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资 第90期

发布日期:2015-07-20
  • 上海国资
  •  

     

     

    上海国资

     

     

     

    第90期

     

    中共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委员会办公室

    上 海 市 国 有 资 产 监 督 管 理 委 员 会 办 公 室                             2015年7月20日

     

    l 重要动态

     

    绿地龙交所挂牌打造私募股权众筹融资平台

     

    近日,由绿地集团旗下战略性金融产业平台绿地金融投资控股集团全额出资的黑龙江省绿地股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简称“绿地龙交所”)在哈尔滨正式挂牌开业,致力于为私募股权众筹融资产品提供流动性及建设具有绿地特色的交易平台,上海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雄,黑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陆昊为“绿地龙交所”揭牌。同期,绿地金融成功收购香港四、九号证券牌照,为绿地在国际资本市场取得“通行证”。两项举措标志着绿地“资本化”战略、绿地金融产业“平台化”发展再获重要成果。

    绿地集团2014年8月在贵阳开设第一家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简称“绿地贵交所”),此次再投资5000万元在哈尔滨设立绿地龙交所,旨在复制绿地贵交所的成功经验与成熟模式,把握互联网金融趋势,促进黑龙江省股权投融资市场、金融资产交易市场的发展,逐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成本高的问题,支持和服务黑龙江省实体经济发展。立足与绿地贵交所以债权业务为主的差异化定位,绿地龙交所将致力于在非上市企业挂牌交易、私募股权众筹融资产品方面打造自身特色,并为股权众筹产品提供流动性,持续扩大交易规模,在区域上不断拓展对中国北方尤其是东北地区的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辐射,并目标成为有全国影响力的安全、高效的金融资产交易平台和互联网特色鲜明的区域股权交易平台。

    此次收购的香港证券牌照中,第四类牌照可为客户提供买卖证券相关的投资建议,发行研报与证券分析;第九类牌照可提供资产管理,凭全权委托形式为客户管理证券或期货合约投资组合。获得香港证券牌照,参与香港证券业发展,将进一步丰富绿地“大金融”产品结构,增加多层次投资渠道,并引入更多海外投资机会及低成本资金,为增强企业发展活力、降低系统性风险构建良性平台。

    作为绿地集团未来三大重要核心业务之一,绿地“大金融”产业将顺应金融业改革和金融管制放松的市场导向,依托房地产主业优势,在细分领域提供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综合性金融服务。同时,通过投资并购,着力获取核心金融资产,建立起以保险为核心、拥有多种金融牌照的金融控股集团架构体系。  (绿地集团)

     

    l 经济工作

     

    上海电气海立全国首批无氟空调上市

     

    日前,上海电气采用了海立R290无氟压缩机的全国首批纯无氟空调正式上市,首个客户为深圳大学,这也开启了中国空调行业的“无氟时代”。R290是一种新型制冷剂(冷媒),由空调核心部件--压缩机采用物理原理将其与空气压缩后释放为人们日常实用的冷气。R290取自自然界,其臭氧破坏潜值(ODP)为零,全球变暖潜能值(GWP)为3,这种制冷剂不产生破坏大气层物质,被称之为纯无氟制冷剂,是目前最低碳和环保的冷媒物质。它替代了破坏臭氧层和危害人体健康的R22(氟利昂),和容易造成地球变暖的过渡冷媒R410。电气海立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压缩机研发制造商之一,始终致力于最前沿的节能环保产品的研发制造,将环保、节能和舒适定为产品创新的准则,聚焦制冷行业最核心的制冷剂替代升级,组织专项研发团队,配备先进试验设备,全力加速对R22压缩机的淘汰升级,在国内率先开发出了环保、高效的R290空调压缩机,并与空调系统制造商的产品匹配成功。 (上海电气)

     

    纺织集团与阜阳市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近日,上海纺织(集团)有限公司与阜阳市政府在阜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商定将在城市开发建设、产业转移升级方面进行合作。阜阳有1000多万人口,市场广阔,拥有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发展潜力巨大。上海纺织是拥有完整纺织产业链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是全国纺织业综合实力第一的企业集团。在双方合作中,产业转移升级方面,上海纺织集团将发挥现有纺织产业优势在阜阳规划建设产业转移园区方面提供帮助,发展时尚类、科技创新类产业。城市开发建设方面,纺织集团将参与阜阳城市建设、旧城改造,按照时尚产业地产的要求建设相关项目,打造阜阳城市的时尚亮点。  (纺织集团)

