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28期

发布日期:2024-08-05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 上海国资
  • 第28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4年8月5日

    l重要动态

    市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

    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

    近日,市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贺青主持会议并讲话。

    会议指出,要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深刻把握《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将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深化改革,持续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上海加快“五个中心”建设新征程上谱写国资国企新篇章。

    会议指出,要牢牢把握深化改革的正确方向,进一步增强抓改革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要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以全局意识和战略思维抓好国资国企改革,不断破除制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要突出改革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加快健全有利于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的制度安排,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以新型生产关系的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要通过改革增强核心功能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引导国有企业聚焦主责主业,明确国有资本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推动国有企业持续面向市场塑造独特竞争优势。要加快推进各项改革重点任务,与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有效衔接,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以更大力度、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推动中央、市委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重大部署全面落实、取得实效。

    会议指出,要扎实做好学习宣传贯彻工作,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的热潮。全面系统学习原文,把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有机统一,全面掌握贯穿其中的思想体系、理论框架、工作要求,确保理解深、消化透、落实好。精心组织专题培训,采取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研修班、培训班等方式,分期分批开展培训,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认真研究落实举措,全面对标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部署要求,对各项工作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再提升,动员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以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的强烈责任感,争分夺秒高质量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上海市国资委)

     

    l国企之窗

    隧道股份创建道路车辆“数字镜像世界”

    提升服务城市管理能效

    近期,由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参与设计的“道路交通车辆车道级镜像系统”,在上海、绍兴、连云港、珠海等城市中持续铺开应用。该系统针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中各部门、各系统、各业务之间存在的协同难度高、路网运行规律难掌握、专项业务治理难精细、交通治理难提升等难点和痛点,通过打造道路车辆的“数字镜像世界”——将物理世界的实体车辆以数字投影模型方式,投射在交通数字化管理平台之中,为政府管理部门管理提质增效,也为智慧交通“放管服”市场带来数字化转型的创新动能。

    物理世界的数字投影助力管理单位精准掌握路网运行特征

    “道路交通车辆车道级镜像系统”通过在服务道路全线路侧布设的雷达、边缘装备等多种新型基础设施,实时掌握全路域范围内“人-车-路-环-物-事”全要素对象的运行状态。无论是在途车辆还是在停车辆,其车牌号、车型以及位置信息、出行轨迹、驾驶人、违章违法信息等“物理世界信息”,均可被实时抓取并转化为虚拟世界的“数字投影”和精确数据,投射于公安、交通、城管、环境等管理部门的后台管理平台之中。

    系统的建设,有助于管理部门精准掌握全市高快速路和主次干道每一条道路的在途车辆及承载能力,并快速对道路、车辆、驾驶员、运输企业进行画像和分析,为“安全、畅通、高效”三大主题下的各项交通管理业务精细化治理提供基础。

    目前,该系统已接入所在城市公安、交委、气象局、生态环境局、绿化市容局、应急局等共计10多个相关部门,提供百余类数据,并能够围绕道路交通管理相关业务进行分析评价与闭环应用赋能,真正将跨部门数据汇聚融合落到实处。

    百万级车辆个体追踪构建城市城市交通流精准复刻计算底座

    长期以来,由于数据庞杂、干扰项众多,构建超大城市的“数字镜像”一直都是一项技术难题。为了处理超大城市中的海量交通数据,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镜像系统基于个体车辆精准复刻计算底座,利用八阶段法(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态势掌握-串联分析-机器评估-人机会商-方案推送-解决反馈)对各业务进行闭环应用,实现排堵保畅、高架交通重点监管、在网车辆检测、重点车辆管理、设施设备监管、安全隐患源头管理、交通安全隐患识别、应急通行保障、非现场执法、道路施工监管、重要活动交通保障等各业务从数据到分析到问题解决的闭环。

    通过重构全网车辆运行状态,推演城市交通运行变化过程,系统可掌握全网交通运行状态,实现路网物理世界至数字世界的精准复刻。系统可实现万级路口、十万级路段、百万级车辆个体运行状态实时在线计算及短时预测,形成超大城市全域、全时、全量交通出行精细化认知。

