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金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大,2021年7月2日,上海农商银行和临港集团联合推出科创贷,以“以星定贷”的投行思维服务科创企业。
如今,临港园区科创贷走过三周年,并已迭代到4.0版本。在过去3年里,科创贷已向临港集团园区内近千家企业授信,放款总额突破110亿元。在拿到贷款的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是从来没有从银行拿到过贷款的“首贷白户”。
解企业燃眉之急:
低息无抵押,审批通过率高、速度快
对中小型科创企业来说,科创贷是解决燃眉之急的一剂良方。
神骅科技成立于2021年,位于临港松江科技城,是一家从事汽车运输的综合物流服务商,此前已获得一轮股权融资。目前,公司拥有数十项技术专利,主要业务包括为主机厂运输汽车。
科技型企业研发投入较大,公司大概40%的收入都投入到了系统的研发建设当中,业务发展也需要资金支持。2023年底,尽管部分大订单的接洽已经完成,但公司现金流不足以支撑业务的更大发展。
上海农商银行松江科技城支行通过实地走访,深入了解企业经营过程,和公司不同部门多次召开沟通交流会,详细了解了公司业务和系统架构。最终,神骅科技获得了800万额度的贷款,解决了垫资问题,业务得以快速增长。
审批速度快也是临港园区科创贷的优势之一。昆易电子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下称昆易电子)是一家从事汽车软硬件开发测试的科技型企业,与其他银行的贷款服务相比,临港园区科创贷的审批流程更便捷,审批速度更快。
对企业来说,与股权融资相比,临港科创贷成本更低。涵道空天(上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涵道空天)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专注于航空发动机正向设计及智能科技的科创型公司,创始团队多来自于国际航空巨头,具有丰富的国际航空从业经历及深度工程实践能力。此前,涵道空天已获得多轮股权融资,而作为间接融资的有效手段,上海农商银行提供的科创贷等灵活多样的债权融资支持工具,很好地弥补了股权融资的不足。
金融思维之变:
从抵押思维到投行思维
由于科创企业往往是知识密集型、人才密集型企业,有形资产比较少,因此,银行业服务科创企业首先要克服传统银行业习惯的抵押思维。上海农商银行推出科创贷等科创金融服务产品背后,正可以看到其从抵押思维到投行思维乃至创投思维的转变,视角不再局限于抵押物,而是转向“看未来”。
临港园区科创贷聚焦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核心技术优势、原始创新实力、团队能力等维度设置“以星定贷”的准入标准,由总行层面判定授信企业星级,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再根据总行评定的星级为企业提供具体服务方案。
比起公司财务报表,上海农商银行更看重科技型企业的专利能力、创业团队的能力,以及企业是否经历过股权投资。有过创业经历的团队再次创业的成功率更高,经历过股权融资意味着企业更被人认可。
这种金融思维的转变不但体现在科创贷上,也体现在上海农商银行的其他科创金融服务产品中。“鑫连贷”是上海农商银行推出的一款创新产品,联手优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为早中期科创企业提供可获得、可负担、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实际上,市场上推出类似产品的金融机构不少,但往往落地难度大。其中痛点在于,做投资的基金与做贷款的银行是两个主体,当双方对同一家企业的看法出现分歧时,基金与银行就会联动不起来。
上海农商银行则与包括临港集团旗下产业基金等200多家机构实现了机制化的合作。对于纳入合作名单的机构,其一年内投资的企业,及未来的投资企业,可以从上海农商银行获得基金投资额一定比例的贷款。
对于一家基金能否纳入合作名单,上海农商银行将对其展开严格的审核。银行会考察基金过去3年投资的成功率,投资成功率较高的基金才会被纳入准入基金。
上海农商银行与基金互为参考。创投基金会对投资企业进行详细尽调和谨慎投决,银行可以共享和研判投资信息,考虑是否要给企业授信,以此形成股权+债权的孵化形式。同时,创投基金也可以在银行的优质贷款客户中筛选投资标的。
