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地集团全力推进民心工程,助力加快公园城市建设

发布日期:2023-06-25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绿地集团在打造绿地外滩中心这一超大型综合体的同时,积极拓展公共开放绿色生态空间,在项目及周边配套设施建设中,因地制宜地设计建设了包括黄浦滨江花桥、会馆花园、百草园、教堂花园在内的六个特色“口袋公园”,总面积近4万平方米,做到“城市处处有公园、公园处处是美景”,为周边居民增加幸福感和获得感,以实际行动助力上海加快建设“公园城市”。

 

截至目前,会馆花园、百草园、教堂花园均已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外滩乃至全市的网红公园,吸引着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拍照;花桥公园、健康花园将于2023年内陆续建成并开放。面积较大的中央花园也在加速建设中,将尽快向市民游客开放。 

 

构建生态绿轴

 

绿地集团紧跟城市发展步伐,在绿地外滩中心建设过程中,打造会馆花园、百草园、教堂花园、健康花园、中央花园、花桥公园共计六个口袋公园助力外滩走向生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1.jpg

以会馆花园为例,作为商船会馆的重要组成部分,2020年,绿地集团启动对商船会馆花园的改建工程,将会馆南北两侧绿地打造成现在的口袋公园。公园融合了纯粹、古朴、秀美的中式园林风格,与商船会馆建筑风格和历史底蕴相辅相成。目前,充满中式园林韵味的会馆花园已成为周边居民和白领休息放松的重要“打卡地”。除配合历史建筑修缮和文化保护所打造的生态绿地外,绿地外滩中心还构建了以多种景观元素串联整个项目的公共绿地。如南北历史文化绿廊的“百草园”、500平环绿地跑步道的“健康花园”,以及涵盖下沉式广场的中央花园等。

 

其中,中央花园规划面积约13000平方米,内含开放下沉式广场及配套服务建筑。作为地块中超大的一块公共绿地,集休闲游赏、集中疏散等功能于一体,通过下沉式广场与地块地下空间相联系,成为南外滩超大的游客中转疏散区域。项目采用疏林草地的形式进行设计,最大限度打开空间,给人以开阔舒畅的感觉。而即将于近期迎来开放的董家渡滨江花桥,作为重要的空间纽带,包括空中桥面层、地面一层和地下三层空间,以及一座艺术中心,通过连廊与绿地外滩中心公共活动空间无缝衔接,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慢行体系,有望成为上海45公里滨江岸线的璀璨新地标。串联起整个外滩景观带与金融集聚带的花桥,不仅能让市民从老城厢腹地直达黄浦江畔,也将为区域导入更多人流、客流,形成国际化的金融、商业、生活空间。

2.jpg

打造“绿美空间”

 

作为绿地集团重点打造的超级巨舰,绿地外滩中心以120万方的超大体量,与陆家嘴金融城共同支撑起上海全球金融中心的战略定位,项目涵盖300米超高层、总部办公、星级酒店、海珀系豪宅等多重业态,目前已聚集了中国人保、海通证券、上海银行等金融业巨头,未来将打造成为拥有比肩全球创新金融、总部企业的国际金融新地标。

3.jpg

项目建设过程中,不仅保留了300多年历史的商船会馆、近180年历史的董家渡天主教堂,其匠心打造的口袋公园也成为一道靓丽风景线。这些小而美的公园不仅增添了城市的绿色氛围,也丰富了居民的生活品质,通过不断推进口袋公园建设,让城市的方方面面都充满了生机和美景。

4.jpg

此外,以“万国建筑群”闻名的外滩,也开启了生态、绿色、可持续的模式。绿地外滩中心因地制宜打造的多个口袋公园,不仅满足了市民的多元生态需求,更厚植着外滩的丰富人文内涵,助力外滩生态建设及可持续发展。

5.jpg

在寸土寸金的上海,破解土地人口环境等硬性约束所打造的口袋公园闪耀着城市精细化管理的智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口袋公园,带来的不仅是“转角遇见绿”,背后折射出上海建设“千园之城”的美好愿景。绿地集团将怀揣这一愿景,打造包括董家渡滨江花桥在内的多个民生工程,积极参与上海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