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33期

发布日期:2021-10-22 信息来源:
  • 上海国资
  • 上海国资

     

     

     

     

     

    第33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1年10月21日



    l金融工作

    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完成首轮关账签约

     

    近日,上海国际集团下属国际资管和上海黄浦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嘉善县金融投资有限公司、横店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等投资人就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首关正式完成签约。

    作为助力上海金融科技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由上海国际集团战略发起,上海国际集团旗下金浦投资管理,将聚焦金融+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围绕数字经济新基建、科技赋能传统金融机构转型升级、实体产业数字化发展三大方向进行布局,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物联网、隐私计算等领域打造高效、协同、联动的金融科技生态系统。

    上海金融科技股权投资基金还与深圳国家金融科技测评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该中心是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在深圳成立的国家级第三方专业测评机构,双方将依托各自的技术和资源优势,展开多维度、深层次的交流合作,共同促进金融科技产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国际集团)

     

    上海农商银行深化银租联动服务绿色中小企业

     

    为支持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海农商银行积极深化银租联动,立足长三角城市群,聚焦专业领域,发挥普惠业务特色。

    上海农商银行引入下属长江联合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下称“长江金租”),共同为企业提供服务。今年以来,公司已完成18个银租联动项目的投放,金额合计11.21亿元。通过直接租赁、售后回租等多种产品,协助中小产业客户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财务结构,为客户提供专业、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成为上海农商银行布局长三角业务的桥头堡。

    目前,长江金租已成立长三角产业客户部,专项对接集团银租联动业务,通过行业细分,发挥非银金融机构牌照优势,结合融资租赁产品手续简便、放款迅速、还款期限结构灵活等特点,实现对客户的精准服务。同时,围绕集团绿色金融发展方向和公司业务聚焦方向,积极响应“碳中和、碳达峰”政策,大力发展环保能源等绿色金融业务,打造细分行业方向上的“金融名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良性格局。

    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秉持“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的理念,支持各控股子公司以专业、高效、便捷的服务助力中小企业发展。

    (上海农商银行)

     

    上海银行贡献金融力量  助推城市空间新格局形成

     

    作为扎根上海本土的法人银行,上海银行主动发挥国有金融机构引导作用,以“金融活水”更好地参与城市有机体的“新陈代谢”,重塑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助力上海城市发展布局持续调整、优化。

    支持新城建设,激活独立完善的“关节点”。为支持上海“五个新城”建设,上海银行制定“1+3+5”行动方案,以“一体化专业服务+三类资源保障+五项特色服务”,在“十四五”期间向“五个新城”新增两千亿元投融资规模。截至9月末,已完成投融资规模超过220亿元。在产业领域,全力支持“一城一名园”建设,助力区域招商引资;在交通基建领域,着力服务“一城一枢纽”建设;在民生领域,围绕医疗、教育、住房、养老等方面,助力打造高品质美好生活;在智慧城市领域,加快金融科技创新融入数字化智慧城市建设,让数字生活普惠共享;在生态宜居领域,全力支持绿色生态环境打造。

    提升中心能级,强健聚焦发力的“大心脏”。上海银行通过支持中央活动区建设、带动辐射能级提升,为上海形成更强大影响力和高端资源要素集聚配置能力贡献力量。深度融入中心城区发展,通过深化银政合作,支持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扶持区内重点企业、优质企业。全力支持黄浦区全面提升城区能级和核心竞争力,构划“一带引领、双核驱动、三区联动”战略新布局;积极配合静安区打造“国际静安,卓越城区”,扶持区内数据智能、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等重点产业发展;着力助推长宁区国际精品城区建设,探索在服务招商引资、国企改革、民生福祉等领域建立专项工作机制。

    助力浦东腾飞,插上改革创新的“金翅膀”。上海银行积极支持浦东引领区自主创新发展的时代标杆,聚力为区域内优质科创园区、核心产业、科创企业发展提供金融服务。把握自贸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建设机遇,积极搭建“科创金融创新实验室”“自由贸易联合创新中心”、上银科创基金、“科创金融示范区”等创新服务载体,整合内外部专业资源,聚焦服务咨询、科创贷款、财资管理、产业链服务、投贷联动5个维度,推出16项金融产品,通过“总行统筹、分行跟进、人员落实”的三级支撑体系,推动服务提质增速。

    (上海银行)

     

    l国企之窗

    科创投集团下属生物芯片公司开放创新中心正式运营

     

    近日,科创投集团下属上海生物芯片公司开放创新中心正式运营,现有8家生物医药领域企业入驻。平台涵盖载体孵化、资源共享、产业联动、金融服务四大功能,构建生物医药领域的企业供需匹配、科研资源智慧共享、大中小企业融通的技术转移生态。

