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老字号“敦煌牌”:以文化为魂,奏响民族乐器的时代新声

发布日期:2025-10-22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图1.png

在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的背景下,市国资委积极推动老字号品牌焕新发展,助力老字号在新消费时代释放品牌新动能。上海国资国企深入探索焕新举措,涌现出了一批生动的实践案例。近期,“上海国资”新媒体平台在“上海国资品牌”专栏中陆续推出“老字号 新国潮”系列报道,本期聚焦:以文化为魂,“敦煌牌”奏响民族乐器的时代新声。

中华老字号、上海品牌“敦煌牌”诞生于1958年成立的上海民族乐器一厂。2021年民乐一厂完成公司制改制,企业以弘扬民族乐器文化为己任,坚持创新发展,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全国工业品牌培育示范企业、全国轻工行业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敦煌牌”继承中国民族乐器制作之精髓,生产古筝、琵琶、二胡等各类民族乐器,产品销往国内外,成为民族乐器行业的领军品牌。

图2.png

图3.png

长期以来,“敦煌牌”坚持以文化为主线,以品牌建设和创新驱动为两翼,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战略,深耕乐器文化推广、非遗技艺传承、产品创新研发等领域,形成了文化业、制造业跨界融合的发展体系,使品牌内涵、外延得到了良好地挖掘和展示,彰显了老字号品牌在新时代的文化自信与创新活力,也为上海的“四大品牌”建设奏响了民族乐器的美妙乐章。

经典工艺提升产品魅力

图4.png

图5.png

“敦煌牌”在乐器的设计研发中,积极嫁接优秀民间工艺和非遗技艺,以追求卓越的创意设计在乐器上镌刻中国文化、沉淀中国智慧,让民族乐器成为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优秀窗口。目前,“敦煌牌”民族乐器已经融合了岩彩、贝雕、留青竹刻等多项传统工艺和国家非遗技艺,部分乐器因独特性、稀缺性、艺术与工艺造诣拔尖,已进入拍卖收藏界。“敦煌牌”通过高文化附加价值赋能民族乐器,在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同时,以活态传承的方式保护非遗技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IP联名赋能研发设计

图6.png

图7.png

近年来,“敦煌牌”以IP联名赋能产品研发,释放品牌活力,通过与知名品牌和文化机构合作,开发具有创新性和文化价值的联名款产品。2021年,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合作,推出礼遇东西系列乐器;2022年,为庆祝著名作曲家、音乐家、指挥家、音乐教育家何占豪先生九十岁生辰,与上海博物馆共同推出90台限量联名款耄耋童心古筝;2023年,与“敦煌少女”常沙娜先生合作,推出限量联名款音乐的翅膀古筝,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作,推出融贯东西系列乐器;2024年,与故宫文化、中国经典珠宝品牌“老凤祥”合作,推出联名款乐器40余款。

产学研融合增强内生动力

图8.png

图9.png

“敦煌牌”注重产学研协同创新生态圈的构建,积极寻求与相关科研机构、高校、民乐名家等合作,改良乐器声学品质,打造个性化、符合市场需求的民族乐器。2025年,企业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音乐学院、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签署合作协议,并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建“校外实践与美育基地”,合作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培养复合型人才。通过深入推动产学研融合,实现强强联合,“敦煌牌”以实际行动助力推动中国乐器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多元活动达成“破圈”效应

图10.png

图11.png

“敦煌牌”积极构建民乐生态圈,通过与名家、名团、专业机构合作,累计策划开展“敦煌杯”“星耀敦煌”“敦煌国乐”三大赛事以及名家音乐会、名家讲座等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活动200余场,掀起民乐文化热潮。推进国乐进校园,与数十所小学合作,组建校园民乐团、开展民乐社团课、校园民乐周等活动,在美育浸润中培养青少年对民乐文化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推进国乐进社区,通过展示、演出、讲座等丰富互动形式,让民族乐器从专业圈层迈向大众消费市场。此外,也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美国阿纳海姆国际乐器展、上海国际乐器展等平台,推动民族乐器之声“走出国门”。

“敦煌牌”在传承、弘扬、发展中国民族乐器文化和音乐文化的道路上不断求索创新,未来,将继续以匠心守根、以创新破圈,奏响老字号焕新发展的时代新声。

甄选好物

图12.png

敦煌X故宫文化限量联名款紫藤花开古筝

以故宫博物院藏汪承霈《万寿长春》册中的紫藤页为设计灵感。产品优选玫瑰檀木,采用成都漆艺特有的雕银丝光工艺。

图13.png

敦煌X故宫文化限量联名款龙吟凤鸣系列乐器

以故宫博物院所藏“剔黄龙凤纹圆盘”为设计灵感,提取文物中的龙凤造型为主要装饰,并采用猛犸象牙手工制作。

图14.png

绵绵敦煌系列乐器

以忍冬纹为主要设计元素,制作上采用金银漆画工艺表现,金银双色工艺简约而不失华丽,象征敦煌文化的源远流长,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