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水文章”,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科技助农焕新颜

发布日期:2024-07-15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一直以来,光明食品集团上海农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围绕水资源、水环境和水生态“三水统筹”,系统施策,稳步推进,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守土尽责。

 

“新”灌田,科技助农焕新颜

 

农业是用水大户,做好农业节水是保障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之一,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是实施农业节水的重要环节。近年来,上海农场沿海水利自主研发了高效节水智能化灌溉系统,有效解决了农田灌溉效率低和水资源浪费农业用工荒等问题。

图一.jpg

高效节水。公司将农田水利技术、计算机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等创新融合运用,全新打造高效节水智能化灌溉系统3.0,工作人员通过手机一键操作就可以远程控制田间进排水作业,水稻大田灌溉效率显著提升;通过参数设置系统可以自动化控制水渠灌溉水位,从而有效节约农业生产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图二.jpg

精准灌溉。田间水层管理对优质水稻产量有着深远的影响,公司以满足农业生产实际需求为导向,以水稻生长周期精准灌溉为目标,对田间智能化灌溉设备进行延伸设计应用,实现了田间水层管理关键环节联动操控。目前,该套系统已推广辐射天津、江苏、上海、湖南、浙江等29个智能化灌溉示范区,服务面积约40000余亩。

 

“水”为媒,提升群众幸福感

 

上海农场区域内一百多条河道贯穿区域内农业种植、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化生产腹地,同时关系着辖区内广大职工居民的幸福指数。为此,农场组建了一支专业化河道管护队伍,按照“功能达标、水流畅通、水清岸洁、生态良好、管护到位”的要求,开展河道沟渠摸排、清河专项行动、以河养河等有力有效的举措,逐步让百余条河道“有名”更“有实”。

图三.jpg

一河一策。对区域内河道名称、长度、面积、辐射范围等进行摸底调查,划分管护等级并编号“上户口”,以功能需求为导向,有计划性推行全流域治理和因河施策模式。通过清淤轮疏,提高河道防洪、排涝、灌溉、行水能力;定期巡查清碎河面水草,提升水域环境“颜值”;以整顿违法设障、劝离野钓人员等,维护河道安全健康,构建河岸优美环境。

图四.jpg

一区一景。农场这片土地上居住着数千名居民,在推进殷实农场、幸福社区建设过程中,农场以清河行动为契机,通过“步道+河道”组合建设,种植陆域、斜坡、水生植物以固土净水等措施,打造一河一景、一区一景、一步一景的宜居环境,让广大职工居民在沿河漫步时就能领略水清岸绿、鱼翔浅底的自然风光,收获家门口的一份幸福。

 

一塘“活”水,串联发展绿动能

 

水生态环境是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海农场集中连片的标准化鱼塘,是华东地区最大的高标准水产养殖基地,农场通过活水养鱼、生态净水的模式,不断满足市民对优质安全水产品和优美水域生态环境的需求。

图五.jpg

生态净水。今年,农场通过建设三级沉淀池、曝气氧化池、深化处理池、生态沟渠、流化床等,让养殖尾水经过有效处理后净化成生态活水;同时,有计划地对鱼塘开展清淤和沟渠清理,不断提升水产养殖水环境,为标准化水产养殖基地灌满绿色“蓄水池”,成为区域内水生态环境建设重要的“法宝”。

图六.jpg

绿色动能。经过生态净化处理后的养殖尾水再回流到域内河流中,通过互联互通的河道循环用于区域内标准化农田灌溉等,逐步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有力构建绿色水生态环境,源源不断地为安全、新鲜、优质的农产品注入绿色力量。

图七.jpg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接下来,上海农场将积极履行好“管理当局”作用,努力做活“水文章”,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为产业攀升持续注入“水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