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31期

发布日期:2025-11-05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 上海国资
  • 第31期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党委办公室                                                      2025年11月5日

    l金融工作

    孚腾国际(香港)揭牌,

    上海国投公司全面启动海外布局

    近日,上海国投公司旗下孚腾资本香港办公室启用暨孚腾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揭牌仪式举行。

    孚腾国际(香港)的成立是上海国投公司践行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战略布局的关键举措,也是深化沪港合作、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的重要实践。上海国投公司发挥战略资本使命,支持孚腾国际(香港)充分发挥桥梁与先锋作用,促进沪港两地规则衔接、资源互通,在科技协同攻关、金融互联互通、人才联合培养等方面打造合作样板,为上海国资国企深化改革和国际化经营探索新路、积累经验。

    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创新枢纽,将是孚腾资本引入国际资本、洞悉前沿科技、赋能企业出海、链接国内生态的核心支点。香港办公室将充分发挥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独特优势,深化沪港金融与科技创新合作,构建沪港高效联动的跨境科创投资平台,助力上海产业体系能级不断提升。

    面向未来,上海国投公司将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全局和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持续深化国际化布局,不断拓展跨境合作深度与广度,为进一步增强上海城市核心功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更大贡献。(上海国投公司)

     

    中国太保MSCI ESG评级提升至最高评级AAA

    近日,国际知名指数机构明晟(MSCI)公布中国太保最新ESG评级结果,由“AA”级上调至最高评级“AAA”级,成为首家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保险机构,标志着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能力跻身全球保险行业顶尖行列。

    MSCI ESG评级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ESG评价体系之一,其评级结果备受国际投资者关注,是衡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指标。此次评级上调,代表着国际权威机构对公司在气候风险应对、负责任投资、金融可及性、数据安全、商业道德、公司治理等领域的全面认可。

    近年来,中国太保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ESG实践路径。加强战略引领,制定《绿色低碳转型规划》,明确ESG发展目标与实施路径。强化气候应对,率先开展负债端气候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研究,提升气候风险量化管理能力。加大可持续保险供给,积极创新绿色保险产品,持续扩大普惠保险覆盖面。提升绿色投资能力,健全责任投资体系,加强资产组合碳排放管理,推动ESG因素纳入投资价值链。有序推进绿色运营,形成五年减碳目标,完善碳足迹管理系统,加强节能减排,提升碳管理能力。

    未来,中国太保将继续围绕国家战略,深入践行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与使命担当,积极落实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不断提升自身国际竞争力,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国家 “双碳” 目标的实现以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中国太保)

     

    国企之窗

    保障出行高效有序,申通地铁集团护航进博会

    申通地铁集团围绕“组织筹备更精细、指令传递更高效、客流应对更充分、现场执行更有力、服务品牌更响亮”的保障要求,高质量保障进博会“越办越好、常办常新”。

    网格聚力,织密服务网络。申通地铁集团深化“多格合一”工作机制,将党建与运营服务深度融合。核心区域车站搭建“进博保障联动机制”,联合华山医院门诊党支部、上海青年律师志愿者服务队等共建单位,把医疗咨询、法律援助等专业服务“搬进”地铁站。自今年5月起,上海地铁持续推进100座重点车站出入口环境整治,累计组织 5152人次参与,整治点位2453个,清理乱停放非机动车1.48万余辆次、垃圾2.21吨,已完成59处盲道站内外衔接整改。

    硬件提质,筑牢服务底座。针对进博会期间中外旅客的出行需求,上海地铁在硬件升级上精准发力。目前,全网完成银行卡闪付过闸改造项目,磁浮线、市域线与地铁线路均具备银联、VISA等外卡闪付及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显著提升境外旅客支付便利性;全网19条线路累计123座车站试点采用“闸机常开门”模式,提高车站通行能力;持续拓展地铁行李寄存服务,完成车站公共厕所改造。此外,同步升级10号线虹桥火车站站内静态导向标识为智能LED屏,2号线国家会展中心站6-9号口吊顶灯具;针对车站改造未完工现状,制定“分时施工、分区管控”方案,加密安全巡查频次,实现改造、运营、安保同步推进。

    服务升级,传递地铁温度。为更好服务中外宾客,2号线推出《迎第八届进口博览会常用地铁服务英语100词100句》,并在原有中英文服务界面基础上新增日语、韩语选项;核心车站通过“外教实景模拟+服务竞赛”开展“双语服务领航计划”,提升各品牌服务团队整体双语服务能力与专业素养。同时,特色服务阵地也同步“上线”:10号线虹桥火车站“小煜流星轮”服务品牌依托双轮平衡车打造“流动服务台”;2号线国家会展中心站搭建“群心服务站”党建服务阵地,将在进博会期间党员骨干轮值站台,实现即时问询指引、手机充电、行李寄存柜等便民服务,同步配备外卡支付指引、双语咨询等专项服务;市域机场线浦东1号2号航站楼站与机场服务品牌“翔音组”创建多方合作机制,建立信息实时共享、人员协同配合、服务无缝衔接的联动工作模式,保障乘客在航空与轨道交通换乘间的“空铁接力”顺畅无碍。

