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31期

发布日期:2021-09-26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 上海国资
  • 第31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1年9月26日




    l金融工作

    国泰君安证券成为上海清算所首批券商类信用违约互换综合清算会员


    近日,国泰君安证券正式获得上海清算所信用违约互换综合清算会员资格,成为首批获得该资格的证券公司。这也是国泰君安证券继人民币利率互换和标准债券远期综合清算会员之后,获得的第3张上海清算所产品类综合清算会员牌照。基于该牌照,公司可代理商业银行、外资银行、证券公司、财务公司、非法人产品等客户进行信用违约互换集中清算业务。

    信用违约互换综合清算会员,是上海清算所从普通清算会员中遴选综合管理水平较高、交易能力较强、内控体系较为完善的大型金融机构代理客户参与信用违约互换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的专项资格。在此之前,上海清算所信用违约互换市场仅有3家综合清算会员。

    此次获得信用违约互换综合清算会员资格,将进一步夯实国泰君安避险业务的根基,加强国泰君安避险业务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国泰君安)

     

    上海银行发行国网租赁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

     

    日前,上海银行作为主承销商及簿记管理人,在市场交易商协会的指导下,成功为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发行金额5亿元。通过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这一创新产品的运用,上海银行实现了金融产品与绿色发展的紧密联系,切实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Sustainability-Linked Bond,简称SLB)是指将债券条款与发行人可持续发展目标挂钩的债务融资工具,通过债券结构设计激励发行人制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满足各类致力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通过结构设计,体现发行人对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态度,展示企业良好形象。

    国网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下属唯一租赁行业子公司,在电网建设、电力供应链和新能源等领域布局广泛。本期债券预设的关键绩效指标是清洁能源领域融资租赁累计投放金额,具体为到2022年末清洁能源领域融资租赁累计投放增加至200亿元,较2020年末增加41%。

    上海银行通过本次发行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既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又有助于传统行业企业转型升级,也为扩大ESG(环境、社会及治理规划)投资人基础、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做出了积极贡献。今后,上海银行将继续运用绿色债券、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等创新产品,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上海银行)

     

    l国企之窗

    临港集团助力半导体产业发展

     

    近日,由临港集团主办、临港科投公司承办的第二届中国(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半导体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在临港新片区滴水湖畔举行。

    本次高峰论坛上,从晶圆制造、封测、IC设计到分销、供应链等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百名企业高管和业界专家学者齐聚上海临港新片区,交流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大计,分享最前沿的技术趋势及科研成果。

    作为本次论坛的一大亮点,“司南科技奖”首度推出“司南科技奖”旨在表彰在科技行业做出杰出贡献、勇于创新的企业、机构和管理者,倡导求知、求新、求真精神。“司南科技奖”面向电子、化学、物理、生物等基础与应用科学技术领域,由业界最具权威性的专家组成评委会,评选出细分领域的相关奖项,以期成为最具风向标意义的科技奖之一。

    论坛现场,司南半导体超级加速器和临港新片区集成电路产业联盟还签署了合作协议。未来,双方将联合开展双创活动,共享行业资源,合作打造具有国内市场竞争力的科技投资服务平台。

    展望未来,临港新片区将打造成为“上海集成电路双核驱动的新引擎、中国集成电路自主创新的突破口、世界集成电路产业集群的承载地”,将与张江一起成为上海集成电路产业“双核驱动”格局,初步形成全产业链集聚的“东方芯港”基本框架。

    (临港集团)

     

    绿地贸易港(虹桥)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发布

    全力筹备进博会

     

    日前,绿地贸易港(虹桥)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在沪正式发布。

    绿地贸易港(虹桥)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是集交易促进、供应链管理、产品追溯、品牌营销、贸易金融、大数据服务、价格指数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该平台自近期试运行以来,通过贸易撮合实现乌兹别克斯坦甜瓜中国首发,帮助斯里兰卡客商投资开业中国首店,促成爱尔兰国家馆贸易订单落地,依托产业链服务助力新品首发、首店落户及贸易放大。

