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坚决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服务国家战略,聚焦主责主业,立足长三角、覆盖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区域经济服务,以创新驱动民生普惠与实体经济服务升级,助力全行“精品银行”建设与高质量发展,持续完善全行创新机制,自上而下激发全行创新氛围,打通内外部创新创意联动,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蓄势赋能。
在金融科技快速发展、产业数字化转型等趋势下,为了更好地完成国有企业创新使命责任,上海银行有序推进关键创新项目建设,加快上海银行金融科技发展,设立“上海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致力于通过新技术研发合作、金融科技能力联合应用等商业模式创新,为全行提供技术与业务的创新试验田,助力塑造上海银行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特色。
工作举措
开创金融科技创新组织,健全创新管理长效机制。上海银行坚持将加快创新发展作为新三年规划战略重点之一,整合全行资源、加强组织协调,结合实际工作,科学谋划、统筹推进,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布局,建立自上而下的创新管理机制,探索金融服务与前沿技术的组合应用,搭建“跨界”交流新思路、新产品、新技术的桥梁,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基层创意,努力形成金融机构、科技企业、科研高校等紧密配合、协同高效的工作格局,着力提升数字化创新能力,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围绕国资国企各项创新使命与责任,有组织、有规划、有成效地推进创新发展,确保创新工作有序进行。
探索金融服务模式创新,共建联合创新生态特色。面向市场与客户,通过金融科技服务输出、新技术研发合作等商业模式创新,为上海银行重要客户系统、技术创新等数字服务需求提供科技能力,助力塑造上海银行专业化综合金融服务特色。面向前沿技术领域,加大创新引智力度,促进资源互助互补,与金融科技产业联盟、科研院校、专业厂商等合作伙伴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生态,引入、储备高端技术人才,小、快、新进行技术引入试用,加强上海银行技术储备研发实力、应用转化。
工作成效
上海银行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
实验室主要聚焦于新技术在银行场景下的试用验证,为上海银行前沿技术的挖掘与储备提供力量支持,着力推进金融业务的协同发展,通过挖掘合作企业技术与行内业务场景结合的创新点,同步加深与企业金融业务上的合作。交流企业约150家,已连接金融科技创意近100个,顺利转化创新项目50余个,覆盖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20余个创新领域。
“火花”创意孵化平台
依托实验室机制,学习上海国资“创新汇”品牌的“创新·汇聚”精神,探索揭榜挂帅模式,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开展联合创新,致力于打造“金融科技创新交流合作圈”,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协同和赋能,充分展现上海金融国资企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综合能力,上海银行成功发布创意孵化平台“火花”。平台于2022年11月在银行内部投产以来,已征集近20项创新创意,其中16项创意已成功孵化为创新项目推进实施中。
大企业定制财资服务
上海银行已初步建成资金管理平台和标准化产品仓库,包括账户管理、收付款、供应链和内部存贷等;组建专业化金融科技实施团队支持客户定制化服务和现场实施工作;创新“既支持银行托管,也支持客户本地化系统部署”的模式,实现快速迭代和灵活组装的金融科技服务能力;研发前后端分离的系统架构和应用集群化部署,结合云原生和微服务拓展财资一体的业务处理能力。
通过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合作和实践,银行和客户之间加深了业务合作的深度,提升业务黏性,在结算资金沉淀、贷款使用规模、债券发放、供应链业务等多个方面开展合作。同时,该合作模式是金融服务加科技服务的综合模式,以科技服务撬动市场,以金融服务获取利润,获利模式更为多样化,并已拓展至多家央企国企。
银校合作联合创新
创新“内部账户资金异动智能监测”项目,通过建设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内部账户资金异动智能监测体系,以网点级内部账户为最小粒度,依靠系统对其常规运行特征的持续循环智能分析,借助余额、发生额等不同维度监测账户实时风险特征,并利用评分估值系统有效识别高风险账户,实现对内部账户重大风险事件的及时发现、及时干预、及时处置。
未来,上海银行将持续深化全行创新机制,依托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模式,将“火花”平台打造为上海银行金融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同时,基于“火花”平台“揭榜挂帅”的创新理念,通过有效的创新组织方式、高效的创意孵化流程、客观的创新评价机制、积极的创新激励体系激活全行创新氛围,以更开放的心态、更灵活的模式,携手社会各界共同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态度的数字金融服务体系,为金融科技高质量转型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