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28期

发布日期:2021-08-24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 上海国资
  • 第28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海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公室                               2021年8月23日



    l金融工作

    浦发银行加速构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 助推绿色金融发展

     

    近年来,浦发银行加速构建绿色金融产品体系,并在5月正式发布“浦发绿创”品牌,支持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浦发银行上海分行始终坚持以产品创新和模式创新为突破口,致力于低碳银行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和绿色运营,助力达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大产品创新赋能绿色发展通过国际合作与自主创新,形成了涵盖绿色智造、绿色城镇化、绿色能源、环境保护、新能源汽车、碳金融等六大板块领域绿色信贷产品和服务体系先后实现三项有代表性的业务创新创新碳排放配额及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组合质押融资产品。携手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申能碳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长三角地区首单基于碳排放配额(SHEA)、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组合质押融资。首创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领域企业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提供境内首单基础设施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关联贷款,此笔贷款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的碳减排目标与融资利率紧密挂钩,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模式支持国家绿色战略。率先落地信托公司碳配额交易结算业务。协助客户及时在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开设交易账户和专用资金账户,指导客户完成交易资金第三方存管签约,落地信托公司碳配额交易结算业务。

    加大模式创新降低融资成本致力于解决新能源等回收期较长项目融资问题。通过设计损失分担机制、未来收益权质押等担保模式创新,解决中小节能服务公司等绿色产业服务类公司抵押物缺乏面临融资难的问题。浦发银行寻求融资产品组合创新,通过追加集团担保和市担保基金担保的方式,为相关企业提供融资扩额,有效支持了企业正常的生产运营及资金周转。

    (浦发银行)

     

    上海银行以金融赋能城市更新 助力区域发展

     

    近年来,上海银行致力于在城市更新和保留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中发挥作用,配合市区联手、政企合作的新机制,在一二级联动创新融资模式下进一步发挥金融资源禀赋优势,提供专项信贷资金支持。

    为切实增强区域发展活力,上海银行持续跟踪政策导向,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做好重大项目对接,开辟审批绿色通道,全力保障城市更新项目推进。通过市区两级联动,牵头2020年度由“市区联动、政企合作”的首个旧区改造项目——“山寿里”项目银团贷款,助力城市更新按下“加速键”。截至6月末,上海银行已参与17个中心城区旧改项目,牵头包括“虹口17街坊”“虹口山寿里”“虹口116”“虹口余杭路”在内的多个旧改项目,已投放百亿信贷资金。全力做好代发服务工作,保障居民动拆迁资金高效发放,开辟多个网点绿色通道,为7800余户居民提供近150亿元动拆迁资金代发服务。

    (上海银行)

     

    l国企之窗

    上海港空箱调运中心落户临港新片区

    全力“箱”助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提升

     

    近日,上港集团和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共同举办“立足新片区、建设枢纽港”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签约暨揭牌仪式

    着力建设“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对进一步提升洋山港区码头资源配套能级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具有深远意义。此次空箱调运中心落户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旨在加力调运空箱、灵活配置资源,有利于发挥临港新片区制度创新集成优势,形成系统运营模式提升区域物流系统效率和对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航运资源配置效率。

    下阶段,上海港东北亚空箱调运中心将挥临港新片区政策制度的创新优势,推动关港联动、港航合作,努力成为洋山特殊综保区的示范项目,为助推临港新片区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动能。上港集团将通过新科技赋能、新区域开拓、新业态发展,助力临港新片区打造更具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和辐射全球的航运枢纽。

    (上港集团)

     

    隧道股份助力提升临港新片区交通“大动脉”通行能力

    申港大道改建工程正式竣工

     

    日前,由隧道股份上海路桥承建的申港大道(随塘河西-沪城环路)改建工程正式竣工通车。

    申港大道交通流量大,周边管线复杂,施工区域地下管网密集,涉及天然气、污水、电力、信息等诸多管线。隧道股份上海路桥项目团队对全线管线位置进行精准排摸核实,制定详细的管线保护及监测方案,设立70多个监测点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问题保障周边管线安全。此外,针对两座老桥翻新的高难度部分,项目团队采用“多跨同步顶升”工艺进行作业,保留原有盖梁,提升施工效率,有效节约资源。

    申港大道(随塘河西-沪城环路)改建工程建成后,将大大提升主城区对外交通出行效率,强化道路南北两侧联系,有利于区域整体开发,加速打造临港新片区“对外高效畅达、对内便捷绿色、管理智能便民”独立完善的综合交通体系。

    (隧道股份)

     

    锦江国际集团与腾讯打造国企数实融合新标杆

     

    近日,锦江国际集团与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腾讯云将为锦江国际集团提供业界领先的公有云、分布式数据库TDSQL以及智能运维系统等产品,构建数字化转型技术底座。锦江国际集团将引入腾讯会议、企业微信等企业服务解决方案,全面升级会议系统、差旅管理以及费控等内部系统,以提高办公效率和资产管理水平。

    双方将携手打造数字化赋能平台,聚焦内部管理变革、业务模式创新和行业SaaS建设三大数字化应用方向,实现从底层技术到上层应用再到行业生态的多维度、多层次深度合作。双方还将联手探索酒店数字化创新,借助物联网、BIM、大数据技术,通过腾讯连连AIoT解决方案,提升空间智能化管理水平,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体验。

    面向行业,依托锦江国际集团多年经验沉淀,结合腾讯千帆企业应用连接器的连接能力,双方将共同打造酒店行业PMS,建设智能酒店领域的数据集成标准和平台,为酒旅全行业臻选标杆SaaS伙伴。

    未来,双方将协同优势资源,在文旅、酒店、零售等领域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进行业数字化升级。

