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行业新趋势,临港集团探索跨境数据流通

发布日期:2023-08-18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继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之后,数据已成为全球企业争相追逐的“第五元素”。经济全球化的当下,数据要素不仅要境内流通,更要实现跨境双向流通。

临港新片区是对外开放的高地,也是“国际数据试验田”。上海临港新片区跨境数据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临港跨境数科”)作为数据跨境流通创新试点的排头兵,为国家完善相关制度供给积累实践经验,在对标DEPA等新型国际数字贸易规则及新加坡等国际数据枢纽城市开展相关探索。

临港跨境数科于2020年8月组建,主要提供全球化的数据流通、存储、治理、加工、应用和安全服务,是数据跨境流通创新试点的排头兵。自成立之日起,临港跨境数科便开始着力研究如何促进安全可控、便捷高效的双向跨境数据流通,协助政府推进相关制度创新,建设重要的功能平台,协助企业开展数据跨境流通安全自评估,并探索研制场景化的低风险数据目录。

企业对于数据进出境的需求非常强烈,譬如,金融风控、总部管理、数字贸易和数字服务、制造业、数据合规进出境等需求场景。如制造业场景中,汽车、港机企业要跨境传输产品运营情况、销售对象、客户服务等数据,这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如数据入境场景,在全球性的科创协作领域尤为典型,数据必须在安全合规前提下入境,满足各方科研需求。

为确保数据出境评估实现闭环,临港跨境数科提出两方面的安排。其一,在数据出境评估的前、中、后三个阶段,探索事前—事中—事后的操作模式;其二,首提“备份存证”概念。临港跨境数科提出在备份数据中提取特征值,递交相关部门保存,通过特征值,便可追溯、检验备份数据是否可信。

重点数据识别的标准、数据风险等级的确定,是最难啃的骨头。对此,上海选择小切口突破,率先探索推进低风险跨境流通数据目录。临港跨境数科已尝试推出汽车行业的低风险跨境流通数据目录,帮助相关部门加速建立负面清单,解决企业燃眉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