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显国风之美,上海建工打造黄浦江畔“中国扇”

发布日期:2024-04-15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巨大的白色阶梯螺旋状上升,延伸到空中,恰似打开的折扇,尽显国风之美……在黄浦江畔世博文化公园内,当前,由上海建工四建集团承建,机施集团、安装集团、建材科技集团参建的上海市重大文化设施项目——上海大歌剧院,正全面开展装饰施工,预计2025年竣工。

1.jpeg

大歌剧院总建筑面积逾14万平方米,地上6层、地下2层,拥有不同大小的3个歌剧厅(大、中、小歌剧厅),满足不同观众的观剧需求,旨在成为国内顶尖、亚洲一流、世界知名的专业歌剧院。

 

两项世界首创施工工艺

扇柄难题

 

中国扇徐徐打开,建造难度也随之而来。

扇柄是最大的难点:中心蜿蜒而上的双螺旋楼梯,轻薄且无支撑的结构形态,用传统建设方法无法实现。

2.jpeg

为此,四建集团采用了两项世界首创的施工工艺。首先,核心区外圈的15米超长、强度达150MPaUHPC(超高性能混凝土)悬挑预应力梁板,此前,这种新型材料从来没有在建筑结构中,作为大规模受力构件使用过。其次,核心区内圈厚1.5米的现浇双螺旋自由曲面混凝土厚壳,这项工艺在业内同样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

3.jpeg

20216月成立UHPC攻关小组,到20237月实现核心区封顶,共历时两年完成攻关和建设。攻关过程中,四建集团与建材科技集团协作打造了215米长的超高性能混凝土1:1足尺试件,通过加工过程验证UHPC材料的使用方法及施工工艺,完成后把试件运到同济大学多功能震动台实验室,对试件进行破坏性加载检测,证明UHPC技术上可满足上海大歌剧院使用需求,并在20221031日正式启动首梁浇筑。

4.jpeg

在现场施工阶段,项目重点关注大重量UHPC梁在吊装中一次对齐弹线及支撑梁架体,多点复核直到100%精确就位。在内圈C70自由曲面混凝土浇筑中,使用定制GFRP模板及串桶浇筑工艺,全方位确保曲面厚壳浇筑饱满、振捣到位。

5.png

300张平面图纸、3万个点位坐标

全部自动生成

 

四建集团在建设中充分运用数字化技术,介入工程建设全周期的精准策划、方案优化。对施工部署、施工流程、施工工序等合理策划分区,辅助进行BIM建模、整合,精确掌握施工过程中的碰撞问题和工序搭接问题,明确各施工要素的切入点,有效加强现场管理效率。

6.jpeg

在针对核心区的信息技术辅助中,由于自由曲面难以用平面图纸表达,项目团队开发针对性算法,实现自由曲面结构自动深化处理,确保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由计算机自动导出全部施工平面图纸,最终将近300张平面图纸、超过3万个点位坐标标注全部由计算机自动生成,准确率达100%

数字化算法还能够直接被集成到Excel表格中,相关人员用手机到现场操作就可以进行曲面定位。

7.jpe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