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3年2月20日
l 金融工作
聚焦金融向实 支持民营经济
上海农商银行向20家民企提供520亿授信
日前,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响应《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与20家民营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期内将为签约企业提供总额超520亿元的意向性综合授信额度。获得授信支持的企业覆盖文化旅游、商务服务、高端制造等众多行业,体现了上海农商银行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壮大的决心与信心。
本次战略合作签约,是上海农商银行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落实好金融支持政策、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具体举措。上海农商银行积极履行金融使命,通过优质金融服务“稳预期、提信心”,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活力,助力民营企业蓬勃发展。此次银企战略合作成功签约也是“政会银企”合作机制的生动实践,各金融机构继续各展所能,开拓创新,持续提升服务民营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深化各项平台机制作用,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合作更加紧密,迈上新台阶。
截至2022年末,上海农商银行服务民营企业累计超40万户,民营企业贷款余额超2800亿元,同比增长15%;在新发放公司类贷款中民营企业贷款占比近70%。下阶段,上海农商银行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坚守“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使命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以客户为中心、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民营企业的广度和深度,与社会各界携手共同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生态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上海农商银行)
助力稳外贸 浦发银行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服务
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积极落实“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与“北京自贸试验区”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政策,在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引领下,不断提升便利化服务水平,积极为企业提供便捷高效的跨境人民币投融资服务。
近日,境内某外商投资企业就通过浦发银行北京分行成功办理了境内人民币再投资业务。获悉该外商投资企业计划投资境内某小微企业后,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立即成立专项小组对接客户需求、了解企业痛点,对该外商投资企业的经营情况、投资背景展开全面了解,确认投资项目真实合法、且符合外资准入相关规定后,积极向客户宣解跨境人民币便利化政策,即被投企业无需再开立人民币资本金专用存款账户,投资款可直接划入其人民币一般账户,手续流程简单,可为企业节省开立账户的时间。最终,浦发银行北京分行在一天内即为该外商投资企业完成了跨境人民币资本金入账及境内再投资款项划转,获得了企业高度认可。
浦发银行一贯聚焦适应新时期、融入新场景、契合新业态,持续加强跨境金融创新。2022年,浦发银行正式对外发布《“i浦汇”跨境综合金融服务方案》,包含“贸易新业态“跨境投融资”“跨境人民币”三大特色服务方案,其中,《跨境投融资服务方案》聚焦外商直接投资(FDI)、对外直接投资(ODI)、上市企业股东减持、专精特新外债便利化、资本项目收支便利化等五类场景,为外商投资企业、“走出去”企业、专精特新等跨境投融资企业提供“全球资金融通+便利资金结算”的一体化资本项下跨境资金服务。
浦发银行将扎实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继续细化服务场景,通过行业趋势研究,推出更多契合不同类型企业特征的跨境业务解决方案,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浦发银行)
l 国企之窗
上海国企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近日,上港集团罗泾分公司码头迎来苏里南首航,东方国际下属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推动“中欧班列-上海号”增加开行频次。
上港集团罗泾分公司码头迎来直航苏里南的出口船“摩羯座”首次靠泊。作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苏里南是中国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其直航试点工作有助解决两国海运运输周期长、中转繁琐、综合成本高等难题,进一步提高中资企业和中国工程机械设备在苏里南、圭亚那两国市场的竞争力。罗泾分公司高度重视此次首航装载任务,生产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充分排摸货物信息,就货物集港、船舶靠泊等工作做足准备,现场作业人员努力克服雨天作业困难,根据货物特性及时调整工属具配置,平稳高效推进装载工作,最终仅用27.5小时完成了整船394件货物的装载任务,确保了大船准时离泊,进一步打响了公司件杂货装卸服务品牌。下阶段,公司将继续锚定一流件杂货码头建设目标,会同船公司积极开辟新航线,持续优化软硬件服务水平,以更强能力、更高效率、更好服务为推动共建“一带一路”作出更大贡献。