    (锦江国际集团)

     

    上海首宗“场所联动”城市更新项目完成股转签约

    政企合作旧改机制取得新突破

     

    日前上海市虹口区17街坊项目顺利完成股权转目签约,这是首个通过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和上海联交所“场所联动”招商股转工作机制,实现资金回笼的旧改项目标志着上海政企合作”的旧改新机制取得重要突破

    虹口区17街坊上海地产集团与虹口区政府探索“政企合作”旧改新机制首批试点地块之一。项目涉及二级旧里以下房屋约5.6万平方米,居民超3000户。探索新机制以来,该地块旧改工作不断提速,跑出多项全市第一:征收收尾工作耗时仅16个月,创上海旧改项目征收速度新记录;第一个按照风貌保护管理要求,获得控规调整批复的地块;第一个实施旧改地块、资源地块组合出让的项目。

    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于2020年在上海地产集团揭牌成立,全市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的市级平台,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加快组织协调推进旧区改造和城市更新项目实施。上海联交所作为城市更新项目发现“好人家、好作品、好价格”的实施平台,受上海市城市更新中心委托,与上海市土地交易市场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创新探索“场所联动”的交易模式。虹口区17街坊项目首个“场所联动”交易模式下的旧区改造项目,顺利实现了综合土地市场与产权市场特色的择优遴选招商目标,取得了良好的市场示范效应。

    未来,上海地产集团将按照政府主导、搭建平台、市场运作的原则,进一步发挥好功能性平台职能,按照一二级联动模式,持续探索开发建设新机制,引导市场力量积极参与,为上海城市更新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上海地产集团、上海联交所)

     

    申通地铁集团TOD上盖综合体改造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近期,上海地铁1号线莲花路站TOD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上盖综合体正进行改造。建成后,地铁上盖空间的“硬容器”中将融入艺术、创意、体验等“软内容”,释放土地价值,形成轨交建设与地区发展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TOD模式的初衷是土地集约利用,依托高度网络化的多模式公共交通系统,创造多功能的短距离生活圈,实现更美好的社区生活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通过TOD开发,可以打造复合紧凑的城市空间,实现高效可靠的公交出行和多元便利的生活服务深度融合。同时,TOD开发有利于捕捉轨道建设带来的外部经济效益,并反哺轨道交通运营维护。

    申通地铁集团以“建地铁就是建一座城”的理念,借鉴发达城市的先进经验不断创新打造具有示范作用的轨道交通上盖物业综合开发模式从单纯的地铁列车维修保养基地,到办公商业综合体,轨道交通停车场上盖综合开发带来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有助于推动上海城市更新,更好地服务市民乘客的出行和生活。

    (申通地铁集团)

     

    上海建工参建国内首制大型邮轮

     

    由上海建工下属安装集团、装饰集团参建的国内首制大型邮轮H1508 Aida Asia近期分段预舾装完工,全面转入总段和坞内舾装攻坚期。建成后,将形成我国自主邮轮设计建造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国家船舶工业信息化、自动化造船能力和管理水平。

    上海建工安装集团参与建设了邮轮餐厅及冷库区域背景工程和公共区域电气工程。安装集团运用虚拟设计评审、虚拟电缆自动敷设、设计信息与项管平台无缝衔接等技术,迅速掌握大型邮轮背景工程设计建造方法。为提高模型精度,安装集团细化设计图纸信息,所有生产设计图纸中的构件都采用唯一的材料编码与采购数据库匹配,以保证管道预制设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序装配。

    上海建工装饰集团设计团队和技术团队提前两年进场,参与了舾装工程正向设计并同步制作数字模型,打造邮轮内装参数化节点设计库、工艺样板节点库、可视化方案展示库,以及基于BIM模型的工程量计算平台,并形成了三维数字样舱,与未来的邮轮舾装实体永久同步共生,实现数字孪生在首制国产邮轮舾装工程的智慧建造与运维。装饰集团还与德国莱茵之华设计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联合设计中心,将陆地上空间布局、场景分析、功能需求、设计尺度、选材标准,与邮轮舾装所固有的工业化产品设计相融合,实现产业互补

    (上海建工)

     

    上海地产集团深耕适老化改造领域 为居家养老助力赋能

     

    2019年底,上海地产集团与市民政局携手建设运营上海市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服务平台。今年7月起,该项目正式在上海全面推开,平台运营迈入了2.0阶段,上海地产集团与平台各方紧密配合、创新协同,让居家养老更为便捷,同时通过持续优化服务品质,让老人获得最佳改造体验。

    服务内容更加规范化相较于传统适老化改造存在覆盖面小、缺乏规范标准、消费市场尚未全面打开等问题,项目注重结合改造案例提炼服务内容、流程,进而固化形成标准化模式项目团队参编《上海市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技术导则》,填补了国内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领域标准的空白,为不断提升平台服务水准和适老化改造质量提供了精准的操作指南。

    服务特色更加直观化全市现已建成并开放6个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体验点,通过将居家养老场景体验、智慧养老场景展示等多重功能巧妙融合,将客厅、厨房、玄关、卫生间等普通家庭中常见的生活场景一一展示,构建出有亲近感、代入性强、便于老人理解的展厅氛围,使老人更加直观理解改造产品的实际功效,以便作出合理选择。

    服务产品更加个性化平台为老人提供了基础产品服务包、专项产品服务包和个性化产品服务包,满足老人各种不同需求,目前各相关平台运营方已上线涵盖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等七大日常生活场景的60余项200多种产品。相关“产品包”的配置和组合方式还将持续优化,在落实“改造清单精细化”要求的同时,逐步增加产品清单种类,为老人提供个性化选择。

    (上海地产集团)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