    作为第四届进博会招展商,绿地正加快推进招展工作,目前已完成招展面积超过1800平方米,引进展品来自51个国家和地区,涵盖食品、奢侈品、保健品等。

    此外,绿地集团将依托贸易港服务体系,携手3-5家中大规模贸易企业作为供应链核心企业,以一批重点合作银行作为供应链支持机构,发起设立“虹桥进口贸易供应链金融支持平台”。下一步,绿地集团将依托贸易港(虹桥)国际贸易公共服务平台,加速海外资源、贸易企业及供应链汇聚虹桥,架起国际贸易互联互通的“彩虹桥”,打造进博会资源创新转化的“快车道”,为进博会“越办越好”贡献新动能、新力量。

    (绿地集团)

     

    上海城投集团积极推进租赁住宅项目

    助力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

     

    近年来,上海城投集团积极推进租赁住宅项目建设运营,发布以“宽适居住、宽心服务、宽活体验”为内涵的租赁住宅品牌“城投宽庭”,为广大住户提供高标准、高质量、高起点的整体居住方案。

    助力上海市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目前,上海城投集团通过市场化途径获取并建设运营8个租赁住宅社区。积极响应政策,通过自有商办楼改建成租赁房的湾谷项目(新江湾城湾谷科技园,852套);先后通过定向招拍挂方式获取杨浦新江湾D4地块(1719套)、扶苏路地块(1233套)、闵行浦江镇漕开发地块(2362套)、七宝九星地块(1230套)、浦东康桥北地块(4455套)、康桥南地块(3180套)、临港新片区水华路地块(600套)七个项目;普通商品房政策配建的租赁房项目(洞泾项目165套)。目前,“城投宽庭”租赁住宅建设项目已遍布闵行、浦东、杨浦、临港新片区等区域,上海城投集团将继续与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商飞、张江科技园、机场集团、迪士尼等加深合作,量身定制租赁住宅。

    引领上海新时代租赁生活。“城投宽庭”产品从设计、施工到运营都建立了标准化模式,并加以数字服务赋能。建设标准上,“城投宽庭”从规划设计、建设工艺、软装配置等方面提升“宽适居住”的可能性运营模式上,为确保整体运营服务品质,上海城投集团采用自建自营模式,已建立一支具有丰富经验的专业管理团队,负责从招租、招商到客服、物管等的全过程运营服务内容,搭建一整套服务标准。物管模式上,“城投宽庭”首次在租赁住宅的运维管理中使用了基于BIM技术的数字化管理平台,并提供24小时360管家式全时服务。推行运营物管一体化模式,社区物业管理统一纳入运营管理体系;每个社区制定物管运营专项方案,按“城投宽庭”品牌标准做好岗位职责分配,确保服务品质。配套服务上,“城投宽庭”强化配套服务功能,推出全新的多元公共和商业配套空间子品牌“宽庭荟”,配置基本服务、配套商业、特色商业、社区活动等功能。

    未来,上海城投集团将继续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以高品质产品、高品质服务保障高品质租赁生活。

    (上海城投集团)

     

    机场集团绿色低碳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全国典型案例


    近日,机场集团申报的打造绿色航空枢纽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虹桥机场从二期扩建工程、1号航站楼改建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就坚持将绿色机场理念融入其中,全力建设节能型建筑,为日后低碳运行奠定扎实的硬件基础。

    建成全国首家蓄车场内充电站。虹桥T2航站楼蓄车场实现了国家蓄车场内充电站从无到有的突破。2021年蓄车场内新能源车辆占比从2019年的2%增加到目前的23%。目前蓄车场充电站共配备66个充电车位,日均充电量突破3万千瓦时,日均充电车次达到1700车次。以2021年5月为例,新能源出租车充电量为97.4万千瓦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较,减少了约399吨标准碳排放。