    未来,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还将继续深化技术开发,以更加智慧化的管理工具与手段,为城市的精细化运营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和支持,助力城市实现更高水平的智慧化管理。隧道股份

     

    上海建工承建的首个万吨级水工码头竣工

    近期,在上海长江口宝山南航道右岸,由上海建工承建的上海港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通过竣工验收。

    这是上海建工承建的首个万吨级水工码头,也是首个陆域水工完整码头,共建成两个1万吨级泊位,同步建设后方陆域堆场、配套生产辅助建筑,上海港集装箱吞吐能力将得以进一步提高。

    近几年,上海建工持续在新基建(港口)领域展开探索,先后承建了洋山堆场扩建工程CD区项目、洋山港水公铁集疏运系统-集疏运中心陆域工程及市政配套工程等,在港口业务板块不断迈出新步伐。

    在罗泾港区集装箱码头改造一期工程中,上海建工承建水工码头2标及道路堆场B标,由旗下总承包部组织实施,是从堆场类项目到码头领域的拓展,也创造了“罗泾速度”。水工码头工程2标主要工程内容是建设2个1万吨级集装箱泊位,总长420米,包含码头工程、引桥(引堤)工程、变电所工程、疏浚工程等。

    在长跨度引桥施工中,项目团队根据预制梁板规格尺寸统一的特点,把市政工程中常用的架桥机创新运用于水上工程,大幅提升施工效率、减少人员操作,也提高了施工安全性。施工现场水域空间狭小,租价昂贵的搅拌船难以抛锚“施展身手”,项目团队用钢便桥连接,用路上地泵浇筑方式,有效节约成本,还解决了船机调度上的困难。

    道路堆场B标场地长度约717米、宽度约582米,占地总面积约38.3万平方米,以建设智慧港口新型基础设施为目标,工程包含主干道和集卡通道(远期IGV交互作业区)、雨水泵房区域、堆场端头区域、重箱堆场、冷藏箱堆场、进出港道路海关查验区、超限箱区域、临时停车场等。堆场施工中,裂缝控制是最关键的质量标准。项目团队根据裂缝的成因、浇筑过程的影响因素和养护阶段的处理,总结出了一套全方位的技术方案,通过气温、时间、浇筑面积控制大幅减少裂缝产生率,并对设计图纸上通缝、胀缝设置进行修正,有力保障工程质量,收获广泛认可。

    上海建工将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持续发挥主动性和前瞻性,积极探索港口业务“智能化、装配化、工业化”新技术的落地应用,着力推动港口码头从施工建设到后期运营的全过程绿色化、智能化转型。上海建工

     

    虹桥机场通过“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

    近日,虹桥机场取得由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碳管理体系评定工作委员会颁发的“EATNS碳管理体系评定证书”,成为全国首家通过此评定的机场。

    近年来,虹桥机场围绕落实国家双碳战略,根据民航局绿色机场建设要求和机场集团《上海绿色机场建设规划》,把握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机遇,全力打造能、碳综合管理体系,管理体系涵盖了能源结构优化、能源节能技改、建筑低碳性能等多个方面,并明确了虹桥机场双碳工作推进的技术路径,以及2025、2030、2060年的阶段性碳排放目标。

    自虹桥机场被列为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单位以来,逐步建立并完善了机场碳排放、碳交易等制度体系,为碳管理体系评定打下良好基础。同步在能源效率提升、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分类和生态环保等领域全面推进绿色实践,先后完成了航站楼空调照明节能控制优化、锅炉利用太阳能光热保养及低氮燃烧改造、机场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建设等项目,能碳管理效能稳步提升。数据显示,虹桥机场单位客货碳排放强度2023年较2019年下降12.5%,减污降碳效果显著。

    虹桥机场先后获得国家生态环境部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典型案例、民航局计划司智慧民航数据治理典型实践案例、中国民用机场协会双碳机场三星级评价等荣誉。今年6月,虹桥机场还应邀参加了“2024年碳中和博览会”绿色主题专场交流,就碳体系建设管理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机场集团

