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3年11月17日
l 金融工作
打造银证战略合作标杆
国泰君安携手浦发银行共筑科创金融新生态
近日,浦发银行与国泰君安围绕共同服务客户、共同服务国家战略,研究谋划服务建设金融强国的路径举措,进一步深化在机构金融、个人金融、投资管理和国际业务等领域的全方位合作。
在过往长期良好合作基础上,双方将共享核心能力、强化生态协同、提升服务能级,共筑科创金融新生态,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共享产业研究能力,探索组建上海科创金融服务联盟,合作设立产业基金,联合开发面向专选产业、富有专业创新、提供专属定制的“三专”服务产品,创新构建“贷款+财顾+投资+投行”的联动模式,有效贯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共创财富管理新模式,构建开放金融生态,深化数字科技融合,联合培育投资顾问专业队伍,协同创新个人养老金、私人订制等产品服务,合力提升资产配置能力,助力提升居民财产性收入。共建区域合作新高地,深化各地分支机构党建联建、业务共建,探索网点渠道共享共建共用,建设区域合作特色品牌,全面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共促绿色发展新突破,巩固拓展绿色质押融资、碳交易等优势业务合作,持续探索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基金创新协同,研究推进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共塑国际竞争新优势,着力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功能,整合境内境外两个市场要素资源,共同创新跨境金融产品,提升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深化共建“一带一路”,携手在服务上海强化“四大功能”、建设“五个中心”的征程中展现更大担当作为。(浦发银行、国泰君安)
全市场规模最大保租房REITs获受理,上海城投集团与国泰君安共同打造区域资产盘活标杆案例
近日,由上海城投集团作为发起人,以旗下江湾社区、光华社区作为底层资产,国泰君安资管作为基金管理人和资产支持证券管理人,国泰君安证券作为财务顾问的国泰君安城投宽庭保障性租赁住房封闭式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获中国证监会及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受理。
该项目底层资产为上海城投集团旗下城投宽庭品牌经营的优质保租房资产江湾社区、光华社区。城投宽庭是上海城投集团2019年发布的租赁住房品牌,以全生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理念,致力打造“居于宽处、庭放美好”的租住生活方式,推动保租房向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江湾社区、光华社区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杨浦区,毗邻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的江湾-五角场,地处杨浦区大创智重点功能区,步行可达地铁10号线,交通便捷通达,商业配套完备。底层资产合计为市场供应近3,000套租赁住房,建筑面积约17万平方米,截至10月底出租率约93%,已进入稳定运营阶段。
本次受理的该项目是上海市属国企首单获中国证监会受理的保租房REITs,也是目前全市场正式申报的规模最大保租房REITs。该项目为市场提供了优质资产,对打造公募REITs中的保租房板块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市场注入价值修复信心。
自2018年至今,上海城投集团已通过招拍挂等方式获取并建设了8个租赁住房社区,落实房源逾16000套,总建筑面积约90万平方米,建成交付后预计可服务人数超过2万人。基础设施REITs为保障性租赁住房资产提供了上市通道和资本金来源,有助于广泛吸纳各类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保租房建设,扩大区域投资,优化投融资结构。本项目发行有助于上海城投集团实现轻重资产分离,滚动做大保租房投资规模,对建立资产上市通道,打造长三角国有企业保租房存量资产盘活标杆案例具有典型示范意义。
长期以来,国泰君安秉持“金融报国”理念,着力布局REITs业务板块,全力打造了覆盖REITs全链条、各环节的综合金融服务能力和专业团队,自REITs试点开展至今已成功落地发行张江产业园REIT、临港创新产业园REIT和东久新经济REIT三单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经验,形成了行业领先优势。后续,国泰君安将继续发挥综合服务平台优势,高效统筹旗下最优质资源和专业力量,为本项目的获批和发行上市保驾护航。(上海城投集团、国泰君安)
l 国企之窗
上港集团洋山四期获颁五星级“智慧港口”
树立绿色、智慧“双五星”港口新标杆
“2023智慧港口大会”于近日召开,会议期间举行了中国港口协会智慧港口等级评价获评项目授牌仪式,上港集团洋山四期自动化集装箱码头获颁五星级“智慧港口”,成为了绿色、智慧“双五星”港口。这是上海港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打造世界一流的智慧港口、绿色港口”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三好”嘱托的有力举措,是推进智慧绿色、安全韧性港口建设的生动实践。
智慧化转型是新时代港口发展的必然阶段。自2022年起,中国港口协会依据《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关于建设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导意见》等有关部署及工作要求,在全国港口行业开展智慧港口等级评价工作,从智能管理、设备设施、信息技术和数智服务等方面,对申报港口智慧管理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和等级认定。此次上港集团洋山四期以98.25分的优秀成绩顺利通过评审,将进一步巩固上海港在港口行业的技术领先优势,树立智慧引领、科技赋能的新标杆。
自智慧港口发展建设以来,洋山四期以现代化设施设备为基础,以完善的发展规划、管理机制为引导,不断推进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港口功能深度融合。自主研发的自动化码头作业管控系统,在全球港口行业首次实现全流程自动化和核心业务智能化,实现了关键技术自主可控,并积极推动码头数字孪生系统、电子签证平台、超远程智慧指挥控制中心、智能重卡示范运营等前沿项目应用落地。
