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惧“烤”验,上海机场保障暑运期间旅客顺畅出行

发布日期:2023-08-15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1.jpg

今年上半年,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航班起降量31.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4212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74.9万吨,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2%、70%、92%。其中,境内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100%、92%和80%;境外航班起降量、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恢复至2019年45%、28%和95%。6月底,上海两场国际客运航班起降量恢复至2019年同期4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日均出入境旅客约6万人,排名全国第一。

进入暑运以来,7月份,上海浦东、虹桥机场航班起降量6.4万架次(其中,浦东机场4.1万架次,虹桥机场2.3万架次),日均航班起降超2000架次,环比增长5.4%;旅客吞吐量超952.1万人次(其中,浦东机场571.5万人次,虹桥机场380.6万人次),日均旅客吞吐量超30万人次,环比增长9.3%。

 

桥载操作员

每天身背20斤重的电缆作业近30次

2.jpg

上海机场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在浦东和虹桥登机桥配备了400HZ电源和飞机专用空调设备,供飞机靠桥后使用,以减少碳排放和机坪噪音,是推进绿色机场建设的举措之一。桥载操作员负责为在近机位停靠的飞机提供桥载设备的操作服务。单单是用于飞机供电的电缆接头就有10斤重,再加上缆线总重量要达到20斤,桥载操作员们每天要身背20斤的电缆进行接撤电作业近30次。即使是深夜零点后,他们依旧坚守岗位,为夜间航班提供桥载设备使用服务。

 

飞机加油员

最长加油作业时间要2小时

3.jpg

随着航班量的增加,浦东机场航油公司的单日最高加油架次达697架次,环比增加13%。每次作业时,加油员需要根据机位、机型、受油口、地井位置等信息,提前将加油车停靠在合适的加油位置,并按照操作流程完成连接导静电线、地井接头、加油接头等近40个操作步骤。连接飞机的加油压力接头有20多斤重,为了不发生磕碰,他们需要慢举轻放接上拆下反复十几次。不同机型加油时长各不相同,从20分钟至2小时不等。

 

行李装卸员

在“蒸笼”里完成上千次装卸动作

4.jpg

对每一位行李装卸员来说,在三伏天里尽责地完成每一次货物和行李装卸任务,都是一场体力和意志力的考验。每位行李装卸员平均每天要保障6架左右的航班,在岗位上奋战8小时,在“蒸笼”里完成上千次的装卸动作。每一件货物的搬运码放、传输带上下运送,都凝聚着装卸员们辛勤的汗水。

 

机务维修员

上烤下蒸”下的细致检查维护

5.jpg

飞机空调排气口和主轮刹车散热风扇附近的区域是机场地服机务维修员的“主战场”,他们每天对来自12家代理公司的20多个过站、航前和航后航班进行检查和维修,平均一个航班的作业时间大约1个半小时,工作内容包括对机身、发动机、起落架、电气系统等20多个检查项目进行逐项检查并确认、签字,看一条做一条签一条,确保飞机处于适航状态。如果发现问题则要第一时间排查和解决,避免机械故障导致航班延误的情况发生。

 

进港理货装卸员

把货物第一时间送往目的地

6.jpg

暑运开始后,浦东货运站负责作业的货运航班量由以往的150架次增长至200架次,增幅近30%。货运航班落地后,先完成接取运单、货物卸机流程,随后货物就驳运至货运站进行后续作业。进港理货装卸员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对货物板箱上的信息进行扫码、登记和粘贴条码。理货班组平均每天要作业15个左右的航班,完成一个货运航班的任务保障大约需要3小时,客机航班则需要1小时。

 

飞机监护员

经受骄阳地面双重“烤”验

7.jpg

暑运以来,两大机场的安检监护队员们每天要监护出港航班超1千架次,平均每人每天的步巡步数都在3万步左右。队员们既要确保站姿标准,又要全神贯注地注意航空器周边情况,避免无关人员和物品的靠近,确保航空器安全。考虑到监护员们的健康和安全,科室缩短了每次监护任务的时间,增加轮岗频率,并贴心地为队员们配备了隔热性更好的厚底鞋和防晒冰袖。

 

飞行区设备维护员

日巡4遍充电设施路程超40公里

8.jpg

机坪内场车辆的“油改电”是上海机场落实双碳战略的重点工作之一。为配合推进该项工作,两场在机坪区域大力推进新能源车辆的使用,并配备了相应的充电设施。在虹桥机场的东西机坪,共有15台新能源充电桩,由飞行区技术设备支持岗位负责日常的巡检和维护。在遇到雷暴雨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会再增加一次巡检。在他们的默默努力下,暑运期间的充电设施每月预计可服务新能源车辆充电近900次,减少碳排放29吨。

 

场务巡检员

火眼金睛第一时间发现道面隐患和异物

9.jpg

随着机场航班量迅速回升,留给场务巡检员作业的空档期大大缩短。这让巡检员们练就了一双火眼金睛——在行驶的巡检车中,他们要能及时发现跑道和滑行道上的外来异物或破损,迅速下车排摸清理,重要情况则第一时间上报处置,不放过任何一个会影响飞行安全的隐患。在一些重点区域,他们更需要全程徒步检查,频频俯身探测、排摸,努力确保道面安全万无一失。除了场务巡检,他们还要清除机坪围界上可能阻碍视线的藤草,清理数十公里长的排水沟里可能引发跑道积水的塑料袋、气球等异物。

 

医护巡诊员

为一线员工撑起健康的“遮阳伞”

10.jpg

只要气温超过35摄氏度,浦东、虹桥两场的医疗巡诊团队就会按时出动,为一线员工提供上门医疗服务,发放所需药物,并向大家科普防范中暑的措施和急救方法。上海机场也早早部署、行动和安排,切实做好对户外露天作业和无空调作业环境岗位员工的保障和防护,合理灵活安排工作时间,增加岗位轮换频率,让一线员工获得充分的休息,更好地集中精力投入生产运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