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4年11月11日
l重要动态
第六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
近日,以“创新协同长三角,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六届长三角地区国资国企联席会议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共同研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国资国企路径,共同谋划国资国企助力长三角一体化的思路举措,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携手推动长三角国资国企合作发展再上新台阶。
会议指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推动长三角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作出部署,为长三角一体化向纵深发展指明前进方向。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长三角地区有条件有能力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率先探路、勇挑大梁,长三角国资国企有使命有责任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走在前、作示范。
会议强调,长三角国资国企要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力、产业引领力,合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重要阵地,携手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长三角新篇章。要勇打头阵、源头创新,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合作,共同推动技术革命性突破,加快打造国企原创技术策源地,取得一批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要优化布局、转型升级,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协同布局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当好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发挥更大作用。要因地制宜、分工协作,巩固加强长三角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坚持龙头带动、各扬所长,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共同构筑安全稳定、畅通高效、互利共赢的产业链供应链。要协同开放、生态共建,突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改革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促进资本、技术、管理、数据等资源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合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协同创新生态。
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介绍了上海国资国企服务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对长三角国资国企更好履行功能使命提出了三点倡议。一是在共同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上深化合作。协同推动产业链优势互补,打造分工协作、各具特色、协同互补的长三角国资产业集群。协同补齐产业链短板,在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联合开展补链固链强链行动,打造抗风险能力强、安全稳定可靠的长三角现代化产业体系。二是在共同打造高水平创新高地上深化合作。协同开展基础性关键性技术攻关,构建跨区域联合攻关、成果转化、人才交流机制,充分链接长三角区域高校、科研院所资源。协同推动新技术新标准落地应用,在商业化价值型应用场景打造、数字经济模式创新发展上率先实践,加快推动汽车、绿色能源装备、化工等行业碳排放核算标准和碳足迹数据库共享互认。三是在共同构建高质量金融服务生态上深化合作。希望长三角国资国企在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全方位开展合作,共同打造支撑科技创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基金体系。发挥好长三角区域银行、券商、保险、信托等综合金融服务优势,搭建合作对接平台,提供一揽子金融产品,共同促进长三角区域科技、产业、金融高水平循环。
会上,成立了长三角国资百企联盟创新子联盟,发布了长三角国资国企发展新质生产力《实践案例》和《倡议书》,上海国投公司、江苏省环保集团、浙江省能源集团、安徽叉车集团4家企业作交流发言。(上海市国资委)
l 直通进博会
东方国际集成全球资源奔赴进博
依托进博平台实现传统外贸企业转型
11月5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东方国际再度以“唯一组展涵盖全展区的展览合作伙伴”“唯一拥有招展、招商、特装搭建和主场物流运输全系列资质企业”身份奔赴进博。本届进博会,东方国际组展面积超过1.4万平方米,由其运营的“中欧班列—进博号”扩充至4列,满载展品抵达上海。