大会期间,洋山四期作“以绿色智慧为引擎,迈向港口高质量发展之路”主题演讲,分享了码头以智能管理、智能装卸、数智服务为特征的建设经验。洋山四期将深入总结智慧绿色发展思想和工作实践,加速提升码头作业能级和服务能级,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贡献更大力量。(上港集团)
兰州柴家峡黄河特大桥通车
隧道股份助力“一带一路”国际港务区要道贯通
近日,由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设计的兰州柴家峡黄河特大桥顺利通车。这座大桥是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型曲线跨黄河斜拉桥。
兰州柴家峡黄河大桥地处兰州市西固区,肩负着连接北滨河西延线快速路及G109和京藏高速的使命。由于柴家峡大桥的选线位置限于兰新铁路和黄河河道之间,展线空间非常紧张,为保证桥梁桥墩设置不影响黄河泄洪安全,又要保证毗邻的柴家峡水电站正常发电,隧道股份将大桥设计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大桥主桥与黄河斜交,曲线半径600m,主跨跨径364m,是目前国内曲率半径最小、跨度最大的“S”型曲线斜拉索桥。
柴家峡黄河特大桥的通车有效促进了兰州国际港务区同周边城市之间的交通联系与经济往来,对于发挥兰州“一带一路”节点城市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隧道股份)
中国太保携手华为、科大讯飞
成立保险数字劳动力实验室
日前,中国太平洋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及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举行签约仪式,共同成立中国太保保险数字劳动力实验室。这一合作标志着三方在大模型技术场景落地的探索中迈出了重要一步,将共同推进大模型技术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和健康发展。
此次成立的保险数字劳动力实验室将在算力基础设施、底座大模型、场景领域知识等方面深度合作,通过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和成果共享的模式,共同探索保险基础大模型的建设和保险领域数字劳动力的应用。
中国太保保险数字劳动力实验室的成立,是业务场景侧头部企业与大模型技术厂商间一次资源互补的深度合作与联合探索。在中国太保丰富的保险场景和专业知识的帮助下,大模型技术厂商能够进一步优化针对特定行业的领域大模型,同时也获得了一片技术应用的试验田;而技术厂商不断快速迭代的大模型技术,也能够助力中国太保的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保险业务的创新发展,提升客户体验。(中国太保)
上海仪电与临港实验室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实验室
近日,上海仪电与临港实验室围绕云服务大数据、智能安防、智慧照明、数据中心、智算生态、人工智能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共同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实验室。
临港实验室作为科技创新“国家队”,聚焦解决我国生物医药与脑科学领域重大科技难题,支持引领生物医药和类脑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临港实验室将进一步服务国家战略,以更强的责任感、使命感助力提升国家科技创新实力。
上海仪电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持续深耕创新实践,将进一步加强在云服务大数据、智能安防、智慧照明、数据中心、智算生态、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建设力度和建设步伐,坚定不移地以数字化转型为发展主线,不断强化“双底座、双中台”的核心竞争力。
未来,上海仪电将积极参与临港实验室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项目建设,为打造国家级实验室贡献智慧。(上海仪电)
创新储能系统解决方案
上海电气为“绿色充电宝”超长续航
近日,上海电气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电机成功下线,该系列电机用于湖北应城300兆瓦压缩空气储能电站示范工程,是世界首台(套)在建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示范工程。
在新型电力系统中,储能是新能源消纳以及电网安全保障必要保障。大容量、高参数压缩空气储能可有效应对风、光等新能源发电“看天吃饭”的弊端,解决波动性、间歇性、随机性等问题,堪称“超级绿色充电宝”,成为新能源健康发展的“心脏”,目前被认为是最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电力储能技术之一。
面向未来的能源技术
压缩空气储能是利用压缩机将低谷电、不稳定的弃风电、弃光电等电能转化为空气介质压力内能和换热介质热能,并分别存储于储气单元和能量存储单元中,在有用电需求时释放高压空气经透平膨胀机做功后发电的一种储能方式。与抽水蓄能相比,它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与锂电储能相比,它容量更大、造价更低、对环境更友好。
今年8月,上海电气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套300兆瓦级压缩空气储能系列化大容量电机成功下线,工程建成后,将在非补燃压缩空气储能领域实现单机功率世界第一、储能规模世界第一、转换效率世界第一。
当前,上海电气已拥有压缩空气储能系统10-350兆瓦等级的系统集成化装备方案,可满足多种应用场景的空气储能项目,通过协同优化设备参数进一步提高储能系统效率,能够提供成熟可靠的系列化驱动电机产品、储热系统产品、换热系统产品、透平发电产品、数智输配电和集控仪器仪表等。
技能应用多点开花
上海电气压缩空气储能集成化装备可以达到30年寿命期,在寿命期内,具有启停次数多、启动速度快、超长大修周期等特点,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运行时间和更少的运维成本;产品模块化精装发运,能够节省安装周期。上海电气不仅提供主设备,还会提供集成式的智能运维增值服务,包括热力系统监测与实时运行优化、寿命监测、故障监测等,从而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设备的运行效率和运行可靠性。
当前,上海电气在该领域的不断拓展,目前正在参与配合的压缩空气项目已达到40多项,包括盐穴、人工硐室、管线钢储气、液化空气方式等。上海电气将坚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客户提供更加高效的压缩空气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上海电气)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