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13期

发布日期:2022-04-18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 上海国资
  • 第13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2年4月16日



    l疫情防控进行时

    上海国资国企志愿突击队站在最前列 冲在第一线

     

    当前,上海正面临疫情防控以来的艰难时刻,上海国资国企坚决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实《关于上海国资国企在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进一步强化使命担当发挥核心骨干作用的意见》,主动下沉一线,全力支援全市、各区抗疫工作。截至411日,市国资委系统累计对外支援疫情防控工作344799人次。

    分秒必争,火速组队。48日至今,市国资委党委已紧急抽调4批次共计150余人的党员志愿突击队,赶赴浦东新区、闵行区、黄浦区所辖街镇,驻扎支援社区,参与全封闭管理的防疫工作。市国资委党委在接到指令的当天,第一时间组织组建志愿突击队逆行奔赴前线。市国资委机关、事业单位及系统各企业集团纷纷响应,在短短数小时内就完成了志愿突击队组建,推选优秀年轻干部担任临时党支部书记、队长。

    扎根一线,攻坚克难。这一批志愿突击队所赶赴的都是疫情防控任务较为吃紧的街镇:上汽集团50人队伍支援闵行区浦江镇,上海城投集团52人队伍支援浦东新区北蔡镇,国泰君安30人队伍支援黄浦区五里桥街道,上海农商银行和市国资委机关共同组建20人队伍支援黄浦区南京东路街道。

    构筑堡垒,践行承诺。下沉一线的国资国企志愿突击队就地成立临时党支部和临时团支部,靠前设立指挥岗,动员志愿突击队党员、团员在“防疫”中挺身而出、冲锋在前,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为社区群众筑起一道击不垮的坚强“战斗堡垒”。

    (上海市国资委)

     

    上海金融国企以数字金融助力“无接触”“无停歇”服

     

    当前上海遭遇新冠肺炎疫情冲击,金融企业以科技加持,使数字技术加速了金融数字化、云端化、智能化的发展。

    中国太保全流程“云服务”。中国太保推出“云门店”小程序、“云柜面”远程视频居家服务,满足客户足不出户的业务办理需求。与此同时,95500客户服务热线、“太平洋产险”“太平洋寿险”微信公众号、“太平洋保险”APP均可在线上办理主要保单全流程业务。旗下互联网医院“太医管家”面向全国多省市推出“15天免费无限次线上问诊”服务,不少用户通过在线问诊、线上处方、线下送药到家的方式,足不出户解决了疫情封控期间求医买药难问题。

    国泰君安触达式“线上金融”。国泰君安采取7*24小时资讯轮岗机制,把疫情防控期间A股、海外、大宗市场及盘面发生的每一个细节传递给用户。加大视频直播力度,适时推出专题节目。引导客户通过国泰君安君弘、国泰君安道合、富易等线上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办理业务,保障咨询服务、业务办理和交易的安全运行。

    海通证券智能化“机器人”。海通证券150余个数字劳动力RPA机器人,每日可节省人工429小时以上。其中,业务运营机器人在基金估值对账、网上开户智能审核、清算、财务等应用领域;日报汇总机器人生成日报定时发送;信息收集和提醒机器人每日定时发送隔离状态收集以及核酸状态提醒;高危人员预警机器人匹配居住在疫情高风险区域的员工,及时进行风险预警。

    (中国太保、国泰君安、海通证券)

     

    展现上海国企速度 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交付使用

     

    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是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会展的举办场所。连日来,上海国资国企开足马力,久事集团、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地产集团、华建集团等企业集团通宵达旦,连轴作战,将国家会展中心改建成上海目前规模最大的方舱医院,分批交付使用。

    久事集团5天工程72小时完成。久事集团承担国家会展中心3号馆、4号馆、5号馆及6号馆医疗救治场所(方舱)近22000张床位重大保障项目建设、运营任务。各项作业同步施工,门式架、线槽及管线敷设、高隔断区内部改造、水电布置及主风管制作施工交叉作业,原计划耗时5天的工程仅用72小时完成。除项目建设任务外,国展中心3号馆至6号馆医疗救治场所后续保安、保洁、保食宿、保交通的“四保”任务也将由久事集团承担。

