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期服务城市环境改善,服务“双碳”战略的国有企业,隧道股份以“守正创新”绘就城市的“绿色画卷”,为推进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助力城市河道重获新生
城市河道是市民休憩漫步、宜居生活的重要载体。水城相融、人水和谐的现状,离不开隧道人十年如一日的努力治理。
自上世纪90年代起,隧道股份即参与了上海苏州河综合整治项目,在建设美丽城市的进程中“打头阵”,为上海水系“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持续服务。
进入“十四五”新时期,依托更为先进的河道治理理念和水系整治技术,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城市环境等各单位,为打造更为清澈、生态的城市水系持续奋进。
“蓝图设计”助力河道
摘帽黑臭水体
多年来,黑臭河道治理一直沿用截污、清淤、换水的传统治理方式,耗资较大且易陷入治反复、反复治的困境。对此,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从区域水环境治理角度出发,针对上海普陀区全区共55条河道(其中市级河道4条、区级河道51条,河道总长86.91公里,水域面积182.92万平方米),提出了“规划统筹、分片推进、先支后主、多源反哺”的总体思路。
在项目推进中,隧道人根据引排水调度情况、河道分布现状及水系规划,将整个水系分为7个片区、市管河道及独立河道三个类型。并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工程经验及数模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分片区治理方案,对近中期的河道水治理开出了6大类“治疗措施”:污染源控制、水系沟通与拓宽、底泥清理或河道疏浚、生态修复、旁路深度处理及滨河景观带构建;再以净化的水体反哺桃浦河等骨干河道。河道整治完成后,水更清、岸更绿,以“一河一策”助力打造生态普陀。
目前,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正将河道治理领域的“上海经验”推广至全国各个城市,打造了海南省海口市迈雅河区域生态修复项目、嘉善伍子塘流域综合整治工程等多个项目,为全国城市水环境整治做出上海贡献。
小流域整治打造
乡村水系“生态走廊”
上海浦东惠南镇河道密集,河网像“毛细血管”一样密布在各主河道周围。镇域内水系纵横,水体生态直接关系着惠南居民的生活质量。
近年来,在浦东新区相关主管单位的指导下,隧道股份城市环境探索开展惠南镇生态清洁小流域河道整治工程,从“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净水屏障、生态净化廊道”三个维度净化水质,创造生物生息空间,美化水源景观。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隧道股份城市环境为惠南镇内各河道实施新建护岸、水系沟通、亲水步道、种植绿化等配套设施项目建设,主要涉及惠南小黄浦、老港河、远东10组一支河等80条段河道,河道总长度达48.12公里。通过疏浚土方、新建护岸、新建防汛通道及绿化等措施,充分发挥水体综合功能,提高水体自净能力,提升水环境及周边面貌,达到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各项指标要求。
施工过程中,隧道人以节约木材资源,助力实现“双碳”为目标,开创性地以生态仿木桩代替传统松木桩。与实木桩相比,仿木桩具有更坚固耐用、抗风化、生产快捷等优势。同时还具有防水、防潮功效,能有效解决传统木质产品潮湿、腐烂、膨胀变形等问题,减少了后期养护与修补工作,助推发展和生态“双赢”。
打造景美路畅的城乡区域
“生态景观大道”
畅通、美丽的城乡道路,是城市运行至关重要的动脉。从风景如画的乡间大道、到点缀林荫的景观工程……隧道人以精致的道路工程与出众的设计能力,让出行道路“处处皆风景、旅途更多彩”。
打造通往花卉盛宴的坦途
在上海崇明,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设计、上海路桥承建了全国最重要的花卉盛宴“花博会”的交通主动脉——崇明大道。崇明大道西起城桥新城的淡云路,向东穿越新河镇、竖新镇、堡镇、向化镇、中兴镇,东至陈家镇的北陈公路,全长约38km。全线共设9座通航桥梁和25座非通航桥梁,结合崇明岛绿化组合成岛城新景观。
在项目周边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隧道人充分研究了崇明生态大道的具体建设技术标准,全方位实现生态绿色设计理念,注重线形优化、保留老路的同时考虑新老路结合等细节设计,因地制宜地做到不浪费、少拆迁、少填浜、少砍树。
在道路景观方面,项目形成四大“林荫主题”:淡云路—新梅路段定位为“杉林湿地”,行道树主要以水杉为主;新梅路—堡镇港段定位为“新河风光”,行道树以种植无患子为主;堡镇港到向华中路定位为“秋洒堡镇”,行道树以银杏为主;向华中路至北陈公路定位为“金稻碧浪”,行道树以娜塔栎为主。整条生态大道上既有成排连片的树,也有混交密林,既有麦浪风光,也有湿地美景。
此外,各种形态优美的桥梁也构建起了崇明大道“一桥一景”的林荫路景观。在生态大道的关键性控制工程——生态之眼,东平河桥是全线最具特点的组成部分。拉锁索面交错渐进如同立体的山峰,在简约中带入层次感与跃动感,营造不同的空间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