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装箱第一大港再次刷新历史纪录。刚刚过去的8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502万标准箱,创月度吞吐量新高。世界级枢纽港的吞吐量,是观察中国外贸韧性、产业升级和全球供应链地位的最佳窗口。
今夏申城8月中下旬高温大满贯,且27个高温日创下8月最多高温日的纪录。在这波持续高温与台风“竹节草”的双重挑战中,上港集团统一部署,科学调度、精准施策;各码头公司合理安排作业时间,做好防暑降温保障,确保人员设备安全,同时充分发挥自动化码头和智能调度系统优势,优化作业流程,提升作业效率;一线作业人员坚守岗位,战高温、保畅通,齐心协力打响抢船期攻坚战、拼箱量突击战,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全力保障港口运营和生产作业平稳高效。
周密部署强动员,亮出竞赛“好成绩”。上港集团开展“抗台风、抢船期、奋战‘双周’”专项立功竞赛,码头、引拖、理货、物流等积极响应号召。8月份,沪东公司生产业绩创下月度新高,完成集装箱吞吐量470017.25标箱。8月13日,洋山四期自动化码头昼夜集装箱吞吐量达28536标箱,创历史新高,单工班作业量首破万箱大关。8月11日,罗东公司昼夜吞吐量定格于6514 标箱,刷新8月1日首破6000标箱和8月8日创下的6086标箱纪录,同时工班箱量、工班单小时箱量均创新纪录。8月11日,浦东公司昼夜吞吐量突破1万标箱,创下半年新高。
深挖潜力促高产,激发生产“新动能”。充分发挥上海港母港整体优势,深化同重点船公司战略合作,发挥物流片区资源协同效应,加大业务创新和市场开拓力度,优化集疏运中心与洋山港区业务协同。各集装箱单位加强“双子星”等重点航线的动态跟踪与沟通协调,做好集装箱船舶生产服务工作,优化生产组织,提升精益化生产管理,用好双套泊、三套泊、双起升双吊具操作、边装边卸等作业工艺,实行船舶直靠、国际中转箱热接转运等保障措施,提升码头资源利用率。做好内贸“三港一航”精品航线运营服务,推进港航协作。加强智慧办公共性能力建设,实现各业务环节数据互联互通,扩大大数据应用服务生产及管理。8月9日夜班,明东公司作业四班遭遇“阿联酋阿桑特”突发状况——船期提前10小时,离泊前仅剩7小时仍有985自然箱待作业,管理人员部署三条重点作业路,最终以143自然箱/小时的船时量提前半小时完船,为后续生产抢出关键窗口。8月10日,承载3805自然箱的加班船“新洛杉矶”轮靠泊沪东码头,时间紧、任务重,公司最高启用十条作业路同步作业,最终在2潮水时间内完船,确保船期零延误。
多措并举稳运营,画好保障“同心圆”。高温热浪席卷港口,伴随强降水天气,干支线船舶集中抵港,机械设备处于连续高强度运转,给生产作业带来严峻考验。各单位落实防台防汛、防暑降温措施,加大巡检与检查频次,动态调整人员出勤,开展安全培训、应急演练;工程技术部门强化设备保障,提前完成关键机械和生产管理系统的预防性维护工作,党工团突击队随时待命,应对突发故障、组织现场抢修,确保生产不受影响;后方部门用实际行动传递关怀,为一线员工送上清凉饮料和防暑物品。8月2日夜,停靠宜东分公司的“锦钰泰安”因台风颠簸,舱内部分集装箱移位导致箱损,党工团突击队连夜敲定“钢丝绳兜底+箱体加固”策略,桥吊司机精准操控吊具,现场管理人员全程监护指挥,奋战数小时,8个受损箱被安全吊出舱外,险情化解。8月,盛东公司工程技术部党工团突击队完成140项预防性维修任务、611项紧急抢修任务,设备完好率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