     

    上海首个工业企业大规模再生水利用项目签约

    上海城投集团助力绿色高质量发展

    近日,上海城投集团与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上海城投集团与外高桥造船将秉承“强强联合、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在污水资源化利用、危废处置、一般固废收集和固废资源化利用等领域开展合作。

    作为双方战略合作的首个项目,上海城投集团下属城投水务与外高桥造船签署再生水利用项目协议。协议约定,外高桥造船将从毗邻的上海城投下属竹园四期污水处理厂引入经净化处理后达到一级A排放标准的再生水,用于船舶压载水、厂区绿化灌溉、设备调试冷却水等方面水源替代。项目将于今年9月开工、10月底前投产,预计每年将可节约自来水用水60—70万吨。这是上海城投继污水厂内再生水利用之后的首个外部示范项目,也是本市第一家工业企业引入并大规模使用再生水系统,将为航运领域创新应用水资源节约集约技术提供可行方案,为创建节水型船舶企业树立标杆,对进一步优化供水结构、增加水资源供给、缓解供需矛盾和减少水污染、保障水生态安全具有示范意义。

    央地国企在再生水利用、一般固废收集、危废处置等领域开展跨界合作,为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开展合作交流拉开了序幕。上海城投集团与外高桥造船共同携手、全力以赴,重点围绕“服务大局‘心连心’,共架合作新桥梁”“锚定一流‘肩并肩’,共绘发展新蓝图”“党建联建‘手牵手’,共谱时代新篇章”三方面,深化合作、双向赋能,共同绘就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生动画卷。

    加快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是上海城投集团积极推动业务转型、构筑未来发展新优势的具体举措,也是上海城投当前正在着力推进的碳达峰、碳中和十大行动中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上海城市投资建设、运行管理的主力军,近年来,上海城投集团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制定实施了双碳行动方案,在路桥、水务、环境、置业四个板块推广低碳技术、绿色材料应用,一体化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积极参与碳排放权交易,形成了一系列低碳试点示范,“双碳”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上海城投集团)

     

    跨境电商出口在上港集团振东码头开辟海运新通道

    近日,上海港跨境电商9610海运出口首单试点在上港集团振东码头海关监管场所举行。当日,上海港跨境电商9610海运出口首单正式出运,566件跨境电商出口包裹搭载锦江“荣耀盛东”轮运往日本大阪港,标志着上海港9610跨境电商海运出口试点工作顺利开篇。

    在海关等部门的大力指导下,上港集团抢抓新赛道,拥抱“新蓝海”,积极对接,最终确定在振东码头开展跨境电商海运出口试点工作,实践海运出口新路径。通过完善海关监管机制、提高码头运营效率、优化航线资源布局等,确保9610海运出口全链条的时效性、稳定性。相较于空运,海运模式不仅运量更大,对出口货物的限制更少,能够承载大批量、各种规格、多种品类的商品(如家具、户外商品等),而且具有显著的成本优势。同时,海运受极端天气和地理条件影响较小,即使在恶劣气候条件下,物流服务也能保持相对稳定。

    在海关监管模式创新的支持下,跨境电商9610海运出口电商货物的进站、仓储、分拣、运抵、查验、放行、打包、装箱、装船等全流程均可在上港集团振东码头内完成,从而实现场站码头一条链、全程服务一站式、海关监管一体化。

    振东码头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中心一期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可为货物的存储和处理提供充足空间,后续随着业务规模的扩大将增至6000平方米。监管中心严格按照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设置规范实施全封闭管理,区域内设置卸货区、待检区、查验区、扣货区、待装区、装箱区等不同区域,货物通关后可快速完成装箱、送港和装船作业。

    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港集团将锚定建设世界一流航运枢纽的目标,结合上海“五个中心”建设,紧抓跨境电商发展战略机遇期,在上海海关等指导下推进监管场所整体规划和作业信息化系统建设,不断优化业务流程和运作效率,吸引更多优质跨境电商平台和服务商,不断拓展9610海运出口业务规模,为提升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能级作出更大贡献。(上港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