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6日是第23个世界知识产权日。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基石,是创新与经济结合的纽带与桥梁。这些上海国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赋能高质量发展。
临港集团
全方位服务的科学机制
作为闵行区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区”的核心园区之一,临港集团旗下浦江国际科技城建立了“一一三五”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即“一套科学的管理机制、一项知识产权联络员制度、三大功能平台、五项主要服务内容”。临港奉贤园区持续完善园区知识产权保护和服务体系,专门成立了科创服务部,为园区企业提供包括政策宣导和申报辅导、项目科技成果孵化支持、相关科研补贴申报等全方位的服务。
联和投资公司
规范流程标准化
联和投资公司下属和辉光电结合企业发展战略和技术创新路线,确立以“激励创新、依法保护、有效运用、科学管理”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的指导方针,制定了一系列标准化的管理制度,规范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维护、保护等各方面的工作流程。公司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工信部工业企业知识产权运用试点企业”“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企业”“上海知识产权创新奖”等多项荣誉。
上海联交所
聚焦新型产业体系
上海联交所知识产权国际运营平台结合长三角区域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平台聚焦上海“3+6”新型产业体系,研究制定“长三角一体化知识产权与科创要素市场运营交易统一平台”工作方案,为长三角科技成果转化机构、知识产权交易运营机构提供接入服务。平台着力提升跨境交易服务质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推介、海外投资技术出口服务等跨境交易运营等工作,全年共完成跨境交易金额11.82亿元。
中国太保
全流程闭环管理
太平洋安信农保自2014年起开展知识产权保险试点工作,针对企业面临的维权难题、融资难题以及运营难题,先后推出专利保险、商标保险、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保证保险、知识产权海外维权保险、知识产权交易保险,以及专利开放许可交易保险等模式,初步形成“保险+维权”“保险+质押融资”“保险+运营”的知识产权保障体系,有效盘活企业知识产权价值,助力实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全流程闭环管理。
上海银行
新模式解决融资难题
2022年,上海银行首创“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模式,银行通过知识产权的组合质押方案和短期的动态跟踪调整机制,降低贷款的风险,帮助企业提高了贷款额度。该模式问世后,上海银行于2022年落地数笔知识产权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同年8月,又落地了全国首单跨境专利许可收益权质押融资业务,将科技企业“软资产”转变成银行用于风险控制的“硬手段”,为科创企业解决融资难题。截至2022年末,上海银行已累计发放知识产权质押贷款逾46亿元。
上海农商银行
组合融资模式灵活精准
上海农商银行推出专项产品“品牌贷”,制定与高价值专利挂钩的科技型企业授信解决方案,开发数字化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模型,提升价值评估的灵活性及精准性。深化“政府+银行+保险+评估”的风险共担机制,运用“知识产权质押+担保公司担保代偿+保险公司风险补偿”等组合融资模式,加大支持力度。2022年,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为120余家企业累计投放信贷资金9.44亿元,质押登记超150笔,质押金额逾25亿元。
国泰君安
知识产权证券化
2021年,由国泰君安主承销的全国首单纯商标权知识产权证券化产品“长城嘉信—国君—广州开发区科学城知识产权商标许可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成功化解商标权融资仅能依靠质押融资的难题,保障并实现了商标知识产权的融资价值;2022年,由国泰君安作为独家主承销商助力珠海市首单知识产权ABS产品“横琴金投租赁知识产权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成功发行,为珠海市推进国家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的综改试验添砖加瓦。
华谊集团
为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
华谊集团旗下上海化工研究院围绕新材料、新生物、新环保、新能源四大领域,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为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以及收益激励夯实基础,为公司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保驾护航。同时,有序推进知识产权分析导航在重点核心技术领域中实施,保证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在行业中领先。2017-2022年公司申请专利519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申请495件,PCT专利5件;获得授权发明专利298件。
上实集团
知产要素嵌入布局
上实集团下属上海医药专利团队秉承知识产权全方位助力研发创新的方针策略,将知识产权关键要素嵌入到药品创新研发的各个阶段,布局了一批创新药高价值专利组合,实现了国内自主医药研发平台的药品全生命周期的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目前,已经成功无效四件原研晶型专利,并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了多件原研药物专利申请不具备专利授权条件的公众意见,为仿制药首仿上市扫清专利障碍提供有力支持。
申能集团
产研结合促进成果转化
申能集团旗下上海电缆研究所自主研发的世界首条35千伏公里级超导电缆示范工程于2021年年底在上海正式投运,标志着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领域一项重大核心技术的突破,在解决城市中心输电用地难题的同时,大幅降低了安装成本。为助推其产业化,实现知识产权成果转化,上海电缆研究所联合从事超导材料研究的单位组成超导产业联盟,形成了一套以市场为主、政府支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的机制与生态,整合各方资源,激发了市场活力。
上海仪电
提供保护维权援助服务
上海仪电积极搭建“中国(上海)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仪电集团维权援助工作站”,作为首批三家获批建站的市属国企之一获得正式授牌。工作站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资源共享,形成园区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协同联动工作机制,全面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为仪电系统内企业、云赛空间孵化初创企业、华鑫园区入驻企业等,提供知识产权领域专业咨询、法宣培训等保护维权援助服务。
光明食品集团
提升品牌价值创造
光明食品集团旗下“大白兔”“冠生园”“玉棠”等老字号品牌和“莫斯利安”等知名品牌通过打造品牌IP、拓展市场以及品牌年轻化等方式,形成更有竞争力的产品矩阵。在发力产品端的同时,向内挖掘内生的品牌力,制定和完善针对不同平台和消费群体的销售、服务策略,搭建品牌旗舰店,推动新品上市,以品牌价值赋能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