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张江智电探索“电力+算力”新模式

发布日期:2024-07-24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浦东新区区属企业张江集团根据集团能源管理现状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于2023年3月与电管家集团联合成立上海张江智能电力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张江智电”)。

作为浦东国资首家数字能源服务商,张江智电以“碳路者”之姿,探索“电力+算力”新模式,用实干实绩着力打造示范标杆。

 

坚持以“电”为中心探索“电力+算力”新模式

作为一家市场化平台公司,张江智电融合两大股东集团优势,以园区微电网建设及运营为核心,业务涵盖智慧能源管理、光伏、储能、充电桩等设施设备的投资建设和运营,致力于构建以“电”为中心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园区电能智慧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摸清家底”。过去园区和企业普遍使用传统电表,无法实时获取电量负载数据。为实现精细化管理,张江智电选择以数字技术赋能现有治理模式,而非盲目进行硬件革新。公司通过网格化安装智能电表,采集空间、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建立起完备的园区治理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张江智电打造了园区电能治理大数据中心、数据应用集成管理中心和开放信息端口,最大限度发挥数据价值,为园区基层电能治理的智能化、精细化、精准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通过在线实时分析用电数据,张江智电能够及时发现用电安全隐患和用电不合理情况,并启动相应的处理策略。同时,张江智电利用数据指导园区能源系统建设规划,整合多类能源系统,优化园区内部及各园区之间的能源结构,并通过沉淀双碳数据,从能流图到碳流图分析园区碳排放结构,助力园区低碳运营管理。此外,张江智电还可根据不同园区物业、不同企业用能画像,为园区企业提供个性化能源服务,完善企业用户档案,提升产业招商精准度,赋能产业运营。

以现代信息通讯、大数据、人工智能、储能等新技术为依托,张江智电不断探索“电力+算力”的新模式,已成为张江多个园区兼具智慧、安全、高效的全能“管家”。

 

多项目频传捷报持续打造园区“绿色经济”

 

金科中心

金科中心是张江智电诸多能源管理项目中极具典型性的案例之一。张江板块内其他以租赁为主的产业园,由于定制化已完成,其用电需求也基本固定成型。但金科中心聚集了多家制药、科研企业,大量实验室的进驻,使得园区用电需求始终处于变动状态。

针对金科中心的特殊情况,张江智电没有采用传统的错峰用电方案,而是选择优化存量配置,定制设计了“光储充一体化”的能源策略:以光伏为主力能源,在园区内开展工业绿色低碳微网建设,发展屋顶光伏、多能源储能等,促进多能高效互补利用。此外,张江智电还通过打造光伏建筑一体化、发展车棚光伏等方式,进一步发展可再生能源,增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

 

图片1.png

图片2.png

 

如今,金科中心已建成35千伏变电站屋面光伏、建筑光伏一体化、光伏车棚和储充一体化等多个项目,累计约930千瓦的光伏系统。在新建充电桩满足园区内日益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同时,张江智电还为园区配套建设了不同容量的储能系统进行“削峰填谷”,进一步优化了园区用电高峰时的负荷。张江智电每天进行两次充放电,一次最多可储存2000度电,一年将近150万度电。园区既有自发电,又有储能电,相当于为业主节省了高达200万元的改造投入及运维支出。可观的数字背后,不仅是园区稳定供电能力的提升,更是园区内终端用户用电成本的大幅降低和电费计量的合规透明。

 

张江人工智能岛

张江人工智能岛是张江智电进行能源资产管理运营的又一标志性园区。

 

图片3.png

 

张江人工智能岛位于张江科学城中部核心区,占地面积6.6万平方米,地上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2020年底,随着大量企业入驻“岛”上,缺配额的用电诉求越来越多,“岛”上客户的上报用电总需求已远超园区电力容量配比的最高值,而增加配容就意味着需要根据电网要求将电压等级提升一级,这需要数千万元的建设投资。

为了找到解决办法,张江智电没有贸然选择增容,而是借助数字化手段,将岛上原有的传统单一变配电系统改造成了由分布式能源、储能装置、智能监控系统、能效分析系统组成的智能微电网,实现了对园区用能的多维度分析。改造后的系统显示,园区的整体用电负荷远低于预期,甚至还有约一半的存量可供使用。

 

图片4.jpg

 

面对岛上不断攀升的用电需求和未来的能源升级挑战,张江智电积极布局光伏、储能、充电桩等项目,打造绿色智慧能源生态圈。目前,总容量达932千瓦时的储能设施已投入使用,为能源调节与高效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正在推进中的屋顶光伏项目,建成后总装机容量将达500千瓦(人工智能岛的光伏已建成了400kw,还有100kw在做深化方案),预计每年可为客户提供高达50万度的清洁能源。此外,张江智电还为园区配备了37个充电车位,其中包含15根快速充电桩,不仅满足了岛上日益增多的电动汽车用户的充电需求,也为入驻企业和访客提供了极大便利。张江智电以实际行动支持未来出行方式变革,助力张江人工智能岛打造绿色低碳的智慧园区标杆。

 

鑫智汇金融科技产业园

 

图片5.jpg

 

2023年,由张江智电投资、建设、运营的鑫智汇分布式光伏项目成功并网发电。该项目位于金融数据港鑫智汇金融科技产业园内,巧妙利用现有的2000平方米厂房屋顶空间,科学排布了607块光伏组件,构建起一座总装机容量达336.885千峰瓦的分布式光伏电站。电站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消纳模式,实现了光电资源转化,有效提升了园区绿色能源使用比例。项目全面建成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35万度,可实现年均减排二氧化碳量约317吨,折合标准煤约115吨。

 

上海国际医学园区

 

今年,由张江智电投资建设的上海国际医学园集团低碳示范区光、储、充项目也已集中开工,标志着张江智电在推进区域型“光储充”建设、虚拟电厂及新型电力系统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将有力推动园区绿色低碳经济发展。

 

图片6.jpg

 

上海国际医学园集团低碳示范区光伏项目将利用园区建筑屋顶和闲置空地建设光伏发电系统,实现光伏发电就地消纳、余量上网,助力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储能项目采用智能的“削峰填谷”策略,应用“谷段充电,尖峰放电,两充两放”的收益模式,储能建造完成后,装接容量5875千瓦/10904千瓦时,年度削峰电量680万千瓦时。除此以外,园区内共配置133个充电桩,90个7千瓦慢充桩,43个60千瓦快充桩,总安装容量3210千瓦,覆盖130余个车位。该项目全面建成后,将为上海国际医学园区每年度增加可调、可控负载10451千瓦,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并为推动“光储充”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成功案例。

 

图片7.jpg

 

此外,项目搭载电管家集团自主研发的“法拉第”综合能源管理平台,通过虚拟电厂管理平台优化调度需求侧资源,在提升企业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同时,有效降低企业电费支出,创造经济收益。

 

依托金科中心、张江人工智能岛两大园区的能源优化改造经验,张江智电逐步建立了新建项目的能源管理标准,并以覆盖、复制的方式高效推进至更多园区。通过采用智能“削峰填谷”策略,应用“谷段充电、尖峰放电、两充两放”的收益模式,张江智电已针对张江集团自有的近50个存量园区进行了能源管理项目改造。

张江智电将积极拓展新能源市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继续紧抓数据,做好数据分析和利用,为更多工厂、楼宇和园区企业用户做好综合能效改造,完成更多新能源资产的投资建设和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