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上,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数字产业集团亮相,展示在智需求响应式公交、交通大模型和道路智能监测等领域的前瞻研究和最新成果。
需求响应式无人巴士落地大会现场
服务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
传统公交巴士往往是“固定长线路”,线路固定、站点固定、总长度达数十公里,是低成本满足市民长距离出行需求的好手。但面对从地铁站到公司、从菜市场到社区的短距离、高频次接驳新需求,传统公交车有时却力不从心。
为了打通市民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倾力打造需求响应式智慧巴士服务解决方案——“智捷易行”,应用场景包括产业园区、大型社区、大学城区、会展区等各类城市片区。“智捷易行”也是上海首个融合人工智能技术的动态接驳交通创新应用,该应用运用了基于多目标策略的需求响应式AI算法——市民只需在手机小程序上预约下单,AI算法将自动采集附近所有乘客的出行需求,调度无人驾驶巴士进行接驳,并自动计算满足每位乘客出行需求的最优线路,实现公交线路的“拼单定制”,打造数字化生活新范式。
在大会上,“智捷易行”首次落地实践,已为来访的大会参展商与观众提供公共交通点位至大会展区的接驳服务。
通达大模型
为交通管理决策提供高效AI辅助
在拥有上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中,交通系统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新的问题、产生新的情况。从车流量变动到交通事故、从路况变化到相关基础设施的健康状况变化……面对当前智慧交通行业的问题与挑战,通用大模型为行业创新带来了新思路与新路径,具有巨大的机遇与潜力。
在本次大会上,隧道股份数字产业集团携“通达交通大模型”亮相。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通达大模型”,可自动采集、分析交通系统每天产生的海量多模态数据,涵盖车辆流量、交通事故、路况变化等多个方面,并依托“全域感知”和“智慧分析”能力,预判交通状况、给出管理建议、调度处置资源。比如,大模型可根据当前交通车流信息,预判城市未来数小时内的交通堵点,并自动给出缓解拥堵的处置方案和资源调度建议,甚至能自动调整交通信号设备等,缓解未来可能发生的拥堵情况。同时,面向新模式和新业态——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共享出行等新兴交通模式的兴起,通达大模型可以面向不同用户主体和专业领域,提供个性化AI服务,根据用户需求进行定制化开发,为更智慧的交通提供更高效的智慧方案。
除了通达大模型外,隧道股份数字产业集团还展示了路测宝道路健康监测装置等专业设备,受到了各国交通运维专业服务商的关注和青睐。
隧道股份将借助大会平台,展示在城市交通智能化领域的“国企方案”和“国企智慧”,为上海城市数字化、智慧化转型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