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食品集团下属上海康养集团聚焦养老主业布局,全面提升上海养老服务供给

发布日期:2023-08-24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今年,光明食品集团下属上海康养集团明确了“422”战略定位,完善了以中心城区为主的空间规划布局,以项目为发力点,围绕四大核心业务板块,不断激发服务上海市养老产业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坚定主责主业

 

上海康养集团坚定以普惠型养老为使命,不断推动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确保现有单体项目的盈利能力与良性发展,同时探索“公建民营”型轻资产运营模式。

1.png

在医养结合板块,围绕未来5年内布局建设10000张护理床位的目标,推进万荣路项目定位、杨思项目规划和启动东海护理院改革发展调研工作。

2.png

在机构养老板块,落实北张家浜路项目建设和居家桥路项目定位工作,探索普惠型、高品质的嵌入式养老机构模型。

3.png

在居家社区养老板块,通过招投标成功取得红松东路项目,整合和撬动集团的食品产业资源,试点构建以为老助餐为特色的居家社区养老体系。

4.jpg

在域外康养板块,摸底光明食品集团的旅居康养资源,联手合作国资国企共同打造域外旅居康养IP。

 

坚定管理深化

 

上海康养集团紧紧围绕“品牌化、数智化、标准化、人性化和安全化”的发展导向,牢牢紧扣“养老主业、融合共生、能力建设”的主线工作,全力构建产业和服务业融合共生的“光明康养”模式。

5.jpg

构建总部强管控、业务公司强落实的营运管理体系。基层的党建、人力、财务、投资、重大采购、工程建设、信息化等工作,由总部进行统管或直管。项目层面提升营运效率,业务团队直面客户。

6.jpg

培育职业化、可持续的康养营运人才队伍。对于营运、一线人才比较稀缺的现状,按照“分层分类、内育外引、持续发展”的原则,打造一支干事创业的康养干部员工队伍。

 

坚定打造服务

 

服务产品化”,打造标准化、可分解、可组合、可复制的营运能力。上海康养集团供给总体充足、但结构化的市场需求又没能得到有效满足,是典型的“买方市场”。上海康养集团坚持产品思维和客户导向,结合普惠型、高品质的定位,从“功能定位、空间优化、成本控制”三个切入点,有针对性地打造老年群体最需要的产品与服务。

 

凸显亮点

7.png

在上海康养集团的首批项目中做好功能定位、打造标杆,最大化挖掘利用各项目特点,凸显各自功能定位的亮点:北张江浜路项目将突出集日间照料、住宿看护、为老助餐、慢病管理等嵌入式养老功能的服务特点;红松东路项目目标是发挥集团食品产业禀赋,由华东医院营养膳食研究、正阳定食原材料集成供应、良友城市厨房运营,打造“安全、好吃、营养、不贵”的为老助餐“2.0”版本。

 

打造品牌

8.png

针对不同的项目规模、产品品质、长短期服务等差异化需求,针对性设计户型空间,塑造品牌特色。进行差异化定位,北张家浜路项目房型设计以二人间、三人间为主,体现私密性和高品质。万荣路项目全护理老人比重大、对医疗需求高,采用“3+3”为主、“家庭套房”为补充的户型,体现运营效能最大化。

 

形成标准

9.png

全过程成本管控,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摸索了一套养老机构改造施工的降本经验。提炼建设标准,在一个个具体项目实操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上海康养集团的建设标准。

未来,上海康养集团将围绕集团“责任、活力、成本”三个关键词,坚守善良与尊严的初心,坚定营运与服务的重心,坚持产业与协同的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