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通证券锚定高难度系数的“最先一公里”,探索以长期稳定的金融活水来滋养科技企业的源头创新。
1、在金融服务上整合资源,发挥集团优势
医药行业是技术密集、资金密集、人才密集型行业,新药研发周期长、投资巨、难度大。针对行业成长特点,海通证券通过发挥“投、融、保、研”和财富管理协同联动优势,构建投资、投行、研究全方位、一体化平台,其中的股权投资板块已覆盖产业链中的生物技术医药平台、研发服务、疫苗、智慧医疗等多个环节。
用不到5年时间登陆科创板这一广阔资本市场舞台——正是在金融加持下,位于张江的生物医药企业迈威生物跑出了创新成长加速度。创业初期,迈威生物尚未形成收入,又要坚持在研发上加大投入,因此迫切需要金融来撑一把。在首轮融资阶段,海通证券旗下海通创新证券投资有限公司以1亿元投资入股,海通证券作为独家保荐机构并担任主承销商助力迈威生物在科创板发行上市,募集资金总额34.77亿元。
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支持,让科技创新企业的梦想加速变为现实。目前,海通证券在半导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领域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投行品牌优势。截至本月12日,海通投行完成IPO项目9单,市场排名第三;融资220.18亿元,市场排名第二。其中,完成科创板IPO项目4单,融资184.74亿元,均位列市场第一。
2、在产业协同上积极探索,放大支持力度
海通证券以专业服务机构的角色成为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投资促进伙伴计划首批伙伴成员。与政府部门、产业园区等共建科创金融生态圈,与银行、保险、信托、基金等金融机构形成强大合力——海通证券在产业协同上积极探索,对科创企业的金融服务力度持续放大。
目前,海通证券以“基金+基地”模式,与地方政府、产业园区、行业龙头等共同发起设立基金,通过股权投资助力科创企业发展。在临港新片区,海通证券与临港投控共同发起首期为10亿元的临港海通焕新基金,结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投资新能源、碳中和、集成电路等符合临港“十四五”规划的高新技术企业;重点投资临港科投的产学研转化项目和孵化培育企业,以及临港集团下属园区内的科技创新型企业。
依托金融开放创新平台,海通证券正加快构建广渠道、多层次、全覆盖、可持续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以高质量金融服务供给助力高质量发展,强化“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与互动,形成服务于实体经济的金融“护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