过去六届进博会,东方国际累计组展面积达8万平方米,并锚定新质生产力,全力招展行业龙头及隐形冠军,招展成绩在进博会合作伙伴中始终名列前茅。比如首届进博会上,东方国际引入了备受瞩目的展品——斯洛伐克AeroMobil公司“会飞的汽车”。本届进博会,东方国际进一步招展了4家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企业,助推低空经济发展。世界500强方面,东方国际促成了全球知名血液净化医疗产品与服务企业费森尤斯连续多年亮相进博,还携手住友电工集团引入低能耗污水处理膜组件等。
在招展过程中,定位为“全球供应链全过程服务商”的东方国际设计了一条路径——先在进博展台试人气,后在“6天+365天”交易服务平台虹桥品汇常年展示,持续对接市场与潜在买家。目前,虹桥品汇汇聚了全球120多个国家6000余品牌的8.5万种商品,在全国的分中心拓展至32家,马来西亚猫山王榴莲、洪都拉斯卡图埃咖啡等热门产品都经由该模式成功走向中国市场。
在以多重角色深度参与进博会、热切拥抱全球资源的过程中,东方国际自身也在发生蝶变。依托进博会平台,东方国际引入了美国车用纺织参展商技术,推进旗下制造业从传统“服装用纺织”向“产业用纺织”拓展,海外工厂一跃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软饰部件供应商。与费森尤斯合资成立上海首家独立血透中心,推动集团向大健康板块延伸。
进博会正把单一、平面的进口,演绎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离岸贸易、转口贸易等立体丰富形态。未来,东方国际将进一步抢抓机遇,持续扩大进博会溢出效应,推动企业转型成为智力、技术、资本密集型的跨国综合贸易商。(东方国际)
约70家外资企业齐聚进博会临港展示区展台
众多既“新”又“专”成果亮相
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由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和临港集团联合组织的临港展示区焕新亮相。展台汇聚了来自美国、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家外资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展示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氢能等领域成就。
继第六届进博会首次亮相后,今年临港继续利用进博会资源,为外资企业展示发展成果、拓展合作网络及扩大发展规模提供新机遇,也为具有合作意向的境外企业搭建展示与交流的舞台。在近70家外资企业里,12家来自临港集团园区的外资企业单独布展,展示其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最新成果,一批代表临港产业水平的新产品将集中亮相。比如,全球著名精密流体计量、水处理设备及技术解决方案领军企业普罗名特,业务遍布全球100多个国家及地区,本次将展出全智能电机隔膜计量泵Sigma、通用加药系统DULCODOS等产品;专注于液化天然气液货围护领域的全球领军公司法吉泰,带来投用于国内首次建设、世界最大的陆上LNG薄膜型储罐上的最新薄膜技术等。
在本次组展中,临港集团还与“姐妹园区”香港数码港、福布斯全球联盟科创分会、意大利盖蓝集团、日本瑞穗集团、新马专区、瑞中经济协会、荷比卢商会等组织参展的境外企业“手拉手”,将新质生产力的特征具象到各行各业。日本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之一——日本瑞穗集团,引入多家企业参展,包括全球知名文具制造商Pentel、日本智能电动代步车品牌WHILL(蔚尔)、日本老牌康复器材品牌MIKI(三贵)、日本知名高级公寓开发商摩丽茂等。作为国际上首次取得裸藻室外规模化培育成功的机构,创新生物科技公司Euglena也将来到现场。
临港展示区主会场将在进博会期间组织开展19场高规格、高质量、高水平的现场活动,通过投资促进、对接签约、展示发布等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展商资源集聚优势和以会促展功能,进一步凸显进博会国际采购、投资促进、人文交流、开放合作等四大平台作用。(临港集团)
l 国企之窗
多家上海国企亮相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
近日,2024上海国际城市与建筑博览会在上海世博展览馆举办。今年是“城博会”连续第十年举办,本次展会以“2+5+N”的形式重点展示上海人民城市建设发展成就,包括市、区2个展区、5个专题展区、N场现场活动。多家上海国企亮相展会,充分展示城市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数字化转型与建筑科技创新等前沿内容。
上海地产集团深耕城市更新领域,展台以“城市更新赋能,科创质造未来”为主题,重点展示2个典型案例:一是存量工业更新再利用,张江之尚项目以“工业文明回响,科创人文共生”为主题,展现世界级建筑大师匠心之作,力争成为上海城市更新实践标杆;二是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闵行开发区以“传承厚重历史,铸就科创典范”为主题,重点展示科创相关产业及绿色低碳方面的成果。
申能集团下属上海燃气以“燃气新质能,点亮人民城”为主题、以“绿色低碳”为主基调设展,从老化管道更新改造工程、“瓶改管”民生实事项目、燃气安全进社区志愿服务行动等助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的各项工作,到智能运营管理数字化系统、AI智能语音客服系统、天然气管网仿真系统等数字化转型成果,以及上海首个规模化养殖场沼气提纯生物天然气项目的创新实践,全面展示上海燃气在保障城市能源安全、优化服务品牌、加快数字赋能等方面创新成果。
隧道股份下属城市运营以“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新质赋能人民城市”为主题,携一系列绿色低碳转型、智能建运增效、更新重塑提质等方面的应用成果亮相展会,围绕“质量提升”“绿色运维”“应急抢险”三个方面,集中展示相关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及运维方案和案例。“城市级智慧运营服务体系”是该展台的“明星产品”,通过“1个城市级智慧运管平台+6个专业级子平台+N项智能技术应用”的数字化服务矩阵,可对城市路网运行进行科学把控、实时监管、快速反应与最优处置,推动城市治理更加精细化。