东方国际下属上海东方丝路多式联运有限公司按照上海市发布的《上海市提信心扩需求稳增长促发展行动方案》里提到的外贸保稳提质行动,推动“中欧班列-上海号”增加开行频次,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在全球市场中扩大份额。近期,兔年新春首列“中欧班列-上海号”从上海闵行发车,从满洲里口岸出境,最终抵达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多个站点。据悉,这列火车上满载55车机械设备、家用电器、服装鞋帽等货物,具体包括液晶电视,工程叉车等高附加价值货物。进入2023年以来,“中欧班列-上海号”开行频次明显增加。(上港集团、东方国际)
上海国企助力海南实现“双碳”目标
打造海南西部海上风电产业园
近日,由上海电气和申能集团联合投资的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首台机组下线仪式在海南儋州洋浦举行。作为2022年度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首批集中开工项目,时隔一年,该项目迎来了首台机组下线。这也是儋州洋浦史上首台本地造的风电主机设备。
2021年底,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印发的《海南省风电装备产业发展规划(2022-2025)》提出,海南省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发展总体空间布局为“一园两基地”,即“西部海上风电产业园,儋州洋浦、东方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基地”。为进一步提升清洁能源的消费比重,为高质量发展腾出生态空间,儋州洋浦围绕规划展开区位布局。
风电集团立足区位布局,依托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从产业协同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协同上下游企业,拉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助力儋州洋浦海上风电产业构成和发展的多元化。洋浦申能电气风电新能源装备产业项目将配备8到15兆瓦海上风力发电机组工艺生产线,形成年产海上风力发电机组150至200套产能。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海南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风电集团将以海南海风资源开发为依托,协同推进儋州洋浦新能源装备项目二期建设,包括海上风电超长叶片、齿轮箱、变频器、发电机及海上风电运维母港建设,打造面向海南、广西、越南、印尼、菲律宾等泛北部湾区域市场的东南亚百亿级新能源装备生产制造基地,全力助力海南打造千亿级风电产业集群。
未来,上海电气将发挥多元装备产业集成优势,助力海南发展“风电+风机+应用”模式,探索加强产业链协同,提升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推进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建设。通过合作开展绿氢制造、海水淡化、液流电池储能、零碳工厂、智能电网、智慧交通与城市数字化治理项目建设,助力海南构建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以及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力助力海南打造生态一流、绿色低碳的自由贸易港。(上海电气、申能集团)
隧道股份新加坡深隧道排水系统跨海盾构启动掘进
近日,由隧道股份城建国际承建的新加坡深隧道排水处理系统(DTSS)大士再生水厂深隧道TWRP项目举行了盾构机始发仪式,标志着TWRP项目隧道工程全面进入盾构施工阶段。该项目将在南洋海底40米,以中国盾构、中国技术为狮城建设再生水输送动脉,打通工业用水生命线。
TWRP隧道项目是当今世界最大型、亚洲最先进的污水管理系统之一——新加坡深隧道排水处理系统(DTSS)的一部分,旨在使地表雨污水净化后成为达到工业用水标准的新生水,实现水资源的重复利用。隧道股份承担了包含大士再生水厂深隧道TWRP隧道项目、DTSS T11项目等在内的多条隧道工程,在新加坡地底深处为其打通再生水输送的地下“高速公路”。
大士再生水厂作为DTSS系统西部的终点,承担着将处理后的新鲜水源通过海底隧道泵送至新加坡裕廊岛的重任。而隧道股份城建国际此次承担的TWRP隧道标段,便是一条确保新鲜水源能顺利送达裕廊岛的“生命线”。
由于DTSS为污水/再生水处理系统,工程整体埋深极深。隧道股份城建国际承担的TWRP隧道标段平均埋深40米,隧道顶部距离海床约20米,属于大埋深海底盾构工程。此外,隧道轴线所处地质条件为新加坡裕廊地层,水文、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目前,项目团队已完善基于工程特点的埋深设计,并将充分借鉴与利用在新加坡深隧道污水处理系统一期、二期建设中积累的宝贵盾构推进经验和技术,确保这一新加坡国家级重点工程得以顺利推进。(隧道股份)
上汽集团智己汽车再创吉尼斯世界纪录
近日,上汽旗下智己汽车携智能纯电中大型豪华SUV——智己LS7,以量产车状态在最低-30℃极寒温度,成功完成极寒高原路试,继此前智己L7成功摘得电动汽车漂移距离最长吉尼斯世界记录后,新品LS7再次成为“穿越最大海拔高度差路段(电动汽车)”吉尼斯世界纪录的全新创造者。