    东浩兰生集团为方舱医院运行提供坚实保障。东浩兰生集团承担国家会展中心(上海)1号馆、2号馆的建设和部分物资保障工作。集团下属会展集团在最短时间内组建起一支由76名员工组成的管理团队,协同300余名施工人员、供应商共赴国家会展中心;外服集团建立专班,为方舱医院的后续运行保障提供服务;国贸集团安排人力、物力和运力,保障方舱医院所需物资。

    上海地产集团48小时助力方舱医院基本成型。上海地产集团抢建国家会展中心7号馆、8号馆方舱医院,确保14000张床位在时间节点前建成。集团指挥部与工作专班、各单位人员挂图作战,以小时为单位制定“多线并进同步推进”的24小时饱和式施工方案。运营工作专班与卫健委、医疗团队深化运营方案,确保约800名保安、保洁、保餐人员如期进场,为近2万名医护和患者提供规模化服务。

    华建集团设计项目组临危受命向“疫”行。华建集团承担了国家会展中心的整体设计任务,第一时间成立临时项目指挥部,并抽调华东院、上海院的精锐力量组成设计项目组,在接到任务24小时内完成总体初步方案;集团科创中心牵头组织集团内部技术专家研讨会,确保项目设计质量;最终在5日内完成了这座容纳近5万床位、总建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改造面积70万平方米的上海最大方舱医院。

    (久事集团、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地产集团、华建集团)

     

    上海国资国企助力强化检测与治疗核心能力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当前,前期精准快速的核酸检测和抗原检测是重中之重,后期及时有效的药物治疗是关键核心。上海国有企业发挥“中国芯”“创新药”“智能造”优势,助力上海强化检测与治疗核心能力,打赢抗疫攻坚战。

    上海科创集团助力芯超生物抗原与核酸检测202241日,上海科创集团下属芯超生物研发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抗原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注册证,成为上海首个获证的新冠抗原检测产品。

    华谊集团中央研究院研制病毒抗原蛋白检测试剂华谊集团中央研究院2020年在国内率先通过了稳定同位素领域的CMACNAS认可认证。2021年底作为“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牵头单位,正在开展稳定同位素标记氨基酸、疾病标志物蛋白以及临床质谱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工作,为新型冠状病毒等疾病检验检测提供技术支撑。

    上海电气输送医学影像诊断设备。本轮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上海电气积极向全国各级医疗机构输送千余台移动DRCT等医学影像诊断设备,其中,适用于疫情防控的方舱CT、车载CT等移动医疗解决方案格外受业内关注。截至目前,上海电气医疗已为全国近30个城市输送了用于新冠疫情筛查、诊断的方舱CT

    上实集团上药集团加快新冠病毒治疗临床研究上药集团加快“老药新用”、新冠药物研发和进口新冠药物快速引进。羟甲基香豆素这一“老药”已申请专利并拟开展更大样本人群中试验;广谱抗冠状病毒中和抗体项目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拟在下半年申报preIND;积极与辉瑞合作,代理销售其抗新冠药物paxilovid,目前已经进口2万盒,保证了上海的供应。

    (上海科创集团、华谊集团、上海电气、上实集团)

     

    百联集团旗下联华471家直营店及加盟店已恢复营业

     

    近日,上海全市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首批“三区”划分名单出炉后,对于防范区居民就近购买日常所需品的需求,百联集团旗下联华超市及世纪联华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迅速组织符合条件的门店复工营业,进一步做好市民生活必需品民生保障工作。

    发挥网点优势做好民生保障。“三区”划分后,百联旗下的联华超市及世纪联华目前共有471家直营店及加盟店对外营业。49日至4113天,联华超市共新增206家门店复工,门店可投入的人力新增了20%。目前,联华位于松江区的10家店中,8家位于防范区的门店均恢复营业。崇明地区39家、奉贤地区9家联华门店已恢复营业。还有一些特殊地点的门店,如位于闵行交大校区的东川二店也已全店消毒后开门营业,为园区内的学生提供生活用品和食品。