    大力推进锅炉低氮改造。虹桥机场先后投入资金全面落实13台锅炉低氮提标改造,采用FGR(烟气内外循环结合)模式,废气排放全面达标。低氮改造后,所有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均值为40mg/m³,远低于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不高于50mg/m³的排放标准。锅炉提标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58%,虹桥机场一年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451.1kg。

    桥载空调送风软管节能改造。虹桥机场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调整保温材料来有效提高桥载空调送风软管保温性能。在不改变使用方法、不增加操作难度的前提下,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落地应用。经测算,使用改进型保温送风软管后,仅T1航站楼13座登机廊桥的桥载空调机组全年可节省用电能耗10万千瓦时,减少CO₂排放量约30吨。

    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机场集团首次提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为锅炉非供热季热保养,在全国集中式供能系统中走在前列。在加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后,不仅每年节约燃气费用约11万元。更可在系统15年寿命内节约能量1.18×10⁷MJ热量,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共计约1259.6吨。

    供冷系统运行控制优化。机场能源中心通过对供冷水泵分台进行手动、自动结合的控制方式,将原来的纯自动控制运行改变为手、自动一体控制运行,从而实现供冷水泵运行中配置的最优。测试结果显示,在负荷接近的情况下,比往年同期有效下降能耗16.2%至26%。在不进行设备改造,仅通过运行手段变化的情况下大幅节省了设备的耗能,成效显著。

    机场集团将传统的节能减排工作内涵进一步向绿色机场延伸,全面关注能耗和碳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治理控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运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致力将虹桥机场建设成为集节能、环保、科技和人性化多要素相统一的绿色航空枢纽。

    (机场集团)

     

    东浩兰生集团打造智慧楼宇 让科技为生活赋能


    近年来,东浩兰生集团“智业云”团队创新打造兰生大厦智慧运营项目。兰生大厦智慧楼宇平台通过改造既有建筑,打造可感、可视、可控的智慧楼宇高效运营新模式,为大厦客户营造更为安全、舒适、便捷、智慧的现代生态办公环境。截2021年初该项目全国住建部科技示范工程、上海市黄浦区十佳AI场景

    不惧台风暴雨,远程开窗系统一键关窗。无感可控的自动关窗系统,解决了物业管理的一大痛点。当空气质量不佳或者风速超过预警,物业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总指挥中心找到未关窗楼层,在手机APP上直接找到对应的窗户,一键点击关窗按钮,窗户应声匀速关闭,大大增加了大厦的安全度。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高空坠物”隐患,兰生大厦将对大楼内可开关的窗户逐一加装开窗机,预计于年内完成。

    多系统联动,安全指数不断提升。兰生大厦消防安全管理系统、人员管理系统等多系统联动,形成了完整的楼宇安全管理体系。烟感报警通知通过设备与摄像联动,避免了误报的情况;在人员管理方面,兰生大厦结合人脸识别系统,在重要区域设置了电子围栏即警戒线,防止外来人员入。此外,兰生大厦还推出了集门禁、访客、停车预约于一体的“一码通”APP。

    打造智慧楼宇,推动“国际数字之都”建设兰生大厦智慧楼宇平台内,展示了由无数蓝色线条组合而成的兰生大厦智慧楼宇模型,摄像头、消防点位、机电管线等一目了然。大厦的智慧化改造还包括BIM(建筑信息模型)图纸,通过对每层楼的多张图纸进行合并,方便工程人员查看。在用电方面连接分项计量系统和远程抄表系统,利用AI智能算法对能源消耗进行分类统计,基于研发的能耗模型,给出最佳优化控制方案,逐步实现楼宇节能最大化。

    通过数字化赋能,兰生大厦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更多的新活力。未来,东浩兰生集团将不断创新探索,通过智慧楼宇建设,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人性化的体验。

    (东浩兰生集团)

     

