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上海银行正通过清晰的“路线图”支持“未来产业”发展。于近日举办的2023全球“未来产业之星”大赛复赛开幕,作为独家战略合作伙伴,上海银行将为参赛项目提供综合金融服务,与四家科技企业现场签约,以实际行动支持未来产业发展壮大。
金融赋能未来产业“核爆点”
近年来,上海银行发力科创、绿色、制造业等,不断提升金融服务能级。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上海银行与上海交通大学、张江集团共同设立“生命健康联合创新中心”,重点支持相关领域研发和成果转化项目;与上交所建立“人员互聘、业务互通”的交流机制,为拟上市企业提供专业辅导;建立科创及制造业票据等创新产品优势,承销落地全国首单通信制造行业科创票据、全国首单科创资产支持票据。
上海银行通过创新产品和拓宽服务内涵,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通过创新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等模式,为科创企业提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入选全国首批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20大典型案例;通过创设科创“投联贷”产品,与各类专业投资机构共同服务优质科创企业;开展投贷联动探索,为高成长性企业提供股债融合的金融支持;整合政、产、学、研外部资源,与专业机构、科研院校合作,目前已设立“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个科创金融创新实验室,初步形成针对重点行业的多方合作模式。
截至2023年6月末,上海银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超过15,000户。在上海产业技术创新大会发布的“2023上海硬核科技企业TOP100榜单企业”中,上海银行服务企业覆盖半数以上。
创新服务夯实金融“强支撑”
近年来,上海银行不断积累服务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经验,从政策制度、产品体系、组织推动等多方面确保金融力量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
政策制度方面,上海银行从战略全局高度加强了顶层设计与总体规划。在总行层面设立科创金融推进委员会,统筹规划全行科创金融实施路径、产品创新、风险管理等相关体制机制建设工作,通过科创金融委员会牵头,全面谋划和统筹未来产业推进;在分行层面成立科创金融专班,前、中、后台协同,共同研究未来产业客户需求,协同参与客户经营风险评判;在支行层面通过科技专营支行、科技特色支行,形成专营体系,全面覆盖科技型企业综合需求。由总行牵头组织针对未来产业三大先导区的对接,推动浦东科技支行、临港新片区支行提升区域赋能,同步加快大零号湾支行筹备设立,实现对三大先导区内未来产业项目的精准支持。
渠道协同方面,上海银行坚持推进渠道与生态圈建设,持续加强与政府、平台协会的对接与联动,与投资机构、券商、PE/VC、产业基金构建合作机制,搭建行业研究、客户互荐、服务互补的互惠共赢模式,不断提升科创金融生态圈的服务能效;积极构建产业链生态圈,利用自身客户基础,协助企业整合产业链,对于区域重点行业的龙头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生态经营特点,逐一建立综合服务方案;整合产、政、研、学等外部资源,与专业机构、科研院校合作,设立了“集成电路”、“生命健康”两个科创金融创新实验室,形成针对重点行业的多方合作模式。
产品体系方面。一方面,上海银行围绕科技企业各层次需求,推出符合未来产业发展的立体化金融产品体系,从特色信贷产品,到政策咨询服务和产业链撮合,再到个人和高管服务等多种类型的服务。坚持“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匹配未来产业客户在资金流、产业链、朋友圈方面的各类需求。另一方面,根据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需求,建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体系。此外,对于未来产业企业在当前缺乏抵质押物的情况,大力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将知识产权作为质押物引入企业授信方案,帮助企业提升授信额度,降低融资成本。
组织推动方面。上海银行将打造全集团协同、区域专项覆盖的模式,以“未来产业”的一体化服务为出发点,5大未来产业重点方向16个细分赛道,由上海地区5家分行,覆盖16个行政区域的对口支行实施专项的对接,因地制宜打造专项金融服务方案。服务内容包括:聚焦重点领域,新设专项额度;增设经营机构,提升服务能级;制定专项政策,组建专业团队;支持大赛开展,发掘未来之星等方面。根据未来产业的规划与布局,在不同区域、不同细分领域形成差异化支持方案,将金融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支持落在实处。
发源浦江、扎根上海,上海银行将围绕未来健康、未来智能、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材料5大方向16个细分赛道,助力上海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全力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未来产业创新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