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地产集团、外滩投资开发集团合资的外滩老建筑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建设,上海建工二建集团承建的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正式完成新老楼“牵手”,这也标志着上海老市府大楼实现了围合。
上海老市府大楼
百年围合梦迈出第一步
上海老市府大楼原设计图
上海老市府大楼始建于1914年,竣工于1922年,距今已有101年历史。它曾是原工部局大楼,之后成为新中国上海市政府大楼,上海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爱因斯坦也曾在这里演讲……1989年,它被列为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和市文物保护单位,市民更习惯称呼它为上海老市府大楼,也就是如今的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
2019年10月,黄浦区160街坊保护性综合改造项目开工。由于历史原因,百年之前在建造过程中它未完成围合,留了一个“L”形的缺口。项目部在对项目进行改造的过程中,新建一座钢框架的环形建筑与原外围的老大楼连接,补上缺口,形成围合。改扩建后,这里将形成由原工部局大楼、小红楼、环形扩建建筑、庭院建筑、地下室共同组成的街区尺度的围合式建筑综合体。
3D全断面扫描深化设计施工
新老楼百年后“牵手”
上海老市府大楼建成效果图
为了完成世纪“围合”,项目部在前期施工阶段克服场地狭小、工期紧张、施工工况复杂等因素,优化地下室及上部结构施工部署,不断调整各阶段施工场地布置,并通过3D全断面扫描技术精确还原工部局大楼的现状情况,结合BIM技术深化新建环形扩建建筑的钢结构布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首先对老建筑进行加固,最大限度地保障房屋基础的稳定。
由于建筑年份较早,老市府大楼是砌体结构,而新建的楼是钢结构。为了实现新老建筑的贴建,且不破坏老建筑,项目部在连接部位设置了变形缝,室内部分设置网络地板伸缩缝覆盖。屋面为了保证景观效果,通过建筑面借平,连接处通过统一设计风貌保持整体一致。
此次围合工程是将历史建筑修缮与新空间开发有机融合,使历史建筑重现风貌、重塑功能。建成后的老市府大楼地上面积42000平方米,70%将用于办公,30%将是文化和配套商业。同时还有三层地下室,拥有近三百个车位。围合庭院广场将是一个公共空间,对市民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