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上午,“上海产学研合作优秀项目奖”表彰大会在上海市政协举行,授予特等奖1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1项和提名奖13项,体现了上海产学研合作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聚焦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注重长期体系化合作的特点。
由联和投资公司下属上海艾普强粒子设备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共同完成的“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研制及应用”获特等奖。
从4家单位启动合作到产品获国家药监局批准上市,历时11年,实现了国产质子治疗装置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填补了这种癌症治疗技术的国内空白。
去年11月,经国家医保局批准,瑞金医院质子治疗系统的收费标准定为:同一适应症每疗程最高不超过17万元。这比市场上同类装置低10万元以上。截至目前,这台装置已完成近300例患者的治疗,涵盖30多种肿瘤,随访结果显示治疗效果良好。
质子治疗是国际上最先进的肿瘤治疗手段之一,它通过加速器,将失去电子的氢原子加速到光速的70%,精确射入患者体内,在病灶处释放能量,形成一个“布拉格峰”。
2011年2月,上海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示范装置”研制与瑞金医院肿瘤(质子)中心项目的推进工作,这项“政产学研医”协同创新项目正式启动。这个项目采用协同推进、矩阵管理的模式,各方明确责任与分工,形成一支企业与科研院所充分融合、一体化管理的团队。按照项目协议,各方实现了统筹管理、成果共享;产生的知识产权由参与方共有,艾普强享有优先受让权;在项目运行全周期,对出现协议外的有关事项,组织专项会议进行沟通协调,动态化完善协议细节,保障合作项目顺利推进。
整个质子治疗系统有27个子系统,涵盖加速器物理、电子、电气、控制、机械、软件等多个专业领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医疗器械之一。项目团队采用“同步加速器+笔形束点扫描”技术路线,经过“十年磨一剑”,终于掌握了从设计、关键设备到集成调试的全部技术,已获得62件专利授权。首台国产质子治疗系统的国产化率超过85%,第二台的国产化率预计超过95%。
评审专家认为,国产质子治疗装置的整体性能和稳定性均达到国际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打破了国外少数企业在质子治疗系统核心技术上的垄断,也为我国后续的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