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1年12月13日
l党的建设
“光荣之城——红色文化进国企”系列活动
第二阶段首展启动仪式举行
近日,“光荣之城——红色文化进国企”系列活动第二阶段首展启动仪式暨《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金融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文物图片展》在上海银行大厦举办。本次活动由市委党史研究室、市国资委党委、中共一大纪念馆、新民晚报社主办,上海银行承办。
为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用好用活上海和市国资委系统的红色资源,“红色文化进国企”系列活动通过整合资源、共办展览的方式,系统全面回顾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历史,创新红色文化传播模式,拓展了国有企业党史学习教育的新形式,打造了新的红色文化宣传空间和模式,成为上海市国资委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鲜活教材和思政教育新的传播品牌和平台。第二阶段展览将于2022年底前走进全市八家大型国企,并根据不同国企的特点和历史打造特色板块,展现上海独特的红色文化和国企昂扬的精神面貌。
此次在上海银行展陈的“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金融为民”中国共产党百年奋进文物图片展,共设计了91个展项,以珍贵的文物和历史图片讲述了近代工业和工人阶级在上海的发展史、国有企业在上海的成长史和新时期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史,重温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的艰苦历程,展现金融报国、服务社会的使命担当,凸显了上海在新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上海市国资委)
l金融工作
浦发银行创新推出“京浦北鸣贷”
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
随着北京证券交易所正式开市,浦发银行推出了与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发展”定位相一致的金融产品“京浦北鸣贷”,为北交所拟上市企业提供专属融资服务。近日,浦发银行已为某北交所首批上市企业,高效给予5000万元综合授信,全力保障其上市前后的流动资金需求。
“北鸣贷”产品最高额度8000万元,贷款最长期限3年,设置了专职服务团队与专属授信审批绿色通道,以提高业务效率。通过金融产品设计,浦发银行将推动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最终助力“专精特新”企业在北交所上市。
浦发银行持续深耕科技金融服务,围绕北京地区科技型企业的生命周期,构建“万户工程培育体系”,根据企业不同的成长阶段,差异化匹配科技孵化贷、科技快速贷等科技信贷产品,高效满足科技型企业多维度的融资需求。近三年来,浦发银行北京分行的“专精特新”、“国高新”类型用户数量年均增速达15%左右。
后续,浦发银行还将联合大型券商等同业机构,以“共建生态圈”的合作思路,全面深化对北交所的挂牌及拟挂牌服务,通过多元化的融资保障,为中小企业进军资本市场保驾护航。
(浦发银行)
上海银行率先发布首单基于可交易数据资产的循环授信方案
近日,上海银行发布首单基于可交易数据资产的循环授信方案。
该方案是基于上海数据交易所平台用户上挂的数据资产,在全面评估数据资产价值后,在线完成授信额度核定和数据资产交易融资等操作,为交易双方提供便捷的融资及支付清算服务。不同于注重企业固定资产或其它抵押物的传统银行授信模式,此方案为大数据时代崛起的以数据资产为主的互联网公司提供了新的选择。
该方案拥有三大优势。一是提升数据资产生产效能,平台数据需求方快速获得融资用于购买数据资产,供应方提前回笼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和持续研发,形成良性循环。二是专属金融服务保障,上海银行以专属金融服务吸引用户入驻平台,促进数据交易所平台活跃度提升。三是促进交易数据流动、共享,将数据确权、定价、流通与金融服务融合,促进数据流动和共享,发挥数据资产价值最大化。
上海银行将金融服务注入数字服务生态圈,实现数据从资源向资产形态的转变,不断释放数据价值效能,帮助更多数据创新型企业发展壮大。
(上海银行)
l国企之窗
上港集团“税港通”全面启动
全国首推数字化退税业务产品
近日,“上海—重庆·税港通”全面启动发布会召开,在全国率先推出“税港通”出口退(免)税业务产品,为企业出口退税提速。
“税港通”出口退(免)税业务产品由上港集团联合重庆市税务局和重庆港推出,打通了上海港与税务部门“大数据”通道,通过数字化赋能启运港退税模式,为出口外贸企业提供其在上海港国际干线离境等物流信息,代替原有物流纸质单证备案,提升长江流域腹地客户办理出口退税便捷度。“税港通”的正式启用,切实增强了港口服务的业务竞争力和货源吸引力,有利于提升长江水运通道的服务效率,助力营商环境优化,实现外贸企业、港口、税务机关三方共赢。同时,这也是上港集团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建设完善港口智能化运营管理服务系统的重要举措之一。
未来,上港集团将与重庆市税务局共同加强该业务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广和应用,同时总结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将“税港通”出口退(免)税业务产品推广至长江沿线和沿海其他港口,为深化长江战略、巩固长江黄金水运物流通道提供有力支撑,助力国家“启运港退税”政策更广泛地惠及广大出口贸易商。
(上港集团)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穿越地铁15号线
创国产盾构精密穿越新纪录
近日,由久事集团申铁公司投资建设、隧道股份上海隧道承建的上海首条新建市域铁路——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迎来重大节点。直径14.07米国产超大盾构“骐跃号”胜利穿越上海地铁15号线,穿越时盾构隧道与地铁隧道最小垂直净间距仅7.5米,穿越后隧道最大沉降量仅+3.75毫米,创下中国国产盾构精密穿越新纪录。
