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可阅读,黄浦区国资委推出“百年交响 文化思南”初心寻访之旅

发布日期:2024-05-08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为全面立体地展现黄浦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历史脉络、重要成效,让社会公众更真切地了解、体验黄浦国资国企的卓越品质与服务,黄浦区国资委首批推出“百年交响 文化思南”初心寻访之旅,共同追忆光辉岁月,见证今日蓬勃发展。

1.jpg

“百年交响 文化思南”初心寻访之旅

永业集团下属思南公馆作为上海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留保护性改造试点项目,是上海中心城区唯一以成片花园住宅保留保护为特色的项目。在过去的百年间,如周恩来、曾朴、梅兰芳等一大批著名的革命家、文学家、艺术家、实业家相继聚居思南公馆街区,留下了生活印记和佳话故事。

游历在具有百年历史文化内涵的思南公馆街区,走进历史建筑,感受红色基因。

首站—思南路53号时光客厅

2.jpg

3.jpg

4.jpg

思南时光客厅于2022年8月重新打造,首次对思南的历史和现在发生的项目及活动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呈现。空间规划以思南的故事为线索,组织了一条自下而上曲径通幽的流线。

第二站—思南别墅样板房

5.jpg

改造前

6.jpg

改造后

这里饱经百年沧桑的建筑,形态功能一度严重受损。永业集团从1999年启动修缮改造,到2010年世博会召开之际基本建成运营。从单幢建筑的保护到整个历史风貌区的保护,极限恢复历史原貌,保证整体和细节都原汁原味,达到了“修旧如故”效果。

第三站—思南书局

7.jpg

1932年,诗人柳亚子受聘成为上海通志馆馆长,并迁居至现在的复兴中路517号。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柳亚子将居所命名为“活埋之庵”,闭门谢客,潜心研究,与田汉、夏衍等人联合创办杂志《熔炉》。如今的复兴中路517号成了上海最美公共文化空间之一的“思南书局”,被称为“梧桐树下,人文心脏”,成为思南精神走向实体的人文地标。

8.jpg

9.jpg

 

第四站—思南时区画廊

 

10.jpg

11.jpg

 

进入“美好被看见,让艺术走入生活”的思南时区画廊的复合空间,可以感受体验生活美学。

第五站—时光弄堂

12.jpg

13.jpg

被象征“现在”的时光“镜面阵”包夹着,镜中的重叠人影意喻着这片街区的今天就是由在此驻足的每一个人创造的。

第六站—思南文学之家

14.jpg

15.jpg

该建筑为欧洲近代独立式花园住宅,上海文化地标,所有爱书人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上海城市文化生态的亮丽风景。“思南文学之家 ”的牌匾是由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题写。

最后一站—思南公馆宴会厅

16.jpg

17.jpg

在对思南公馆进行保护性更新改造时,考虑到整体设计的和谐,将现在的思南公馆宴会厅整幢楼移转了90度。移转过程中,对原来的砖瓦建筑构件逐一编号、小心拆卸、分类打包,移位后再按照顺序原样复建。

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城市属于每一个人,由所有人共享。欢迎来到思南一起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发扬红色文化、传播红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