去年至今,司南园科创新一期基金已投资了8家已落地和拟落地临港集团园区的中早期科创型企业,涵盖生物医药、量测设备、自动驾驶等领域。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为其中一家量测设备领域的公司提供贷款,另有2家生物医药领域的公司也已在接洽之中。
上海农商银行用投行的思维服务科技型企业。将金融活水引入中小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强大的支持作用。
认股权贷款是上海农商银行推出的另一项服务科技型企业的创新产品,是指在企业获得贷款时,给予银行信贷资金一定比例的认股权,当企业估值升值后,银行可以通过行权获得投资收益,以此覆盖银行贷款风险。
远期共赢是上海农商银行服务中小型科创企业的又一创新方式,指先给予企业较低的贷款利率,若未来企业成长过程中有里程碑式的事件发生,则适当提高贷款利率。这是一种银企共赢的合作方式,体现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合作精神。
创新不止:
去孵化器里找芽,深耕垂直赛道
今年5月,上海农商银行推出了临港园区科创贷4.0版本,其中强调,将进一步深化园区内产业技术创新场景的资金解决路径,实现“投孵联动、产业赋能、生态融合”的服务目标。
临港园区科创贷4.0版本加强了对孵化器内企业的帮扶。这些企业大多成立不到1年,基本没有收入和利润,也没有现金流,很难从商业银行获取贷款融资。临港园区科创贷4.0版本将这类企业纳入支持范围,以伙伴的身份,为孵化器内企业提供政策讲解、投资对接等支持。
上海农商银行面向孵化器内企业的 “鑫孵贷”为上海全市孵化器内科技型企业提供更全面和便捷的金融服务,包括对接创投机构等。
为了更好地为孵化器内企业提供支持,上海农商银行在孵化器内举行联合评审会,与孵化器管理方共同对企业投票,若投票通过,即可为企业推进后续贷款申请流程。
瞄准更早、更小、更硬的科技型企业,上海农商银行甚至在相关孵化器园区内张贴了二维码,企业只要扫一扫,就能知道其在上海农商银行可以获得的大概授信额度。目前,上海农商银行已为几百家孵化器内科技型企业授信。
此外,深耕垂直赛道也是科创贷4.0版本的发力方向,其将围绕临港特色产业园区内芯片制造、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链,推出特色金融服务。这实际上也得益于上海农商银行科技金融的专营机制。
随着上海农商银行对临港集团园区内特色产业越来越熟悉,未来还可以发展出更多针对性、精准化的产品。比如,一家位于集成电路特色园区内的银行分支机构,未来或可以凭借自己对集成电路产业的深度理解,针对芯片设计、流片、验证测试等产业不同阶段研究更具体、更细分环节的金融产品,把垂直赛道和细分领域的授信做得更加精准。
银行内部做好机制创新
临港集团做好桥梁作用
在服务科创型企业上,上海农商银行还有更大决心。2018年,上海农商银行推出“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科创金融从单一信贷产品步入全面综合服务;2023年,迭代至3.0版本的“鑫动能”以投商行一体化培育早中期科创企业。临港园区科创贷、鑫联贷等均属于“鑫动能”战略新兴客户培育计划。
科创金融“理想”很丰满,能否控制住坏账率是这个“理想”能否落地的关键问题之一。科创贷走过三周年,能实现较低的坏账率,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机制创新。
真正要让银行客户经理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需要机制创新。判断和控制风险的关键在于对细分产业的深度理解,对风险的判断不能脱离企业本身,这是一个知识积累的过程。
除此之外,上海农商银行还设立了上海地区全行业首个总行级科技金融事业部,又成立了12家科技金融特色支行与5个科技金融特色团队。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上海农商银行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达1029亿元,累计服务科技企业超7000户,规模与户数均位居全市同业前列。“鑫动能”库内科创企业达965家,库内上市企业达102家,拟上市96家。
对科技金融服务的探索还未停止。最近,上海农商银行又和临港集团、海通证券、中国太保成立了新质生产力服务联盟“千帆会”,致力于研究未来产业,共同支持上海科技型企业成长。
未来,上海农商银行将持续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