此次路试从新疆艾丁湖出发,最终到达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口。全程历时48.5小时,近2100公里,穿越5389.684米海拔高度差,智己LS7成功刷新了之前由德国保时捷品牌保持的4842.967米世界纪录。这个成绩进一步证明了智己LS7在严苛环境中的全路况驾控所具有的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和高安全性的驾乘体验,更以实践证明了智己LS7的综合产品实力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依托100kWh(千瓦时)大容量电池及625公里的CLTC(中国轻型汽车行驶工况)续航表现,智己LS7在最低气温仅为-30℃的环境中,续航表现依旧出色可靠。
此外,智己LS7得益于优秀的车辆密封防水设计,以及底盘上的智能空气弹簧悬架系统,成功挑战实验室模拟的“风暴挑战”。面对10级狂风及坑道积水,LS7成功发动并安全驶离积水地带,涉水深度达到470mm,远高于国家标准,进一步验证了智己汽车过硬的产品实力。(上汽集团)
上海电气荣获“新华信用金兰杯碳达峰碳中和实践应用领军案例”
近日,第四届中国城市信用建设高峰论坛——碳路中国ESG实践与发展主题论坛在北京举办。上海电气凭借在绿色发展转型方面的卓越表现,荣获“新华信用金兰杯碳达峰碳中和实践应用领军案例”。
长期以来,上海电气坚持将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相结合的理念,稳步走企业高质量发展之路。上海电气也是国内较早进行ESG报告披露的上市公司,已连续6年发布ESG报告。近期,国际权威指数机构MSCI(明晟)将上海电气的ESG评级由BBB提升至A,成功实现连续两年评级提升。同时,凭借披露全面、内容详实的ESG报告及在ESG方面的优秀表现,上海电气荣获由上海报业集团、界面新闻主办的“年度ESG实践案例奖”,并在“界面创智工业论坛”云峰会上获评“年度零碳未来引领者”。上海电气通过技术创新,将各类节能创新产品应用于发电、火电灵活性改造、输配电、轨道交通、智慧楼宇等领域的多个行业场景,在探索安全降碳的实施路径,推动能源低碳转型方面做出了积极贡献。
上海电气作为我国最大的能源装备制造企业之一,将国家双碳战略和全面绿色低碳转型作为发展主线,设定“能源替代、能效提升、资源利用”三大路径,通过了技术储备的提升和产品迭代升级,为实现“安全降碳”贡献了重要力量。在能源替代方面,上海电气践行“火电与新能源”优化组合要求,大力开展“风光储氢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以推动用新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变革,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在能效提升方面,上海电气贯彻落实“节能优先”战略,通过技术创新将各类节能创新产品,应用于多个行业场景,为多个行业提供高效节能产品和服务。在资源利用方面,上海电气拥有烟气治理、水处理、固废处理、二氧化碳捕捉及其综合利用核心工艺设计及系统装备能力,促进能源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污染物管理方面,上海电气建立健全清洁生产长效机制,增强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未来,上海电气将不断通过技术创新,加大自主研发力量,引领电气低碳产业蓬勃发展,积极承担国家“双碳”目标责任,稳步走好高质量发展之路,为推动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做出更大贡献。(上海电气)
以创新赋能发展 东方国际下属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中国航天事业持续贡献“纺织力量”
从2003年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太空到“神舟九号”航天员完成我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再到助力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十四号航天员完成出舱任务,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与了我国攻克舱外航天服用纺织材料多项“卡脖子”难题。通过长期致力于航空航天及其他军事装备配套的特种纺织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纺研院多个系列产品配套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领域,为国家航空航天科技发展及国防现代化建设持续贡献科技力量。
近期,上海纺研院三项科研项目成果获得多项荣誉。其中,“太空个体防护用纺织织物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GB50514-2020《非织造布工厂技术标准》”项目获得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润滑织物复合材料研制及在航空航天中的工程化应用”项目获得上海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二等奖。
上海纺研院成立于1956年,在纺织高科技产品研发、纺织工程设计和信息服务、纺织环境检测和工程设计领域已成为技术服务领军企业。上海纺研院长期承载着中国纺织行业的创新功能,在专业领域内完成1200多项科研成果,获得4项国家发明奖、18项国家科技进步奖、7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和48项原纺织部及中国纺织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东方国际)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