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财经节目中心“中国ESG(企业社会责任)发布”活动发布《金融业ESG行动报告》,国泰君安、东方证券、上海农商银行、海通证券、中国太保、上海银行入选“中国ESG上市公司金融业先锋30”榜单。
7
国泰君安
国泰君安作为首批获得中国证监会碳交易牌照且唯一一家持续开展碳金融业务的证券公司,历史累计成交量达6700万吨,交易规模在多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区域名列前茅。2023年上半年,公司承销绿色债券(含绿色ABS)49只、发行规模合计1943亿元。截至2023年6月底,公司累计创设ESG公募基金10只、规模合计48亿元,代销ESG基金共计203只、占全市场ESG基金数量的比例达64%,绿色资产托管外包规模26亿元,绿色债券投资余额71亿元。自2012年成立公益基金会以来,公司及员工累计捐赠超2.8亿元,直接受益人数超过126万人次,被民政部授予第十二届“中华慈善奖”。
公司入选“中国证券业协会文化建设实践案例”并位列第一,连续三年获得证券公司文化建设实践评估A类AA级的最高评级,位列上海市国资委数字化转型评估金融类企业第一名。
14
东方证券
申能集团旗下东方证券将ESG要求融入经营管理,行业内首家发布系统性可持续发展规划,涵盖治理、经济、环境、社会四大方面,涉及自身运营、业务发展、品牌文化建设三大维度,连续两年获明晟ESG评级A级。
东方证券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切实的金融支持,先后参与发行全国首批碳中和绿色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全国首批“碳中和债”、全国首单绿色建筑“碳中和”公司债、全国首单绿色科技创新可交换公司债券等创新型绿色金融工具;发布“东方证券·碳中和指数”,为各利益相关方了解和投资“碳中和”相关主题提供支持;联合编制新华碳科技指数,聚焦节能降碳领域的科技创新,推动绿色低碳关键技术供给。东方证券还共同编写了《长三角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报告》《能源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前沿报告(2021)》《中国氢能产业发展白皮书》等报告,开展的ESG课题研究获评2021年中证协优秀课题。
19
上海农商银行
上海农商银行以“普惠金融助力百姓美好生活”为使命,秉承“尚德尚善、惠城惠民、至精至勤、共愿共美”的企业文化核心精神,坚持党建引领“底色”,深耕三农金融“本色”,打造科创金融“特色”,构建养老金融“暖色”,赋能社会治理“亮色”,提升绿色转型“成色”,强调人民立场,突出人民主体,聚焦人民关切,做有温度的银行,做有担当的国企,在推进自身高质量发展同时,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积极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全力服务上海经济社会发展。
21
海通证券
多年来,海通证券坚持稳健经营,在稳健合规发展基础上,获得持续的经济回报,为股东及投资者创造价值;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借助专业优势,创新产品及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截至2022年末,公司累计为实体经济(含地方政府债)提供融资总额超过4.4万亿元;注重以人为本,推进员工权益保障、员工培训及发展等,为员工创造价值;推动绿色发展,通过绿色运营、绿色金融等方式,支持“双碳”目标达成,为环境创造价值,2022年实现股权融资金额533亿元,其中为绿色企业实现融资金额78亿元;引导金融活水润泽民企小微、深化“爱在海通”公益品牌、落实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共同富裕,为社会创造价值。2022-2023年,公司MSCI ESG评级连续两年保持A级,是目前已获得公开评级的中国证券公司在MSCI ESG评级中获得的最高评级。
立足新发展阶段,公司将坚持围绕国家“双碳”和高质量发展目标,为中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与生态圈伙伴共创共享美好未来。
23
中国太保
中国太保通过构建ESG管理体系,立足保险本源,发挥负债端和资产端专业优势,为经济和社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进程提供有效助力。在顶层设计方面,公司把“可持续发展能力更强”纳入公司十四五规划和三年规划战略目标,制定公司ESG专项规划,加强整体管理架构和体系建设;在绿色金融供给方面,公司积极创新绿色保险,稳步开展绿色投资,全面推进绿色运营;在社会责任方面,深化具有太保特色的乡村振兴常态长效机制,做实健养服务能力建设,截至2022年末普惠保险项目服务人数超过1.6亿,截至2023年6月“防贫保”已累计提供保险保障43.11亿元,持续加大消费者权益保护力度;在公司治理方面,深化党建引领,推动国企基因和市场机制的有效融合,打造专业、多元、均衡的高素质董事会团队,不断完善风控一体化建设,打造高水平治理的太保样本。
28
上海银行
上海银行深刻把握主责主业,服务实体经济提质增效,拓展普惠金融深度广度,2022年普惠型贷款增长48%;深植绿色理念,持续深化绿色金融服务,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2022年绿色贷款余额增长116%,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增长46%;坚持绿色运营,先行先试推进零碳园区、碳普惠机制建设等,当好绿色低碳的实践者、先行者;加大金融服务支持力度,助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22年涉农贷款余额增长25%;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科技赋能提升经营管理质效、满足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坚守合规经营底线,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治理,强化反洗钱管理,不断提升反欺诈工作能力。同时,上海银行建立健全ESG风险管理体系,提升ESG风险防范化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