    联华防疫抗疫不松懈。复工后的联华超市及世纪联华将落实好重开门店的疫情防控工作,入口处对进店顾客采取限流措施,进店前必须扫场所码、测温及正确佩戴口罩,门店安排了专人在佩戴防护面罩、N95口罩、手套的情况下进行落实。所有线下门店除了每天深度消毒,在称重区、电扶梯、服务台、手推车等较多顾客聚集的区域定时进行消毒,同时强化“一米线”设置。联华规定所有店内员工须按照政府核酸要求进行检测确认后方可上班,并全程佩戴口罩,每日测温后上岗,全力保护好进店市民的安全健康。

    百联集团将根据不同区域的民生需求实时调整供给方式,继续整合各方资源,发挥线下网点的辐射优势。在做好联华防范区复工门店防疫消杀、营业保供的同时,进一步推进符合条件的门店应开尽开、一线员工能返尽返,保障市民“菜篮子”供应,持续做好防疫及民生商品保供工作。

    (百联集团)

     

    华建集团技术保障突击队多措并举

    确保抗疫应急项目顺利推进

     

    近期,华建集团华东院承接了10余项抗疫应急项目,各团队均在承接项目的2-3天内交出第一稿设计图。这些项目的顺利推进离不开华东院医疗建筑骨干们编制的技术标准和技术保障突击队的技术支撑。

    制度先行,制定行业同类技术标准树标杆2020年至今,华东院先后承接的各类抗疫保障项目计33余项,覆盖集中隔离场所、临时集中居住点项目等各种类型,在大量项目实践的基础上,华东院组织了技术骨干参与集团《抗疫应急项目设计技术标准》编制。编制团队由华东院医疗建筑专家领衔,各专业技术负责人和有实际工程经验的各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团队会同行业相关管理部门,按照“平疫结合、功能转换”原则,编制完成了新建、改建两类项目技术标准制度,并以此为设计依据,保障项目设计和审查能够顺利进行,为今后公共服务租赁性配套用房的建设树立了标杆

    保驾护航,24小时全天候提供技术服务保障为确保抗疫项目顺利推进并提供技术支撑,华东院还组建了技术保障党员突击队,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针对防疫保障类民生项目,党员突击队设立顾问团队,对项目组提出的技术难点进行专题评审或组织力量开展技术攻关;对项目组提出的各类问题进行实时分析,与项目团队和相关职能部门共同探讨解决方案,最大限度保障设计质量,规避潜在风险24小时全天候为项目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保障。

    力求最优,对标同类项目最高标准、最好水平华东院资深设计师们和技术团队以“符合防疫、适度改造、因地制宜、平疫结合”为总体设计理念,对该类项目新建和改造时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荷载变化要求及对策、建议的加固方案及构件选用类型、临时隔断设置的原则及连接方式要求、临时用房设计原则等方面制定了设计导则。同时从防疫要求考虑水系统防回流污染、排水系统废气消毒;机械排风系统设置、净化消毒要求、冷凝水处理,电气与智能化系统设计要点和安全底线设计。各项标准和要求均对标同类项目最高标准、最好水平,为今后承接同类项目奠定了技术基础和人才储备。

    (华建集团)

     

    l金融工作

    上海农商银行以集团化金融服务长三角经济圈

     

    上海农商银行昆山支行成立于20124月,今年恰是支行十周年。作为上海农商银行落户江苏的唯一分支机构,昆山支行在这十年间,定位服务当地经济发展、践行普惠金融,发挥了贯通沪昆的桥梁作用,成为上海农商银行服务长三角地区的重要落脚点。

    沪昆携手,让沪迁企业贷款有渠道。上海农商银行昆山支行可快速确定昆山企业位于上海的房地产抵押价值,通过小微企业自动化信贷审批,为沪迁企业提供了短期流动资金贷款。从了解企业情况到落实放款,前后只需5个工作日。