华建集团以“更新再生 新质发展”为主题,携重大项目、城市更新、绿色低碳、AI设计四大板块亮相此次城博会,展现集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的实践与探索,诠释建筑设计行业的前瞻理念,呈现新时代建筑设计行业技术创新与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成就。华东院联合仲量联行、施耐德共同编写了《楼宇焕新,商办策动》2024年城市更新系列行业研究报告,深入剖析上海存量商办楼宇的现状与未来趋势。上海院积极推动城市更新板块相关工作,注重通过优秀设计和绿色低碳、数字化技术相结合,提升城市更新关键策略的质量和效果,完成了多个代表性项目。华建集团积极服务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发展,编纂发布了《上海市新城数字化转型白皮书》。
上海建科集团深度参与城市体检、房屋体检、城市生命线等领域工作,聚焦绿色低碳、城市更新两个领域进行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依托分布在徐汇、闵行、金山、临港四个企业园区的30多个专业检验检测实验室,为上海市重大建设工程提供工程咨询、检验检测和技术服务等综合服务,以全过程工程咨询、建筑师负责制等创新模式,保障质量安全,提升性能品质。(上海地产集团、申能集团、隧道股份、华建集团、上海建科集团)
上海松江站建设进入收官阶段
沪苏湖高速铁路作为连接长三角地区的重要交通动脉,其建设进展备受关注。近日,由上海建工集团承建的上海松江站建设已进入关键的收官阶段,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与沪苏湖高铁同步建成通车。
上海松江站总建筑面积达到11.6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为6万平方米,主体建筑共5层,站台规模为9台23线,是沪苏湖高速铁路沿线最大的新建站点。该站通过与沪杭甬客运专线、宁杭高速铁路、湖杭铁路、商合杭高速铁路等多条线路的互联互通,共同构建起长三角核心区城市间的快速铁路客运网络,被誉为“松江枢纽”。
沪苏湖高铁的开通将极大缩短区域间的旅行时间,如上海虹桥至苏州南站最快仅需20分钟,上海至湖州最快仅需40分钟,松江至南浔的旅行时间也将缩短至约30分钟。
目前,松江站的屋面工程和候车厅大空间吊顶天花工程已全部完工,整体建设进度已完成90%。内外装饰、机电安装等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全力冲刺“开站”目标。(上海建工)
上海城投集团推进“无废场景”建设
助力上海创建“无废城市”
近年来,上海城投集团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人民城市的重要理念,全领域、全过程推进“无废场景”建设,全方位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无废集团”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助力上海“无废城市”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高站位谋划无废集团建设
上海城投集团作为城市运行的主力军,在路桥、水务、环境、置业四大板块中服务全市重大工程建设和城市安全运营,承担全市100%固废填埋、100%医废焚烧、60%生活垃圾焚烧、50%湿垃圾集中处理等任务,是推动城市固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水平提升的重要力量。上海城投集团陆续发布《“无废集团”建设工作方案》《“无废集团”建设实施方案》,以“托底保障、提质增效”为目标,搭建“无废集团”建设的“四梁八柱”,建立客观、定量的无废评价指标体系,推动将建设“路线图”转化为“实景画”。
高质量夯实固废处置保障能力
上海城投集团持续提升上海市湿垃圾、危废、建筑垃圾处置能力。新建的老港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松江区湿垃圾处理设施扩建工程项目已经启动设备调试,全量运行后,上海城投湿垃圾资源化处置能力将达到6000吨/日。
同时,上海城投集团着力突破典型废物利用处置技术瓶颈,今年下半年以来加快推进热能、炉渣、电池资源化利用和绿色能源项目落实落地。通过积极提升再生资源加工利用水平,可以在固废领域有效实现减污降碳,为推动“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高标准推进无废场景创建
上海城投集团紧扣企业实际,全力推进“无废办公”“无废工地”“无废商管”“无废租赁社区”“无废工厂”“无废静脉园区”6大标准化“无废场景”建设,形成了共建共享的“无废”新风尚。
漕宝路快速路新建工程正在打造“无废工地”示范工程,根据“源头减废、过程纳废”的建设原则,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材选用、绿色施工。项目在设计阶段即对永久道路和施工便道进行永临结合的综合考虑,有效减少后期翻挖破除,废弃混凝土减少约4881方。项目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利用率可达100%,处理后的废料可用作非承重构件砼骨料、新建道路路基填料等。
老港基地重点构建“无废静脉园区”场景,围绕飞灰、炉渣、沼渣、建筑垃圾轻物质等二次固废,着力推进炉渣资源化、老港固废深度利用、飞灰资源化、湿垃圾生物资源化等一批循环利用项目,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持续提升基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能级,实现各类固废内循环,垃圾不出园,固废资源化利用率达63%。(上海城投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