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绿有趣,华建集团推进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建设加速生长

发布日期:2023-06-29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华建集团建筑装饰环境设计研究院(以下简称:环境院)全力推进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建设,不仅完成了绝大部分区域的土层覆盖,还利用春季植树造林的最佳时机,陆续种植了5000余棵乔木,原先只有钢筋水泥结构的双子山轮廓越发生动、景致越加宜人,进一步显露出一座近自然山林的模样。

 

双子山最新进展如何

1.png

目前,双子山项目正处于提速建设阶段,今年上半年,环境院助力山体区域的绿化种植基本完成。按照设计规划,整个双子山总共将种植乔灌木1.1万棵,除已种植的5000棵乔木外,整个山体及周围还将种植其他乔灌木,预计今年年底前将完成24万平方米绿化。6月,双子山树林样板段完成,瀑布溪流样板段施工正式开启,观景平台浇筑完成。

下半年,环境院设计团队还将重点跟进儿童乐园、星光草坪、中心湖周边、国际马术中心下沉广场等区域的建设,预计到2024年,市民游客就可以望江赏湖爬“山”。

 

部分高颜值“试衣间”已亮相

2.png

每周双子山的变化清晰可见,并且目前双子山完成了树林“试衣间”和一处瀑布溪流“试衣间”。

在靠近通耀路一侧的树林“试衣间”,香樟、朴树、乌桕、榔榆、黄连木等粗壮的乔木纷纷在此处安家,人行步道由自然块石嵌草步道构成,虽时至浅夏,已颇有“森”意。

路的另一侧,是一处瀑布溪流“试衣间”,据悉这条溪流瀑布从山顶蜿蜒至山脚,将绵延约200米,瀑布最高落差有40米,为了更好地模拟这一从上到下落差极高的仿自然溪流瀑布效果,目前设计团队指导施工团队在不同坡度的区域设计了不同的跌水景观,同时精心挑选的景石已铺设在“试衣间”的两侧,醉鱼草、千屈菜、花叶络石、苔藓等模拟自然溪流生境的各种绿植也均已“就位”。

随着山顶观景平台浇筑完成,未来市民在山体内车库停好车,乘电梯直达山顶的观光平台,可纵览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全貌,亦可远眺卢浦大桥和浦江风光。

 

双子山上种树,与平地种树有何不同

3.jpg

双子山绝大部分区域已完成覆土,山体结构上堆土约23万立方,整个项目总共用土约50万立方。由于双子山本身的空腔结构对施工技术要求已经很高,在这上面进一步覆土、种树,又有新的要求与挑战。

为防止水土流失,双子山的山体表面用挡土墙浇筑了许多大小不一的结构分仓进行固土,结构上平均覆土2米深,植物就像盆景一样被摆放进结构网格里。与此同时,考虑到项目的重要性和特殊性,此次山体表层的植物固定措施也采取了与以往常规项目不同的节点要求,通过钢丝网绳索上下两个层次牵拉、固定树干与树球,增加了山顶部分树木种植的稳定性,同时钢丝网绳的另一端拉环扣件则预埋固定在结构分仓墙体上,从而提供了更为可靠的拉伸固定作用。尤其是考虑到上海每年梅雨季和台风季,这样的植物固定措施,提升了应对极端天气的抗风性能,并较好地抵抗住了风雨的重重考验,防止苗木大片倒伏的情况出现。

 

山体结构仓内如何吊种“双子树”

4.png

在双子山的结构仓内种树,一方面要考虑未来树木根系的生长不会破坏主体结构,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及防水性,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今后植物生长根系的排水需求。

环境院设计团队经过多专业协商论证后,通过在表皮结构的保护上设计铺设多道防水措施,甚至采用阻根效果极佳的铜胎基防穿刺防水卷材,尽力将树木根系破坏结构的危险性降到最低,并最大可能提升了建筑主体结构的防水等级;与此同时,为满足植物根部的有效排水,设计又在种植土底层设置了陶粒层疏水层,并在每段结构墙体底部开设排水孔,确保植物底部排水的通畅性。近期,环境院设计团队又和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团队配合,针对整个山体种植区域和截洪沟的水位最低处补充布置监测点,提前预防因为种植仓内排水不畅引起的植物根系烂根死亡或者截洪沟堵塞导致漫水的风险。

6月中旬以来,上海降雨量激增,期间,设计团队成员都会第一时间来到项目现场,除兼顾山顶植被的稳固性外,还要检验仓体内植物根系排水效果,并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与建筑、结构专业团队密切配合,共同为双子山项目的深入推进保驾护航。

 

下半年重点区域亮点纷呈

5.png

下半年,双子山上的主体景观预计要在秋季全部做完,同时还将围绕儿童乐园、星光草坪、中心湖滨湖区、国际马术中心下沉广场等重点区域进行景观延伸。

其中,星光草坪区将打造舒朗开阔的大草坪,点缀冠幅开展的大乔木,以片植开花小乔木为前景,以常绿色叶混交林为背景,营造休闲感十足的林下活动空间。

中心湖滨湖区将组团种植观花小乔木及灌木,增添乔木层的生气,沿湖道路边缘大面积籽播草花,打造美丽繁茂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湖岸边缘种植的各类水生植物形成组团,丰富山体在水中的倒影效果。

此外,设计团队还将沿着市政路侧的植物空间,以半开敞的方式,隐约展示国际马术中心的建筑轮廓,并以银杏为骨干树,在视线上形成绿色屏障,进一步凸显该区域的简洁大气氛围。

2023年,是双子山加速“生长”的一年,作为整个世博文化公园景观总体设计单位,也是世博文化公园双子山项目的景观全过程设计单位,环境院设计团队在筑山、植树的过程中,见证了双子山从平地到耸起、从钢筋水泥到绿意连绵的蜕变,也在一次次巡场服务中,与双子山同进步、共成长。2024年,世博文化公园预计将实现全园开园,不久的将来,市民群众将走进双子山这座“郁郁葱葱、层林尽染”的自然栖息地,找寻“森”活本来的样子,环境院也将通过助力该项重大工程、民心工程的落成,更好地诠释上海加快推进公园城市建设的设计表达和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