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工程迎来“新学徒”,上海建工与机器人伙伴合力打造浦东机场四期工程

发布日期:2025-03-27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在浦东国际机场四期扩建工程施工现场,一群特殊的“学徒”正在各个施工区域分头忙碌——他们精准高效,既能扛起高强度任务,也能深入高风险场景。这些“未来伙伴”,正是上海建工为工程量身定制的37款建筑机器人。从混凝土地坪到高空作业,从智能巡检到全能焊接,机器人们为机场建设注入了硬核动力。

图1.jpg

 

高强度任务的“效率担当”

 

航站区工程中,混凝土地坪“三件套”机器人大显身手,预计将进行70万平方米的结构和建筑地坪施工。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履带抹平机器人、地面抹光机器人在混凝土浇筑后,开始进行整平、收面、抹光等施工作业——“三人组”不间断有序施工,日均可处理千余平方米地坪,平整度误差控制在毫米级。

图2.jpg

四轮激光整平机器人

 

图3.jpg

履带抹平机器人

 

图4.png

地面抹光机器人

 

对于航站区工程的300多个空调机房、板交机房的管道预制,上海建工研发并投入多台管道预制自动焊接机器人、大口径管道全位置焊接机器人,用于航站区管廊内DN1700规格的超大口径管道焊接。相较于传统人工焊接,机器人施工品质更加稳定,施工效率大幅提升。

图5.jpg

管道预制自动焊接机器人

 

图6.png

大口径管道自动焊接机器人

 

高风险场景中的“特种兵”

 

在后续钢结构施工阶段,针对现场飞鸟柱、楼前高架面板、过街楼桁架层等复杂部位,上海建工将融合应用多款焊接机器人,包括直轨道焊接机器人、圆轨道焊接机器人、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等,他们都可以通过磁吸爬行进行水平旋转、倾斜角度等复杂的钢构件焊接,避免作业人员直接接触高温、有害气体和飞溅火花等危险因素。

图7.png

直轨道、圆轨道、无轨道焊接机器人

 

而在传统登高作业环节,也有机器人来助力。“高空作业”机器人系列可完成喷涂装饰、幕墙淋水试验、维保清洁等工作。智能塔机在不破坏原有塔吊系统和结构的前提下,可实现自动驾驶、自主路径规划、自动建模、智能避障、群塔协同、全过程数据管理等功能,将大大降低作业人员的安全风险。

图8.png

智能塔机

 

高重复作业的“全能手”

 

建设现场,安全巡检机器人利用360°全景影像对人员身份、着装规范、动火作业、易燃物等进行识别,管理人员就可以实时查看报警信息以及现场情况

图9.jpg

安全巡检机器人

 

建筑清扫机器人以全自动作业模式解决建筑施工楼面小石块及灰尘清扫,每小时可清扫500平方米区域。

图10.png

建筑清扫机器人

 

在地下工程建设中,网片焊接机器人、桁架焊接机器人更是强强联手:机器人能够自动横向、竖向移动定位焊点,让焊接效率提高了30%,地墙钢筋笼80%的部品件实现了智能建造。

图11.jpg

网片焊接机器人

 

箱涵台模机器人能够实现任意平行位置的毫米级精度调节,架体整体强度高、损耗少,可重复使用,大幅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图12.jpg

箱涵台模机器人

 

未来,上海建工还将基于数字化管控平台,利用物联网、BIM、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各类机器人的使用方案、后台数据等进行融合管理,让“学徒”快速成长为值得信赖的“伙伴”。

图13.png

数字化管控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