上海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项目是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与浦东国际机场两大枢纽实现快速互联互通的交通主动脉,往返两地的公共交通通勤时间将从90分钟以上缩短到40分钟以内,有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其中,市域铁路机场联络线3标采用由隧道股份研发制造的国产超大盾构施工,盾构由西向东斜交先后下穿地铁15号线下行线和上行线,穿越段长度21.8米,盾构还穿越距离机场线隧道最近水平净间距仅1.2米的景洪路桥,大大增加了穿越施工的难度。隧道股份上海隧道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布设智能化、物联网监测设备,完成了对15号线隧道及周边建构筑和地表的测设布点,对15号线隧道进行了全方位实时动态监测,确保了整个穿越过程万无一失。
(隧道股份)
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 助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
日前,由联和投资公司及所属投资企业上海信投牵头发起的上海数据交易所揭牌成立仪式暨2021上海全球数商大会在沪举行。
上海数据交易所的成立是推动数据要素流通、释放数字红利、促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是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之都”的应有之义。上海数据交易所聚焦数据交易确权难、定价难、互信难、入场难、监管难等关键共性难题,形成系列创新安排。会上,上海市数据交易专家委员会同步成立。
临港集团作为发起单位之一持股5%,未来将探索发挥国际数据港和数据交易所之间的协同效应,推动形成“港所联动”格局,助力数据要素资源市场化配置,服务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打造国际数字之都。
联和投资公司将以上海数据交易所成立为契机,紧抓城市数字化转型战略发展机遇,深度布局城市数据产业相关领域,统筹旗下数据产业领域投资企业资源,努力构建数字发展新格局。
(联和投资公司、临港集团)
光明食品集团助力垃圾分类 推动上海模式走向全国
日前,光明食品集团下属光明乳业与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淮安市广播电视台共同举办“助力垃圾分类、大家一起来”大型公益行动阶段性总结暨2022再出发启动仪式,正式宣布2022年全国牛奶纸盒回收行动再升级。
2019年,光明乳业从乳制品包装着手,自上海试点牛奶纸盒回收,成为行业内第一家开展牛奶纸盒回收绿色行动的乳制品企业。2020年,这一“上海模式”已成功推广至全国。
目前,光明乳业已走进全国81个垃圾分类重点城市,累计覆盖5013个点位。2021年,光明乳业在上海地区率先试点覆盖面更广、回收方式更多元的“奶盒回收2.0模式”。此外,光明乳业还将持续拓展社区回收点的广度,持续升级活动机制的力度,持续优化产业链绿色环保的强度,将牛奶纸盒回收行动打造成公益环保新IP,与消费者一起共建环保新风尚。
未来,光明乳业将继续响应“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家目标,将已初步形成的牛奶纸盒回收机制推广复制到更多城市,与广大消费者共同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出力,并向着做“中国最好的乳制品企业”的目标不断迈进。
(光明食品集团)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自主研发预制墙板智能调垂系统
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速推动数字化、智能化与施工现场融合,水磨石配比智能分析仪、钢筋云点数小程序等多种应用场景不断拓展。近期,四建集团又自主研发了预制墙板智能调垂装置。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兴起和发展,装配式建筑以其建筑设计一体化、部件生产工厂化、建造过程信息化等特点在建筑施工中逐步占据重要地位。以往,预制墙板传统调垂工艺采用人工调节,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施工人员的经验与操作熟练度,且墙板垂直度误差难以有效控制。为此,上海建工四建集团对传统调垂工艺及装备进行技术革新,研发了预制墙板工具式智能调垂系统。该系统能有效控制调垂精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并通过APP将调垂数据上传至平台,实现调垂信息的记录和保存。系统机械设计、控制系统、APP均为四建集团自主研发,并在住建部智能建造试点项目——上海嘉定新城菊园项目中示范应用。
根据目前试用情况,采用该调垂系统可实现两人作业,较传统调垂工艺可减少作业人员1名。根据试验结果,预制墙板初始垂直度偏差22毫米条件下,调垂仅需39秒,而同等条件下,传统作业模式则需用时5到8分钟,调垂效率提升明显。采用本调垂系统墙板垂直精度小于3毫米,相比于传统工艺(规范允许值为小于5毫米),调垂精度得到提高。
目前,上海建工四建集团研发小组拟开展第二代样机研发,总体目标为保证调节效率和精度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控制系统稳定性、增强调垂扳手调节能力、测垂仪装置小型化,届时调垂工作由一名操作人员即可完成,降低人工成本,助力预制装配式智能建造水平提升。
(上海建工)
申能集团上海电缆研究所国家能源自主创新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近日,申能集团下属上海电缆研究所有限公司承担的2015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国家能源自主创新项目——“能源工程用电线电缆及材料可靠性评定能力建设”项目历时五年建设,顺利通过验收。
项目验收专家组听取了上海电缆研究所关于项目完成情况的工作汇报,并现场考察了建设在上海电缆研究所宝山基地的核电电缆及材料工程应用可靠性评估实验室、大容量远距离输电用特种导线及金具实验室、超导电缆系统工程实验室、高压及超高压海底直流/交流电缆系统试验场和海工复合电缆试验场共五个评估能力实验室。
为建设覆盖五个领域的线缆产品安全与可靠性评定能力,上海电缆研究所申报了“能源工程用电线电缆及材料可靠性评定能力建设”项目。该项目建设的五个评估能力实验室已应用于我国先进核电、电网、新能源、油气勘探与开发领域的线缆检测与评估,将促进我国电线电缆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我国能源等重大工程建设和重大装备制造业产业发展创造有利的配套条件。
未来,上海电缆研究所将持续发展和改进项目所建设的评估能力试验室,努力将上海电缆研究所打造成为更具国际竞争力、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电线电缆工程技术研究基地,进一步构建起为政府、社会、行业及企业技术服务的公共平台,为我国“双碳经济”和“数字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申能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