    主动关切,让小微企业融资可获得。上海农商银行昆山支行聚焦当地核心产业,积极服务包括电子信息、软件开发、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的小微企业。按照一定放大倍数促进银行对符合条件的企业的信贷投放。重点支持昆山市龙头、骨干企业的重要配套企业、昆山市各级专精特新类特色企业及其产业链配套重要企业。

    深入社区,让老年客户体验有温度。上海农商银行昆山支行通过梳理老年客群服务中的痛点难点,从服务标识、服务内容、设备设施、服务规范、资产配置、活动方案、金融宣教等方面,多方位视角进行适老化改造,用讲座帮助老年人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守护好市民的“钱袋子”,用网点服务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享受便捷的金融服务。

    扎根嘉善,为城市发展添动力。2021年,成立10年的上海农商银行嘉善支行更名为浙江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支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是支行服务的重点。支行现有制造业贷款占全部公司贷款逾50%,有效支持嘉善实体企业的发展。同时,支行始终把支持民生实事工程作为助力示范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美丽城镇、美丽乡村、民生福祉等方面积极发挥与上海的联动优势。

    银租联动,集团化优势促合力。下属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简称“长江金租”)不断利用租赁业务优势,密切银租联动,服务着长三角更广泛地区。长江金租专门成立长三角产业客户部,通过团队细分实现对上海农商银行各分支行(部)的全覆盖对接。未来将立足长三角区域,聚焦上海及周边“一小时经济圈”重点区域,运用银租联动优势,共同开展企业服务工作。

    (上海农商银行)

     

    中国太保全国首创为“地球之肾”上份保险

     

    近日,全国首单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在宁波前湾新区试点落地,为前湾新区杭州湾湿地提供碳汇损失风险保障。这是中国太保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一次新探索。

    中国太保产险宁波分公司对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进行研发,并结合杭州湾湿地运营实际,以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为依据,增加对湿地建设管理公司授信,实现了湿地碳汇价值的金融支持功能。湿地碳汇保险是以湿地的碳汇富余价值(包括固碳经济价值和修复成本)为补偿依据,保障湿地因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原因导致湿地受损,进而导致湿地碳汇量减少的碳汇保险。其赔款可用于对灾后湿地碳汇资源救助和碳源清除、湿地资源培育及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等与湿地碳汇富余价值生产活动有关的费用支出。项目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参考国内外湿地碳汇方法学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湿地碳汇价值和修复成本进行核定,研发了全国首个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将极大地提高湿地灾后救助、修复能力和效率。

    在这一模式下,政府、保险、银行、湿地管理方充分合作,形成了以生态价值为基础的绿色金融生态圈,能够有效与绿色发展、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接,为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本次湿地碳汇生态价值保险落地和银保合作绿色金融新模式的开展,实现了湿地保险产品和绿色金融模式双重创新,推动扩大湿地资源利用和绿色金融支持湿地保护。

    (中国太保)

     

    l国企之窗

    上海建工海南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项目主体结构封顶

     

    近日,位于海南省海口港新海港区的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GTC)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举行主体结构封顶仪式。该项目为海南省重点工程,由上海建工承建,是集港口候船、登离船、口岸查验、枢纽商业和交通“零换乘”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承担高铁、普通铁路轮渡和汽车客货滚装运输功能,是海南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海港综合交通枢纽(GTC)及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负责施工。项目团队采用液压成槽机+旋挖钻机+铣槽机的施工工艺,相比传统冲孔机+成槽机的施工工法节省了两个月工期。在新海港GTC项目建设运营全过程中,策划、实施及效益分析均运用到了BIM技术,并结合无人机项目管理、AI云大脑及四建集团智慧建造平台,将信息化、可视化、协调性融入到了施工管理的方方面面,解决了工程体量大、施工工期紧、管理难度高、深化设计难等问题。项目的BIM应用成果于2021年荣获海南省首届BIM技术应用大赛一等奖。

    未来,新海港GTC项目团队将继续以钉钉子的精神落实计划,完成年度施工生产任务。

    (上海建工)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