    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突。集团结合“四线五站”各站特点及客流特征,联合运二公司、市域公司、维保公司、轨道公安、西虹桥社管中心等单位,围绕客流疏导、设备故障处置等场景,检验“四线五站联动机制”的实操性。进博会开幕前,各运维单位已组织各岗位开展系统性强化培训演练,覆盖乘客服务、关键设备操作、应急抢险等内容;依托近期各类展会,2、17号线国家会展中心站多次测试大客流应对方案,优化“入口分流、站台引导、出口疏散”的全流程管控。(申通地铁集团)

     

    上海仪电助力打造

    全球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

    近日,全球首个海风直联海底数据中心示范项目落成与规模化拓展交流会在上海临港举行。该项目是临港新片区推动数字经济、新能源与海洋经济深度融合的重要里程碑,也是上海服务国家战略、打造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一项重要举措。

    该项目由上海仪电与上海海兰云科技有限公司携手打造。通过此次合作,上海仪电将瞄准打造深远海百兆瓦级算电协同基础设施,促进国产算力技术与海洋数字基建的深度融合,加速国产算力技术从“可用”到“好用”的跨越,为全国产化数据中心建设提供“上海方案”。

    上海仪电在海底数据中心布置了国产算力集群,将充分发挥在城市数字化转型建设与AI+应用落地方面的实践经验,以海底数据中心为枢纽,布局水下边缘算力,提供高效能、低时延算力服务支撑,更好地响应本市尤其是临港地区的算力服务需求。

    期间,上海仪电还与多方共同签署500兆瓦海风直联UDC战略合作协议。签约各方将在能源供应、网络支撑、算力运营、工程建设等领域协同发力,推动项目规模化拓展。

    未来,上海仪电将始终以“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为使命,通过上下游产业的适配协作,促进软硬件之间的整体协作联动,进一步推动在智算创新生态领域的新突破。(上海仪电)

     

    申能集团投资企业氢晨科技发布

    全球首个海上千方PEM槽及制氢系统

    日前,全球首个海上千方PEM槽及制氢系统的全功率测试启动。该系统由申能集团投资企业氢晨科技及其子公司氢盛能源联合自主研发。这一成果不仅标志着我国海上绿色氢能装备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更一举为深远海风电制氢商业化应用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

    这款针对海上漂浮式平台设计的大功率P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突破了高耐久材料、高传质流场、高精度装配和高效率控制等多项创新技术,具备离网运行、防腐蚀、抗风浪和轻量化等特性,可在恶劣海洋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每小时制氢量达到1000标准立方米,是国际上产能最大的海上漂浮平台PEM电解槽及制氢系统。

    突破四大核心技术,产品性能领跑国际。该系统专为海上漂浮式平台定制,以四项关键技术创新打破行业壁垒,核心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一是产能与材料革新:采用新型材料和高可靠封装设计,将PEM电解槽产氢能力提升至1000标准立方米/小时,满足大规模制氢需求;二是极致轻量化设计:通过集约化和模块化架构,整体重量仅为传统碱性制氢系统的1/6,适配海上平台承重限制;三是海洋环境自适应:针对海上晃荡环境开发专属稳定系统,可有效抵抗海洋波浪影响,确保恶劣条件下长期稳定运行;四是智能低耗运维:实现远程智能控制和无人化运维,同时直流电耗低于4.3千瓦时/立方米,动态响应时间缩短至5秒,完美匹配海上风电功率波动,达成“风电-制氢”协同一体化。

    破解海上制氢难题,助力海洋强国战略。我国海上风能资源潜力巨大。据中国气象局评估,海上风能技术可开发量达27.8亿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仅为4420万千瓦,电力输送成本高成为制约深远海风电开发的核心瓶颈。大功率PEM制氢系统,为这一痛点提供了解决方案:将海上风电转化为氢能输送,相比传统海底电缆,成本可降低30%以上,且输送距离越远,经济性优势越显著。适应深远海环境和风电波动性的大功率PEM制氢系统技术突破,为大规模开发深远海风电资源提供了新路径。未来,该技术可将当前难以开发的深远海风电资源转化为绿氢、绿氨等无碳燃料,通过管道或者船舶运输至沿岸地区或出口,为国家能源转型和海洋强国战略落地提供关键支撑。该系统将于明年在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平台进行示范应用,方案有望成为深远海风电资源利用的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作为综合性能源企业集团,申能集团早已前瞻性布局氢能产业,形成“三纵三横”战略体系。此次海上制氢装备的突破,是申能氢能产业链条的关键延伸,成功实现“制、储、运、加、用”全环节覆盖。申能集团将继续加大氢能领域科技创新投入,推动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我国实现“双碳”目标提供新的解决方案。(申能集团)

     

