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沿北公园焕新亮相,华建集团环境院助力“环城生态公园带”加速推进

发布日期:2024-01-23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1.png

沿北公园

一座“有生命的公园”

 

新年伊始,位于浦东新区康桥镇的——沿北公园,完成改造并正式开园,华建集团下属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环境院)以设计助力沿北公园焕新亮相。作为环城生态公园带浦东段的重要节点,这座有生命的公园丰富了城市蓝绿生态网络,也让市民游客进一步感受到上海公园城市建设的美好营造。

2.PNG

沿北公园北起外环高速,东临罗山路,西接外环绿带,部分邻住宅小区,部分紧邻周园路,南接规划康人路,总用地面积约54.6公顷。作为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上浦东段的重要节点,以及2023年上海市委市政府督办的民心工程之一,沿北公园于2023年秋季启动改造,2024年元旦正式开园。

沿北公园分类为生态涵养型公园,环境院设计团队结合现有30万平米森林和丰富的水系,围绕森林游憩的主题定位,并明确了果林休闲的功能特色及早春冬景的植物特色,希望通过建立森林×城市×的联系,让人们在游园的过程中,体验分外生动的森林景观。

3.png

一廊一带五区

提升沿北公园整体样貌

4.png

沿北公园改造在满足市民游园需求的同时,进一步形成了一廊一带五区的不同功能区块。

一廊——慢行绿廊与周边绿道相连,形成了完整的外环绿道系统;

一带——多彩林带则采用观叶观花乔木结合主园路,形成了色彩丰富的游赏体验;

五区——既有老浦东地域性文化背景形成的民俗团、自然团、活力团三个分区,还有利用外环带丰富林木、水系资源打造的森林游憩组团,以及利用现状茂密森林进行保护提升,为城市留出绿肺空间的生态涵养组团。

 

三条游线,立体赋能

打造有生命的公园

 

为了在不同时间下呈现出沿北公园多样化的魅力特色,环境院设计团队以森林体验、文化体验、廊道游览三条游览线路为骨架,构造了游憩、交往、休憩、运动等场所,同时提供文化交流和艺术活动场地,助力沿北公园成为一座可赏、可游、可品、可学的环上生态文化休闲公园。

5.png

森林体验游线

 

此次景观设计以森林为基底,利用外环带丰富的林木、水系资源打造了多彩林带,并在人工干预与自然规律的积极融合下,以低干扰森林步道和嵌入式活动设施编织休闲网络,为前来休息放松的市民游客提供了阳光草坪、亲水节点、乐果园、香草花园等慢行场所;与此同时,设计过程中对生物栖息地进行了科学留白,公园内部还设置了约10万平米的生态保育区,可通过自然水系和植物隔离,辅以生境恢复措施,并结合动植物、水质检测设备的长期监测反馈,开展自然探索与研学。

公园建成后,人们可以在森林漫步道聆听各种鸟鸣,累了就坐在水边的长椅上发呆看鸟,或是等小动物们慢慢靠近,与它们亲密接触;在大片的阳光草坪上野餐、露营,在大树下慢享吊床、秋千,除了各类野果随处可见,还有蔬果廊架、凉亭等游憩设施让人们能够探索生态野境,体验更真实的森林景色。

6.png

文化体验游线

 

文化体验游线主要位于公园南部片区,该游线串联起多个以浦东琵琶制作流派、滨海晒盐盐灶工艺、本土农业劳作场景等为特色节点,向市民游客展现了老浦东地域性建筑建造文化、居住生活文化、历史文艺文化、农耕劳作文化。

人们可以在音乐廊架、盐灶乐园、水八仙园等民俗体验节点享受别样的游乐休闲趣味,同时一品筑、居、溯、农的融合特色,感受浦东幸福生活,探寻人文与自然相映的和谐之美。

7.png

廊道游览游线

 

总长1.35公里的外环绿道穿过沿北公园,东西两侧分别连接汤巷公园和秀南公园,以慢行、骑行结合,完善了浦东环上慢行系统。设计过程中,还增加了标识标牌、驿站、LOGO景墙、沿路游憩休息点等人性化功能设置,结合植物景观提升,为廊道游览游线增添了一抹亮色。

8.png

心焕新

享游憩

9.png

环境院设计团队在本次沿北公园的改造工程中,不仅丰富了林相林貌、改善了外环绿带生态环境,还在减少污染、增加碳汇过程中释放了绿色生态价值,同时,结合外环绿道的贯通和景观服务设施的提升,旨在将沿北公园营造为集生态、文化、生活于一体的蓝绿空间,城市居民回归自然、体验森林的理想之地,以及环城生态公园带中的生态示范典范。未来,环境院将以更多生动的环城绿带实践,促进城市生态效益协同增长及市民游客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助力上海环城生态公园带加速推进,为上海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新突破贡献设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