决当前智能汽车软硬件能力碎片化、方案切换成本高昂、座舱生态服务缺失等问题 。

    由此,用户的汽车与手机可实现无感连接、资源共享、数据互通。此外,生态域的应用流转将手机应用生态与智能座舱融合。对于开发者来说,生态域支持一次开发多端部署,实现手机与车机间能力互调,应用服务分布协同。

    (上汽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