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4年11月26日
l重要动态
上海金融国企“保证银”联盟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召开
近日,上海金融国企“保证银”联盟庆祝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三十周年暨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在苏州召开。本次会议由上海市国资委、苏州市工业园区管委会指导,“保证银”联盟各成员单位——浦发银行苏州分行、上海银行苏州分行、太保产险苏州分公司、太保寿险苏州分公司、国泰君安证券苏州分公司、海通证券苏州分公司共同主办。
长三角国资国企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力量。上海金融国企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保证银”联盟,携手为苏州地区众多优秀企业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及综合解决方案,赋能新质生产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果。面向未来更加开放融合的金融市场,上海在苏金融国企将加强沟通协作,合力探索区域金融一体化新路径,扩大协同“朋友圈”,做大产业“生态圈”,共同打造服务长三角实体经济“共赢”典范。同时,各金融国企将加强自身发展,积极提升综合服务能力,做优做强品牌特色,切实履行好国有企业的社会责任,在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中展现国资国企的担当和作为。
会上,“保证银”联盟单位与苏州工业园区金融发展和风险防范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并发布“家企人生”企业客户综合金融服务方案。该方案旨在为科创型企业和企业家从资金管理、企业融资到资产配置,从家庭规划、个人健康到养老服务量身打造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成长壮大。
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沪苏同城,金融助力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主题进行分享。嘉宾们一致表示,未来将充分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业务合作,加强与长三角区域资本、产业、技术和人才资源的对接,将苏州打造成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战略支点、创新引擎和门户枢纽,为苏州的科技型企业和企业家们提供更大的助力和保障。(上海市国资委)
l国企之窗
上海国企助力钱凯港开港
近日,钱凯港的成功开港标志着中秘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的重要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钱凯港坐落于秘鲁首都利马以北的钱凯湾内,作为南美洲首个智慧港口,其开港不仅为秘鲁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收益和就业机会,也进一步巩固了秘鲁作为连接陆海、联通亚洲与拉美的关键门户地位。
上港集团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旗下哪吒科技凭借在智慧码头领域的丰富经验,为钱凯港提供了一体化的综合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洋山四期、罗东集装箱码头的成熟技术,涵盖了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散杂货码头、综合受理平台等,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码头资源的精准掌握与分配,满足了实际作业需求。哪吒科技团队在秘鲁进行了长达半年的驻场部署与调试工作,提供现场安装指导、系统调试、人员培训、上线和竣工验收等支持与服务,助力钱凯港实现全面数字化管理。
上汽集团同样展现了上海国企的新质生产力,其旗下40台L4级智能驾驶集卡正式落户秘鲁钱凯港,成为我国海外首批大规模开展商业化运营的智能驾驶港口运输车。上汽友道智途L4级智能驾驶集卡搭载了行业领先的智能驾驶系统,在感知、规划控制、地图定位等核心技术方面均达到国际顶尖水平,为南美首个智慧绿色港口打造了高效、安全、智能的物流生态系统。
钱凯港的开港试运营,通过开通“上海港-钱凯港”两条集装箱直航航线,将秘鲁到中国的海运时间缩短至23天,节约了20%以上的物流成本。(上港集团、上汽集团)
上海光源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主加速器启动安装
近日,上海建工安装集团承建的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项目迎来了关键里程碑。在张江科学城的上海光源二号井设备安装厅,SHINE直线加速器标准模组及FEL-I/II波荡器的顺利起吊,标志着核心设备正式转入安装阶段。
硬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是中国迄今为止投资最大、建设周期最长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正式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高效和最先进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之一。项目由5个工作井及井间隧道构成,包含注入器、主加速器、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器、光束线和实验站等功能段。上海建工凭借20年参与国家大科学装置建设的经验,攻克了“超高精度、超高洁净度、超高真空”的挑战,实现了超导加速模组总装等重要目标。
作为国内唯一能对大科学装置公用设施、低温超导加速模组、加速器设备进行总集成的单位,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已成功完成多个大科学装置项目。自2021年以来,集团与中科院专家协同攻关,研发了“边准、边装、边测”的精密安装技术,并自主研制了高精密设备姿态超稳定控制运输装备等智能工装。
未来,上海建工将继续以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和奋斗者精神,以最高标准服务硬X射线建设,攀登科技高峰。(上海建工)
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海底输气管道工程