     

    l 管理工作

     

    建工集团积极推进“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试点

     

    作为全国建筑工程领域5家试点单位之一,上海建工集团在去年5月被确定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全国首批试点单位。“两化融合”是指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它包含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业务融合、产业衍生等四个方面。开展“两化融合”贯标体系试点工作,是借鉴质量贯标的成熟做法,在信息化环境下,通过数据、技术、业务流程、组织结构的互动创新和持续优化,来对企业实施动态有效的管理。

    上海建工集团从积极构建“两化融合”贯标体系的试点入手,通过研究寻找符合贯标认证要求的科技创新方向与专项技术研发能力作为贯标认证的切入点。建工集团工程研究总院作为“两化融合”试点,围绕梳理确定的集团已打造和拟打造的信息化环境下重大工程安全监控、超级工程建造、虚拟建造、多平台多团队远程协同设计、预制装配全产业链服务、综合项目总承包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财务精细化管控、科技研发及精益化和管理成果快速转化能力等10项新型能力,进行了总体策划,去年底完成了建工集团“两化融合”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制订,并试运行。还确定将打造“重大工程安全监控能力”作为申请认定新型能力的突破口,推动“两化融合”贯标的试点工作。由建工集团牵头组成的“产学研用”一体的“上海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监控技术与设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近3年中对“重大工程建设安全监控技术与设备”领域进行关键技术和新产品的合作开发研究,形成了一系列科研成果。这些研究成果借助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打破了传统建设工程安全控制的常规。研究成果在多个国内外重大工程项目应用,成果形成了基于物联网的无线温度监测系统、建筑实时状态监测系统、建筑预制构件信息管理平台、塔式起重机可视化管理平台、高精度桩击垂直度调整装置、墙体变形自动化监测系统等多项核心技术,申请了7项专利。

    与此同时,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也在建工集团承建中的重大工程建设中逐步得到应用。如在上海首个采用全预制高架桥技术的嘉闵高架工程中,集团积极开展基于BIM和二维码技术的预制工厂信息管理平台系统研究,通过建立高效的数字化预制构件生产线,实现了预制构件从订单管理、原材料进场、钢筋数字化加工、预制构件生产、物流管理等的全过程信息化和标准化管理,成为市政工程中工业化建造和信息化控制实施的典型案例。  (上海建工)

     

    锦江汽车公司上半年顺利实现预算执行“双过半”

     

    今年上半年,锦江汽车公司坚持把学习“三严三实”作为推动经济稳中有增的精神动力,咬紧目标,强化落实,实现了时间过半、经营任务过半的“双增长”目标,经济运行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加大市场开拓,注重增收节支。在巩固现有业务的同时,加快挖掘新市场、开拓新业务的步伐,商务租赁车、旅游大客车等业务均有较高增长。同时,把动态监控、数据分析等信息化手段作为加强企业科学管理、降本增效的有效举措,商务租赁车的修理成本和油料成本都得到较好控制。二是发挥品牌优势,重视业务升级。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综合接待最强优势,以高质量、高水平的服务提升市场竞争力,向国宾接待、会务会展、邮轮接待等大型集群性业务拓展,提升业务“含金量”。圆满完成国宾接待任务500多批次。新投入445辆白色新“途安”出租车,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服务。三是优化营销策略,增强集聚效应。汽销汽修企业不断优化营销策略,重点抓好售后服务和维修质量, 4家4S店上半年新车销售同比增长5.8%;车辆维修营收同比增长2.5%,净利润同比增长51%。四是拓展电子商务,推进平台建设。积极探索传统企业与“互联网+”相融合的新课题,在推进平台优化升级、调度系统改造、拓展电商营销等方面取得良好进展。上半年网上订车业务达近期2000笔, 96961调度平台承接叫车服务近14万余差次。  (锦江国际集团)

     

    上海国资第90期(点击下载)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