    上咨集团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

    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平台

     

    上咨集团下属上海市节能减排中心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全面深化改革,围绕“打造一流的能源、低碳、环资综合服务机构”目标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数据资源禀赋,打造业务新模式催生产业新动能形成发展新格局。

    节能减排中心结合中心能源、低碳、环资三大板块的业务模式、运作特点、服务对象等,根据“标准规则、开放接口、多元模块、组合运用”的原则着手搭建可再生能源管理平台、循环经济平台和评估评审服务平台,构成“节能减排云”生态系统。

    数据汇聚,资源集成。节能减排中心过去通过承接纵向、横向课题以及各类项目积累了大量的基础数据,通过整合数据、打破数据孤岛激活数据底座,实现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同时,以平台为介,为数据提供流通渠道,使分散、孤立的数据成为汇集综合的数据,为业务发展提供决策支撑,释放更多数据价值。

    效率提升,降本增效。节能减排中心遵循产业数字化发展的逻辑轨迹,借助数据智能化手段和算法,将传统、程序性的评估评审环节数字化,以数字化为手段倒逼业务转型。目前,节能减排中心和第三方机构联合开发评估评审服务平台,希望通过成熟的技术能够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降低成本,缩短评估周期;二是突破人均产出瓶颈;三是评估过程可视化;四是提高评估的客观、公正性,让管理者、使用者、参评者等主体间高效协同。

    数字赋能,业务重塑。节能减排中心围绕“识别业务场景、找准业务场景和营造业务场景”,解决“政府的难点、企业的痛点、社会的需求点”,在“找准客户、培育客户、陪伴客户”三大方向下功夫通过数字赋能、创新服务让客户感受到效度温度。

    (上咨集团)

     

    隧道股份以数字智能赋能城市建设运营

     

    隧道股份抓牢数字转型机遇期,以数字智能赋能传统业务,持续为上海超大城市数字转型和基础设施智慧建设及运营,贡献新的价值。

    服务“一网统管”,围绕上海“一网统管”城市建设目标主导创建路网级智能运管平台隧道股份以路网安全通畅、智慧运营、效能提升三项需求为导向,通过加强城市智能传感终端布设,实时获取设施运行数据,将路网设施、技术状况、作业监督、事件管理、应急指挥五大业务集于一体,形成线上线下协同联动的闭环管理网络,真正实现“一屏观设施,一网管运维”,有力保障安全有序、智慧高效的城市运行环境。

    服务百年运营,从“新建设施”到“存量设施”全面推广全生命周期运营模式作为上海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具有城市隧道运维服务和桥梁精细化运维服务“上海品牌”认证的企业,隧道股份以杭州文一路隧道为起点,顺利完成国内首个城市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的试点应用;以建成满20年的上海大连路隧道为首个案例,推进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在存量设施上的落地应用,并成功在上海20余条越江隧道(地道)上实现规模性复制推广。未来,隧道股份将以北横通道为试点,开展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式能级提升,并逐步向大桥、高速等更多类型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上推广应用该模式,以智慧化、精细化运营管理激发城市路网运行活力。

    服务城市更新,赋能交通提速打造嘉浏智慧高速示范工程在隧道股份嘉浏高速工程中,首次采用“建设运营一体化”管理模式,通过交通组织和应急保障职能,确保改扩建施工期间“交通不断流”。同时,通过构建智慧高速数字孪生底座,对交通运行数据、设施状态数据、建设期数据等全生命周期数字资产进行统一管理,进一步实现更具智慧、更加精细的高速公路运维模式。目前,隧道股份负责运维全市95%以上的市管交通设计和1600辆工程车辆及163个应急基地和工程设备信息,真正实现了“一屏观设施,一网管运维”。

    下阶段,隧道股份将对智能运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升级改造,针对上海超大城市提升城市韧性、增强应急处置能力的需求,提供更精准、高效的数据支撑。

    (隧道股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