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集团深化“区区合作”,助力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发布日期:2025-04-11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内,临港集团与宝山区深化“区区合作”,携手打造的东方生命港•宝山药谷项目已于2025年1月开工。项目以培育和发展高端前沿生物医药产业为重点,致力于建设高品质生物医药研发和产业化载体空间,助力低效用地蝶变生命港湾。

始建于世纪之交的宝山区罗店工业园区,曾是上海钢铁产业链的重要支点。随着时代变迁,钢材加工、物流仓储等业态占据主导,建设用地空间几近枯竭。2020年,随着“北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园”正式挂牌,一场刀刃向内的转型攻坚战就此打响。

2024年上海市全面开展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罗店工业园区抓住政策契机,对照市级工作要求,做好“乘法”和“加法”,腾挪产业空间近300亩,相当于再造十分之一的园区体量,为生物医药在北上海的发展腾出一片新天地。

 

“资本引入×政府收储”

 

位于罗春路218号的顺能模具地块,占地60亩的老厂房因主营钢板剪切业务与园区定位不符,且土地利用综合效能低,被列为D类低效用地。宝山区政府实施整体收储后,恰逢临港集团在全市搜寻生物医药产业载体,宝山区及时进行对接,最终与临港集团达成合作——该地块已实现“净地”状态,具备“拿地即开工”的优势。项目新建8万平方米高标准生物医药载体,计划引入细胞治疗、基因检测等前沿企业。达产后年产值预计突破16亿元,成为“工业上楼”与生物医药标准厂房建设的标杆项目。

 

图1.png

图2.png

 

不远处,苗圃路两侧的空间革命同步上演。这条曾因16家集体企业碎片化分布而沦为“发展肠梗阻”的工业带,将通过“连片收储X规划重构”焕发新生。历时数月整合13.7万平方米用地,随着金属加工、建材仓储等落后产能的清退,这片腾空的土地正静静等待生物医药“金凤凰”的栖落。

 

图3.png

图4.png

 

“整体定制+产业导入”

 

在镖荣地块,闲置七年的水泵厂旧址上演着“腾笼换鸟”的精彩故事。针对生物医药企业需求,定制建设高端GMP标准厂房以吸引优质项目落地。为破解“业主怕亏、企业怕变”的双向顾虑,园区创新“双向托底”:园区公司整体租赁改造后的厂房,再转租给需求企业。通过这种灵活机制,成功引入惠永高端制剂项目,让惠永制药抢抓产业化“窗口期”,实现了从研发到量产的完美跨越。

 

图5.png

图6.png

 

如今,这片土地正迸发出惊人的创新活力:随着东方生命港•宝山药谷项目破土动工,宝济药业重组蛋白药物产业化项目、国盛产投宝山生物医药产业基地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数十家生物医药企业形成集聚态势。曾经钢花四溅的厂房车间,正在进化为孕育千亿级产业集群的创新热带雨林。 

 

临港集团作为以园区招商运营、企业专业服务、科创产业投资为主业的上海市属国企,将以更高站位、更实举措激活产业用地新动能,通过多种更新模式破解低效用地盘活难题,实现优质产业集聚与区域能级提升的“双赢”。未来,东方生命港•宝山药谷项目将进一步聚焦生物制剂、化学药物,以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不断优化产业空间供给,加快优质项目导入,助力低效用地蝶变生命港湾,打造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