    打造智慧物流新标杆,

    上海机场智能货站项目取得新进展

    近日,由上海机场物流与东航物流共同合资成立的智汇港公司与瑞士国际空港服务公司(以下简称“Swissport”)签署运营服务管理合作协议。

    浦东机场智能货站项目作为浦东机场四期扩建工程项目之一,是上海国际航空枢纽建设重要货运基础设施。项目预计今年底投运,由智汇港公司负责运营。通过引进Swissport全球领先的航空货运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上海机场将在智能货站管理、流程优化和标准建设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并与Swissport携手推动上海机场与国际市场在标准、技术、人才能领域的深度融合,共同开创行业发展新未来。

    智能货站的建设运营全方位融入智慧机场建设新理念,结合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物流技术,大幅提升作业效率,实现货物处理系统自动化、货物安检流程化、建筑设施智能化,作业环节中人员、货物、设备等多场景管理、全流程可视、可控、可追溯,力争打造全国乃至全球货运站智能化运营新标杆。

    当前,上海机场正加快建设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2024年上海机场货邮吞吐量达到420.6万吨,排名首次跃升至全球第2,上海口岸航空物流以不到1%的货运量承载了上海口岸近40%的进出口货物价值,为城市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智能货站投运后,将进一步提升上海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竞争力和辐射能力,更好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服务国家战略,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畅通、高效提供“上海机场方案”。(上海机场)

     

    打造沉浸式艺术体验,

    多家上海国企赋能“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第二十四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于10月17日至11月27日举行。本届艺术节将举办各类演出展览活动500余项,共计1200余场。百联集团、中国太保、上海银行、国泰海通和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光明乳业与艺术节携手开启高质量“审美积累”,缔造全民同乐的沉浸艺术体验。

    百联集团作为本届艺术节荣誉合作伙伴,围绕“高雅艺术进商圈”,以多元创新举措搭建商业与艺术交融的桥梁。通过系列“票证联动”消费激励、艺术节高质量文艺演出“第二现场”、艺术节定制版BAILIAN Gift Card等创新活动形式,让高雅艺术走入城市商业空间,进一步丰富市民艺术消费体验。此外,百联集团在拓展商业与艺术融合边界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深度参与者身份,独家冠名世界顶级交响乐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爱乐在上海》音乐会。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构建起“商业+艺术”消费新场景,为消费者带来“逛商圈、赏艺术、享福利”的多维体验,进一步推动“商旅文体展”融合发展。

    中国太保作为本届艺术节荣誉合作伙伴,将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精彩演出带到第八届进博会上,特别策划了“进博与艺术”主题演出。作为艺术节的活动之一,在进博会中,中国太保展台将连续三天上演高水准的国际艺术表演,来自克罗地亚的大提琴家、意大利GOB陶笛七重奏以及哥伦比亚“丛林波光中的四重奏”将为全球参展嘉宾呈现风格多元的特色演出。中国太保以文化艺术为进博会增添人文温度,实现国际文化盛事与国家级经贸平台的双平台创新联动,展现了以金融力量赋能文化交流、服务城市发展的战略视野。

    上海银行作为本届艺术节首席合作伙伴,打造一站式艺术节购票服务通道——在上海银行APP首页横幅广告或生活专区,仅需几步操作即可完成购票,同时平台还提供热门演出推荐服务,让艺术节资讯触达更高效,助力轻松畅享艺术盛宴。针对境外来华艺术家的境内支付痛点,上海银行创新推出旅行通卡(TourCard)专属服务,以轻量化小程序形态无缝嵌入支付宝、微信及银联云闪付等主流支付渠道。该服务支持境外用户在线申领、实时发卡,绑定境外银行卡即可随用随充,覆盖境内线上线下全场景支付;更适配英、日、韩、繁体中文等多语言,界面设计与交互逻辑贴合境外用户母语使用习惯,为其打造“宾至如归”的支付体验,助力其便捷畅享境内游览。

    国泰海通作为本届艺术节战略合作伙伴,携手艺术节联袂呈现陕西人民艺术剧院出品的话剧《主角》《星空与半棵树》《白鹿原》《生命册》《平凡的世界》、西班牙国家舞蹈团古典芭蕾《堂·吉诃德》、女高音天后独唱音乐会等中外重磅演出,共同打造这场艺术的盛会,赋能人民美好生活,进一步拉动上海文旅消费。国泰海通以金融之力为原点,在艺术的经纬里共同感受世界的文化魅力,为打造交流互鉴的“文化丝路”、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积极力量。

    光明乳业作为本届艺术节全程战略合作伙伴,携手艺术节联袂呈现马林斯基芭蕾舞团芭蕾舞剧《海盗》、低男中音独唱音乐会、上海歌剧院交响乐团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节日乐团联合音乐会等中外重磅演出,共启全民美育的沉浸体验,进一步赋能城市美好生活,拉动上海文旅消费。光明乳业以健康滋养为原点,特别打造艺术主题展台,以尊耀红色为主调,构筑典雅沉浸的美学空间,娟姗鲜牛奶及艺术节限定包装亮相,持续以高品质营养礼赞艺术。(百联集团、中国太保、上海银行、国泰海通、光明食品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