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城投集团投资建设的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自建设以来,立足全市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补短板、提能力”的重要定位,建设过程中,依托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BIM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以数字化统筹再造工地现场管理和监督流程,打造“智慧工地”管理平台,不断提升项目建设品质和现场综合管理能级。
数字赋能更高效
为进一步提高施工现场管理过程的精细化、智慧化、现代化水平,针对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三期工程规模大、工期紧、土建工程与设备安装交叉作业多等特点,项目积极打造智慧工地管理平台。该平台围绕“人、料、机、法、环”五大施工管理核心要素,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无线传感器网络以及云计算等先进技术手段,通过远程监控、自动化采集和实时数据传输,实现“一屏”管工地,为现场管理和项目建设即时提供可靠的决策支持,实现全局感知、高效监管、效率提升。截止目前,管理平台已涵盖“劳务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和“绿色施工”五大板块。
三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
安全管理更全面
通过智慧管理平台,提升工地现场综合管理能级,实现对现场人员分类管理,依托大数据分析,对人员行动轨迹、在场时间和行走里程等进行实时统计,督促管理人员履职尽责。同时,结合项目施工作业特点,针对性地加强起重吊装设备、防高坠、有限空间作业等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内容的管理,通过智能传感器、无线传输技术,实现多方实时监管。针对有限空间出入管理、气体监测两大重点监控环节,制定厂中厂管理制度,配置视频监测、物联网技术手段,降低安全事故发生概率。
三期智慧工地管理平台
过程管控更精准
通过BIM三维可视化和4D动态模拟功能,更加直观掌握工程项目进展情况,将多种施工及工艺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比较,发现问题及时纠偏,为方案优选决策提供支持。同时,施工过程中,推行质量首件确认制,以首件工程样板示范,实现标准化施工,通过质量巡查,用数据指导施工,助力创造精品工程。
BIM三维可视化建模
绿色施工更环保
施工过程中,通过节能、节水、节材、节地、环境保护“四节一环保”措施,将施工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降到最低。车辆和道路冲洗用水均来源于雨水收集和河水,施工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用电均来源于基地内绿色发电。现场布设环境监测仪器,监测施工用水及能耗,数据自动采集、存储,通过数据分析和规划,更好地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
三期效果图
项目三期建成后,将进一步构建上海生物能源再利用项目一、二、三期三厂协同机制,湿垃圾总处理规模将达到4500吨/日,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湿垃圾深度资源化利用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