    上海生物芯片开放创新中心首期建设完成3000平方米的载体孵化空间,包括通用实验区、净化实验区、共享试验区、模块化办公区、创业咖啡厅、配套服务区等完善的功能分区,还提供质谱仪、单分子免疫阵列分析仪、共聚焦显微镜、荧光PCR仪、冷冻切片机、超低温冰箱等高端仪器设备,建立智慧实验室管理系统和仪器共享管理系统,为初创团队提供创新创业培训、项目孵化、科技服务、成果转化、项目路演、投融资对接等全方位服务支持。

    未来,上海生物芯片开放创新中心将持续挖掘生物医药领域的研发资源和产业资源,更好的发挥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作为国家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作用,开创多元化、国际化合作模式,打造生物医药创新资源和成果转化的集聚地,为上海科创中心建设贡献力量。

    (科创投集团)

     

    上海联交所和中国宝武联合举办中国宝武混合所有制

    改革项目专场推介会

     

    日前,中国宝武和上海联交所联合举办中国宝武混合所有制改革项目专场推介会暨全面金融服务签约仪式。

    本次推介会由中国宝武与上海联交所联合举办。推介会所选21宗项目是本年度着力推进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项目。该批项目聚焦于钢铁主业相关新材料产业、智慧服务产业、资源环境产业和产业金融业,涉及原料矿产、环境资源、供应链服务、清洁能源、再生资源、金融产业等多种业态,拟通过增资扩股、改制上市等多方式、多渠道实施混合所有制改革。

    作为本次会议的联合举办方,上海联交所在宝武集团一系列混改工作中提供了专业有效的服务。例如2017、2019年第一批混改试点、员工持股试点企业欧冶云商两轮增资引战、宝钢气体以存量转让实施混改,宝武碳业、欧冶链金、化工宝数科等一批项目落地,为中国宝武的改革积累了可供借鉴的成功经验。

    下一步,上海联交所将进一步增强市场配置资源功能,全面提升服务国资国企改革专业能力,为国资央企深入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提供坚强助力。

    (上海联交所)

     

    上海地铁打造“智能化、联动性”网络应急管理新模式

     

    针对轨道交通的突发事件,上海地铁实现了从早期“单一企业+人工”到现在“联动社会共治+人工+智能辅助”的应急管理模式转变,打造网络应急管理新模式。

    网络集控调度指挥新模式实现线路级与网络级调度指挥集中,多单位、多组织、多系统的应急指挥畅通高效,建立3C调度集中控制中心(“3C”即Control控制、Command指挥、Coordination协调)。在常态情况下,对列车运行、电力设备状态、现场客流和客运组织等实行统一、全面地监控;非常态情况下,对突发事件进行统一指挥,对路网所有信息实行统一交互、对内联络,对线路间的运营组织实现高效协同;重大保障任务或应急处置时,实现领导、专家和指挥人员集中商议、决策和指挥,快速下达指令。

    “四长联动”促进社会共治上海地铁在全网459座车站建立由地铁站长、轨交公安警长、属地派出所所长、属地街镇长协同合作、联合处置的轨道交通社区联动创新机制,即“四长联动”机制,打破了以往单一行动、各自作战的壁垒,充分发挥属地化优势,有利于降低突发事件对周边地区交通出行的影响提高突发事件现场处置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大客流自动监测下的精准预警上海地铁的大客流风险管控压力较大,上海地铁设计了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客流监测管理系统,并在部分站点进行了示范应用。系统可以按秒、分、小时、日等单位对车站站台、站厅、换乘通道等区域客流进行精准识别,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自动发出警报并提供信息,辅助车站工作人员在第一时间选择相应等级的应对措施。

    处置助手App助力精准处置上海地铁基于安卓、IOS系统平台研发了列车故障应急处置助手App,分为排故手册、求助、常见故障索引三大功能模块,帮助列车司机在突发应急事件下,根据所在线路与车型,快速查阅故障处置手段,有效解决目前线路车型多、现场排故时间不稳定等实际问题,大幅提升突发应急情况下的现场作业水平。

    自主抢修与社会化抢修相结合上海地铁建立健全由1支自主抢修队与多支社会化抢修队相结合的专业队伍,覆盖车辆起覆、道岔信号、结构土建、接触网设备、变电设备及防汛防台等各大主要功能,共同开展抢修作业,实现系统内部与社会化外部应急抢修资源的统筹利用。此外,还设置24小时兼职抢修点和值守点,形成专业化与区域化相结合的维修抢修模式,不断优化抢修资源布局和专业队伍建设。

    (申通地铁集团)

     

    上实集团组建生物医药前沿创新中心

     

    日前“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在上海世博中心正式启幕。开幕式上,生物制药前沿创新中心正式揭牌,发布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名单,并启动了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活动。

    生物医药前沿创新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国强牵头,上海医药联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和上实集团上海上实资本管理有限公司组建。生物医药“明日之星”活动,将围绕细胞与基因治疗、人工智能与生物医药跨界融合(IT+BT)、高端医疗器械、创新药或关键技术平台等前沿赛道,放大上海生物医药产业风向标作用。

