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供应是城市运行的生命线。作为上海重大能源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主体,申能集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落实市委市府部署要求,在新型能源体系建设上积极主动作为,全力维护和保障城市能源供应安全,为上海韧性安全城市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不断作出申能贡献。
践行人民城市理念
为经济社会发展打牢能源基础
申能集团承担着上海本地1/3的电力供应和95%以上的天然气供应,一直以来始终坚守国企使命担当,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夯实能源基础。
以电力、燃气平稳供应保障上海能源安全。2023年,申能集团强化各类资源统筹协调,加强能源设施检修维护,充分落实应急保障措施,有效保障了全市电力、燃气平稳供应。2023年,申能集团全年控股发电量551.1亿千瓦时,其中本地机组控股发电量占上海地区总发电量32.5%,有效保障了全市电力稳定供应。集团天然气经营规模104.3亿立方米,为全市700余万户燃气用户提供了稳定的燃气供应。同时,集团积极应对用能高峰考验,圆满完成了进博会、两会、迎峰度夏度冬等重大节点期间的电力、燃气供应任务。
申能集团全力保障超大城市电力、燃气安全供应
多措并举推进事故隐患专项整治。2023年,申能集团积极开展地下燃气管线安全排查和整治工作,全年完成地下老化管道改造346公里、老化立管改造7.5万户。围绕“居民灶前胶管更换”和“为独居老人加装燃气报警器”两项上海市为民办实事项目,集团旗下企业积极落实工作任务,累计完成59万余户居民灶前胶管更换和8.65万余户独居老人报警器加装,两项市府实事工程圆满完成。
以数字化、制度化赋能安全和应急能力建设。2023年,申能集团深入强化安全和应急能力建设。应急指挥平台、管理驾驶舱数字平台正式发布,集团在数据驱动企业管理方面迈出坚实一步。两个平台作为申能全新数字化管理手段,在优化企业运营流程、实现精细化管理、实时掌握运营状况、更好洞察市场变化与辅助科学决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安全生产标准化“181”管理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上线运行,实现对集团系统5个重大危险源远程视频监控。
申能集团管理驾驶舱数字化平台
服务国家重点战略
深化区域能源合作
“一体化”和“高质量”是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关键词。2023年,申能集团通过推进数个项目落实落地,推动长三角区域能源合作深入发展,为区域同频共振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可靠而稳定的能量。
加快推进天然气管网设施联通。申能集团围绕保障能源安全和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着力推进沪浙、沪苏联络线建设。2023年11月上旬,沪苏天然气联络线已顺利完成与江苏段的省界镶接工作,标志着上海段与江苏段管线全线贯通,沪浙天然气联络线也已全线贯通,并具备通气条件。长三角区域天然气主干管网互联互通之后,可逐步实现清洁能源的余缺互济,推动区域天然气市场化贸易以及区域天然气管网进一步联动。
随着上海城市用气量攀升,申能集团旗下的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作为国家油气重点工程、上海市与浙江省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2023年实现三大主体工程全面开工。项目建成后,将与现有洋山LNG接收站互联互通、统筹调配,共同承担上海市天然气的供应保障、调峰和应急储备任务,进一步提升长三角地区天然气总体保障能力。
上海LNG站线扩建项目
多元发展促进绿色能源转型。在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的过程中,申能集团持续深化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统筹推进高水平安全和高质量发展。一方面积极开展清洁高效煤电技术创新研发,建设可复制、可推广的优质高效国家示范工程,推广清洁高效的煤电技术,另一方面,大力发展新能源,充分践行国家“双碳”战略,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
申能海南CZ2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主体工程近期正式进入施工阶段
位于安徽平山的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工程于2022年正式投入商业运行,并以额定工况机组供电煤耗249.31克/千瓦时,刷新世界纪录。在沪皖多方政企联动下,该项目于2023年10月顺利通过专家验收。项目历经多年努力,克服诸多技术难关,成为全球清洁高效煤电的新标杆。
申能安徽平山电厂二期“135”国家示范工程
能源安全是关系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问题,保障上海能源安全和国资保值增值始终是申能集团的核心使命。申能集团将持续以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当好人民城市能源安全保障的主力军、超大城市新型能源体系建设的排头兵、构建绿色低碳产融生态圈的生力军,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贡献申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