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城投集团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理念,围绕“韧性安全、低碳循环、科创科普、智慧生态”目标,全力打造固废循环利用百年保障基地。
突破创新,落实“四统一”管理
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作为上海市“一主多点”固废处置体系布局的“主基地”,同时也是构建上海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确保上海城市安全运行的重要战略基地。
2020年底,为积极落实市委市府决策部署,扛起“四统一”管理职责,上海城投集团专门组建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建设、统一运营调度、统一管理服务”的“四统一”管理要求,全面履行基地统一管理的职责。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城投集团的指导下,城投老港进一步夯实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基地的整体运营水平。针对老港基地公共基础设置最薄弱的问题,城投老港落实 “先补短板,再促提升”的工作方针,打赢打好了异味治理、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和消除基地内的劣V类水的“三大攻坚战役”,全面整治提升基地内的公共基础设施和环境水平。
在确保现有末端处置设施稳定高效运营的同时,城投老港组建了老港生态环保基地科创中心专班,主攻基地固废处置中二次固废的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炉渣资源化利用项目、可回收物利用项目、老港固废深度利用中心、飞灰资源化项目、湿垃圾生物资源化等一批循环利用项目,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持续提升基地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能级,进一步提高垃圾变废为宝的含金量。同时,通过数字化赋能,借助数字老港智慧管理平台,实现了园区管理和运营状态可看、可防、可控,老港基地跨入以生活垃圾与医废、危废、湿垃圾、建筑垃圾等多种固废资源利用的多元化、生态化、智慧化发展新阶段。
以人为本,广泛征集人民建议
老港基地作为全球最大的以生活垃圾为主的综合处置基地,承担上海市一半的生活垃圾末端处理任务,日处理1.5万吨固废。由于早期的生活垃圾处置一直以填埋为主,异味治理难度大。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20年12月11日,全市首家人民建议征集企业联系点在老港生态环保基地揭牌成立。
四年来,依托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人民建议征集联系点,在市人民建议征集办、市国资委的指导下,城投老港坚守人民立场,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人民建议征集若干规定》,出台《上海城投老港基地管理有限公司人民建议征集工作管理办法》,以更高的起点、更新的机制、更主动的姿态,紧盯异味治理难题,主动打开大门倾听百姓声音,全面开展调查研究,深入村居委一线,先后与老港镇所辖十个村居委,以及惠南镇、祝桥镇的部分村居委党支部进行联建共建,听取群众意见,经常性组织居民代表深入老港基地操作车间,进一步增强了老港基地运行的透明度,扩大了居民对新型工艺的知晓度,促进了企业与居民之间的相互理解,逐渐改变了居民对生活垃圾处理的刻板印象。
文化惠民,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老港基地不仅是上海的固废垃圾处置基地,也是展示上海固废垃圾处置理念和技术实力的窗口,并积极承担社会科普教育工作,鼓励更多的市民做好垃圾分类,共同为城市生态环境努力。城投老港坚持打造高品质科普游览路线,利用自有优势资源,围绕“一确保 三提升”的工作目标,设计开发垃圾处置全产业链、全流程的科普教育产品及建立完善的配套管理服务制度,打造国内最完整的固废全产业链工业旅游基地。近年来,依托“垃圾去哪儿了”科普主题活动,接待游客、参观访客累计达10 余万人次,充分展现了垃圾分类上海模式的优势与特色。
2023年,城投老港对上海生活垃圾科普展示馆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了科普教育的品质和品牌。2024年,为满足不同人群的科普需求,城投老港推出了线上、线下两类参访模式,方便不同人群便捷地获取专业的科普知识。在线上,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实景制作了“上海老港生态环保基地云游览”,方便不能实地参访老港基地的市民足不出户、身临其境地打卡老港基地的工业旅游亮点;在线下,精心打造了红色之旅、绿色之旅、研学之旅多条精品线路,同时根据不同群体需求,结合环境日、传统节日等配套开发多种类型手工课程以及主题科普实践活动,积极推动工业和旅游深度融合,深入打造老港工业旅游品牌。
近年来,老港生态环保基地先后被评为“国家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教育基地” “国家生态环境科普基地”和 “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通过“工业旅游+科普教育”的融合,不断打造技术创新、工程应用、科普教育的新亮点,为上海韧性生态之城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