    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合作伙伴旨在加强生物医药行业国内外交流与合作,促进更多国际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的转化与产业化,持续营造更好的产业发展生态,推动上海建设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

    (上实集团)

     

    上港集团单船集装箱装卸新纪录诞生

     

    近日,上港集团盛东公司在“达飞雅克萨德”轮作业中,一举完成25775TEU(标准箱)装卸任务,刷新了单船最大装卸量纪录。“达飞雅克萨德”轮此次装卸全程仅用时62小时,展现了上海港科学高效生产作业的新常态。

    以计划为先导,合理配置资源盛东公司积极克服场地上堆存密度高、作业繁忙等困难,依托“72小时作业计划”安排,提前掌握船舶到港情况和具体信息,组织召开船前专题生产会,精心编制昼夜计划,优化箱区规划。靠泊前36小时,整理堆场,空出所需的卸船收箱位置。靠泊装卸的3昼夜内,堆场计划每天安排专人24小时值守,平衡和降低进箱、装船和外集卡进提箱之间的冲突,为顺利完成装卸提供了有力保障。

    以服务为核心,提升装卸效率“因轮施策”,盛东公司11条作业路火力全开,安排经验丰富的一线“红旗车”技术能手开展作业,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把各作业贝位间的危险品和特种箱作业进行作业串联。同时,各班轮流依据装船进度,按序完成不同贝位的铺垫作业,现场管理人员、辅助作业人员等加强协作配合,积极创造有利作业条件。

    以安全为前提,落实防疫措施由于作业量巨大,靠泊时间长,防疫工作不容丝毫松懈。盛东公司一方面严格落实各项防疫管控措施,另一方面,配强管理力量,强化现场巡查、视频检查与梯口管理工作,落实专班作业各项防疫措施。

    今年以来,上港集团疫情防控和生产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集团融入“大循环、双循环”发展格局,高质量推进“十四五”开新局,为实现年度目标任务和把上海港“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不懈奋斗。

    (上港集团)

     

    上汽集团无人驾驶新能源概念车亮相迪拜世博会

     

    日前,上汽集团无人驾驶新能源概念车“鲲”亮相迪拜世博会,面向全球展示中国高端制造业的强大创新实力和独特科技魅力。同时,上汽自主品牌MG和Maxus还提供SUV、MPV、轻客等车型作为迪拜世博会中国馆官方指定用车。

    传递“智慧出行”美好生活愿景。此次迪拜世博会,上汽集团带来由上汽设计中心上海、伦敦两地前瞻设计团队携手打造的“鲲”概念车。援引庄子逍遥游中“鲲”的传说,以“世界与中国,山海一脉”为灵感,生物智能主动交互汽车“鲲”集生物智能交互、光合作用能源、零重力座椅、全息影像交互、自动驾驶等先进技术于一身,展现未来不受空间限制、人车环境融合共生的智慧出行美好画面。

    树立“绿色智能”中国品牌形象。上汽集团将在迪拜世博会上积极树立“绿色智能”创新形象。依托新能源、智能网联等创新技术优势,上汽集团积极打造差异化国际竞争力,今年1-8月份海外市场销量超过37万辆,同比增长106.4%,稳居中国车企海外销量第一。其中,“中国单一品牌海外销量冠军”MG品牌海外销量达到18.2万辆,同比增长83.9%,发达国家和地区销量占比近四成;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在欧洲发达国家销售近1.9万辆, 同比增长133%。同时,“i-Smart”智能网联系统深受泰国、印度、印尼等国消费者欢迎,已在超过30种的海外车型上使用,激活用户超过13万。

    未来,上汽集团将加快向技术升级化、业务全球化、品牌高档化、体验极致化的用户型高科技企业转型,为早日实现更美好的人类出行生活积极贡献力量。

    (上汽集团)

     

    上海国盛集团探索国有资本支持战新产业发展新路

    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上海国盛集团以服务服从融入国家战略、构建新时代上海发展新优势为目标,聚焦重点产业优势领域,以市场化方式参与战略性、基础性、长期性的投资。

    紧紧围绕“三四五十”发展战略体系,聚焦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探索国有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路,不断实现新跨越、再上新台阶。截至2021年6月末,集团及主导发起设立的基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投资总额超过385亿元,所投项目中已有24家申报上市,其中申报科创板的17家企业,7家完成上市,6家获审议通过。

    坚持有利于掌握产业链、提升价值链的投资取向,重在向科技创新领域进军,抢占新赛道,培育新动能,集聚优秀头部企业形成战略科技力量。在集成电路领域,上海国盛集团高度重视发掘产业链优势环节及发展短板,围绕产业链全生命周期需求进行深入研究,助力上海在集成电路产业链的高质量发展上精准施策。

    未来,上海国盛集团将进一步发挥好国资运营平台功能,提高运作水平,彰显放大效应,明确目标导向,集聚和撬动社会资本,为培育经济新动能提供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更好招引优秀项目企业、促进形成高端产业集群。

    (上海国盛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