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近日,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的海底输气管道工程在中广核嵊泗6#风电场220KV海底电缆和平湖输气管道两处交越工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工程团队成功实现了下沉7.5米和7米的作业,刷新了国内海底电缆和在役管道交越下沉的最深纪录,为后续海底管道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本项目采用无接触式后挖沟沉管技术,完成了两处交越施工。为确保管道和电缆在沉管过程中的安全受力,申能LNG在设计和施工准备阶段多次组织专家评审会,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了充分的论证,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同时,编制了专项应急预案,并与相关权属单位就方案细节进行了深入探讨和完善,获得了各方的一致认可。在正式施工前,通过试挖沟作业,确定了后挖沟机悬停高度和后挖沟船行船速度等关键参数,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施阶段,申能LNG联合第三方发证单位及监理方,对沉管施工作业程序、作业设备、安全质量保障措施等进行了全面、严格的检查。施工期间,利用三维声呐技术对全过程进行了监督和旁站。在39天的连续作业中,项目组在管道和电缆不减压、不停输的情况下,克服了海域冲刷、沙袋清理、浅层气释放和管沟塌陷等风险,以及恶劣海况等困难,顺利完成了项目施工。
展望“十四五”建设目标,申能LNG将与各参建单位紧密协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实干担当的作风,高效推进工程建设,全力保障海底管道工程的顺利实施,确保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如期高质量完成。(申能集团)
“浦西第一高楼”北外滩91街坊项目成功筑底
近日,由上实集团、上海城投集团、上海建工联合投资开发的北外滩91街坊项目迎来了建设期的首个重大里程碑——顺利完成近4万立方米混凝土底板一次性浇筑成型,标志着开发建设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北外滩91街坊项目,坐落于虹口区北外滩核心地带,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规划高度480米,地上99层、地下4层,集商业、办公、酒店、观光等多功能业态于一体,项目遵循“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要求推进开发建设。
项目自2023年3月桩基开工以来,本次浇筑的底板厚度普遍达到5.5米,局部深坑厚度更是达到8.7米。作为支撑480米高摩天大楼及其地下室的底板,它将与下方的655根主楼桩基共同承载起北外滩新地标99层主楼的负载。
项目首次采用CSM和超深隔离桩组合技术,以最大程度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基坑毗邻地铁12号线运营区间,项目团队提前对基坑开挖整体流程进行精心策划,分20块施工,并将施工流程精确到小时。为减少拖带效应对地铁的影响,项目采用了CSM和超深隔离桩的组合技术,隔离桩直径1.2米,成孔深度113米。此外,项目还采取了微扰动跟踪注浆加固技术,对地下围护结构进行再加固,确保地铁运行安全。
北外滩91街坊项目智慧工地平台以“人、机、料、法、环、测”生产要素为核心,应用范围涵盖了设计、技术、工程、质量、安全、党建、绿色低碳等7个管理条线,形成18个子模块,呈现工地现场各要素的状态和关键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维度感知分析。项目现场充分利用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克服了多方参数下信息差导致的“信息孤岛”难题,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技术保障。
在大底板浇筑期间,项目使用了基于车辆自助排队和车联网自动排程的混凝土拌车物流调度系统,对项目现场的搅拌车数量进行实时监测,确保搅拌车既不积压、也不“断档”,大大提升了物流跟踪管控效率及全流程生产管理水平。在混凝土整平阶段,引入了双自由度自适应系统,配合地面整平机器人和地面抹光机器人进行底板混凝土施工。依托GNSS导航系统,机器人能够自动规划整平和抹光的路径,实现了全自动无人化施工,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同时确保了施工安全。(上实集团、上海城投集团、上海建工)
践行绿色发展新理念,隧道股份完成上海中心城区
首单水权交易
近日,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在上海市环境能源交易所完成了上海中心城区首单水权交易,这一成就标志着隧道股份在水资源管理领域取得了新的突破。
水权交易是指在用水权分配与明晰的基础上,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用水权在不同地区、流域、行业和用水户之间的流转。这种交易能够有效提升水资源的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促进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保障农业浇灌、工业生产的高水平水资源供给。
在本次交易中,隧道股份城建物资作为转让方,在满足日常生产用水需求的基础上,将通过工艺改进、资源循环利用等方式节约的2万立方米地表水使用权,交易转让给受让方——上海汇胜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这些转让的地表水使用权将专门用于河道养护工作的日常用水。本次交易不仅解决了上海沿河绿化养护缺水的实际问题,也使得隧道股份城建物资的资源循环利用技术与先进环保工艺转化为企业效益,有效推动企业降本增效。本次交易是上海中心城区完成的首单水权交易,为上海水权交易树立了新的标杆。
隧道股份城建物资作为水权交易的实施主体,近年来积极践行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深刻领悟提升水资源集约、节约、安全利用水平以及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意义,并在节水实践中不断探索,大力推行技术创新与设备升级,取得了诸多显著成果。例如,在混凝土生产中,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在既有八角池污水沉淀循环利用系统之上,增设了高效的厢式压滤机,实现污水的二次精细过滤。同时,针对厂区易积水区域,新建了三级雨水沉淀池,以进一步强化水资源管理。隧道股份城建物资还对皮带机冲水设施等进行革新,引入分段式冲水控制系统,达到更精准的用水节约效果。
未来,隧道股份城建物资将持续走好资源循环利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积极参与水资源管理和水权交易机制的创新实践,为优化城市用水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营造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贡献更多力量。(隧道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