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创中国首单!上海港圆满完成大型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船-船”同步加注作业

发布日期:2024-04-11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410日,庆祝马士基服务中国对外贸易一百周年暨中国首次大型绿色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同步加注仪式在上港集团洋山港区冠东集装箱码头举办。

1.jpeg

上港集团和全球综合集装箱物流领军企业A.P.穆勒-马士基,顺应全球航运绿色低碳发展新趋势,在实现港航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致力于实现脱碳宏伟目标。继2023324日,上港集团与马士基集团共同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团队紧锣密鼓地推进项目,上港集团成立了全资子公司上港集团能源(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上海港绿色能源中心建设运营主体,重点拓展船舶新能源加注”“港口低碳转型”“新能源项目开发等核心业务,其旗下上海港致远燃料有限公司成为上海港首家绿色甲醇加注试点企业,并完成了欧盟ISCC EU认证审核。2024118日,国内第一艘、世界最大的绿色甲醇加注船海港致远轮历时113天完成改造,顺利投入运营;海港致远轮于28日成功实施甲醇-加注全流程测试,分别于313日和24日在洋山申港石油码头顺利完成绿色甲醇燃料补给测试和货物接收,于42日完成了燃料装载。

正值马士基首艘船舶挂靠上海港一百周年之际,旗下1.6万标准箱(TEU)的绿色甲醇双燃料动力阿斯特丽德马士基轮(Astrid Mærsk)靠泊上海港进行-同步加注作业,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双方在港航绿色低碳合作上迈上了新台阶,助力上海港打造成为区域绿色甲醇燃料加注枢纽。同时,意味着上海港成为了全国首个拥有绿色甲醇-同步加注能力的港口,以及全球少数同时具备绿色甲醇和LNG“-加注能力的港口,这进一步提升了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对国际班轮的综合服务能级,巩固和发展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的资源配置能力,为建设绿色港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助力国际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贡献力量。

 

延伸阅读

2.jpeg

本次在上海港成功实现绿色甲醇-受注的阿斯特丽德马士基Astrid Maersk)轮全长350.59米,宽53.3米,集装箱装载量为16592TEU,配备双燃料发动机,可以使用绿色甲醇和传统船用燃料航行,使用绿色甲醇运行,比使用重油航行的同类船舶,每天可以减少约280吨二氧化碳(CO2)的排放。

-绿色甲醇加注方式,也就是在大型甲醇动力集装箱船舶靠泊上海港作业期间,同步在船舶外档使用加注船完成绿色甲醇燃料的加注,可大大缩短国际船舶在港停泊时间,保障其高效运行,为航运企业赢得环境与经济效益,提高上海国际集装箱枢纽港资源配置能力和服务能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