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增刊第11期--“双轮驱动”构建专业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发布日期:2018-07-03
  • 上海国资
  • 上海国资

     

     

      

    增刊(11)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 海 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管 理 委 员 会 办 公 室                                                                     2018年7月3日

     

    “双轮驱动”构建专业化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

     

    编者按: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是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的方向。在从“管企业”向“管资本”转变的过程中,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是重要的抓手。

    拥有逾18万亿元资产的地方国资重镇上海,2014年确定上海国盛集团、国际集团为上海两大国资运营平台。其中,国盛集团以国有资本投资运营为中心,正在着力打造具有“国资特色、平台特征、国盛特点”的国资运作大平台,努力为地方国资国企改革积累有益经验。

    上海国盛集团于2007年经上海市政府批准而设立。成立10年以来,尤其是2014年以后,集团紧紧围绕国资运营平台功能定位,加快推进改革调整和转型发展,在创新国资运营体制机制、推动国资优化重组和有序流动、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股权注入—资本运作—收益投资”的运作模式基本成型,一批重点难点问题化解也取得突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国资国企改革也进入了新阶段,国盛集团迎来了发展的历史性新机遇。瞄准上海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这篇大文章,国盛集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发展大局,站高一步、看远一步、想深一步,以建设大平台、培育大产业、推进大合作、构筑大通道为方向,采取多项事关企业发展的战略性举措,为上海加快推进“五个中心”建设、打响“四大品牌”、构筑发展战略新优势做出贡献。

    ——以“双轮驱动”为引擎,强化平台战略

    国有资本运营平台建设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长远作用的基础工程。2017年底,经上海市政府批准,国盛集团牵头组建总规模500亿元的上海国企改革发展股权投资基金(简称国改基金),与国盛集团形成“双轮驱动”、“共同发力”、“互为支撑”的格局。

    具体而言,国盛集团定位为国有资本投资运营的功能性平台。在上海市国资委的直接指导下,继续探索国有资本运作的流动机制,积累国有资本流动、国资布局结构性调整的运营经验,致力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国内知名、上海特色、国盛特点的国有大型资本投资运营机构。

    国改基金定位为国盛资本运营的战略性操作平台。国改基金通过引进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国企改革重组与投资,以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为导向,实现国资国企改革价值链的全程运作,为国盛集团及其他集团改革发展提供投融资、产业并购等系列资本运作服务。

    就上海国资国企改革而言,提高证券化率、走公众公司路线仍然是未来的主方向。用好用活上市公司平台,对国盛集团、国改基金的功能发挥至为重要。

    第一、国盛集团继续做好上海国资委划转的各类上市公司股权的接收工作,通过分门别类,一司一策,努力推动其整体上市或核心业务、关联业务的资产上市;第二、推动国资系统的上市资源在其集团内部、上海各大集团之间的统筹,做到资源配置最优化、价值创造最大化;第三、对暂不能上市的,国改基金及国盛其他系列基金将帮助其引入各类战略投资者,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为其下一步成为公众公司创造条件。

    以国改基金为总枢纽,下一步国盛集团将根据市场化运作、重点混改项目、重点产业发展的需要,设立若干市场化操作的子基金平台、特大型项目专项基金、细分行业子基金等,逐渐形成以国改基金为核心的国盛“基金群”,发挥国有资本、国改基金的引领和放大功能,带动更多社会资本“脱虚入实”,提升国盛的资本管理能级、产业服务水平。

    ——以开放式重组为纽带,完善区域化和国际化战略

    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景好、回报率高,但投资周期长,是上海决胜未来的关键。国盛集团将以全球视野,广泛整合资金、项目、人才等优势资源,坚持用市场化方式完成核心战略投资任务,做好国产民用大飞机、集成电路产业、海洋核动力平台、军民融合等领域的项目投资和服务工作。重点探索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本支持新路,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带动和示范作用,吸引和撬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到上海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中来。

    作为国资运营平台,国盛集团的发展并不囿于上海一地。党的十九大以来,根据党中央的部署,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按下了“快进键”,为国盛集团区域化战略实施打开了空间。众所周知,长三角作为全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产业链条完整,产业体系成熟,上市公司资源众多。推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国盛集团作为国有资本平台,必须从提升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高度,做长三角行业类龙头企业实施产业链跨区域重组的推进者,做长三角培育世界级的龙头企业和产业集群的整合者,做长三角的全球资源配置门户建设者。

    当前,国盛集团正联合长三角其他省市有关实力企业,抓紧组建长三角(上海)产业创新基金。长三角(上海)产业创新基金将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运作理念,大力发挥推动长三角的产业创新、产业协同的资本投资、资本运作、资源整合的平台功能,特别是围绕长三角区域内战略新兴产业的龙头类上市企业,以资本投资与资本运作的协同并进,引导区域产业资源、创新资源的再重组、再配置、再优化,为推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做出国盛的贡献。

    跨境并购是“走出去”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合作的重要方式,也是提升区域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捷径。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和当前国内产业布局调整的重要窗口期,国盛集团将推动上海对全球优质产业资源的配置吸纳。在条件成熟时,考虑在香港搭建跨境的资本并购平台,以及组建平行基金、外币基金等,加强与国际投行、专业化的投资机构开展合作。

    ——以“管资本”为核心,实施集团管控和人才强企战略

    新一轮国资管理体制改革强调的以“管资本”为主,核心就是要由实物形态的企业管理转向价值形态的资本管控。

    从国盛的角度来说,首先要坚持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相统一,将新时期党建工作总体要求纳入公司章程,把企业党组织嵌入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中;其次,国盛集团及设立的各类基金、操作平台,将依据产权纽带、资本回报率等要求,依法对投资形成的股权进行价值管理、有序进退,促进国有资本在合理流动中实现保值增值;最后,国盛集团总部的职能将进一步优化完善,逐步构建“大监督、大资管”的运营体系。同时,研究建立平台型投资运营公司的风险管理模型,及时识别、防范、解决风险隐患。

    对于企业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金融投资和资本市场领域更是如此。国盛集团将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国盛集团将以投行、证券、资管、财务、法律等业务为重点,加大紧缺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探索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以基金管理公司及有条件的基层企业为试点,探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市场化方式引进和选聘高级管理人员;探索建立有竞争力的分配激励机制,提高薪酬分配的市场化、规范化水平,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做到“外具竞争性,内有公平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