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过程、可追溯,上海城投集团上海环境让每包危险废物都有“身份证”

发布日期:2023-04-11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在上海市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2.0版支持下,上海城投集团下属上海环境将每包待处置的危险废物贴上“身份证”,从源头产生、过程运输到处理处置等全流程实现可追溯。

640.jpeg

每包危废都有“身份证”

上海环境下属各危废处置单位将每包待处置的危险废物均贴上一张“身份证”,通过手持PDA扫描二维码,该危险废物就可以实现从源头产生、过程运输到处理处置等全流程可追溯。而危险废物入场进入危险废物末端处置环保企业后,ERP系统根据联单量进行拆分,现场再次生成包含产废单位、废物代码、危险特性、产生日期、联系人电话等信息的二维码,最后扫码入库。

640-2.jpeg

完成这一系列预接收工作后,危险废物进入暂存仓库贮存并同步开展配伍工作,针对不同危废的污染物特性进行种类、重量调配,最终通过“回转窑+二燃室”技术工艺进行焚烧处置,经过1100℃高温燃烧后,烟气、废水排放等均达到国际最高的环保标准。

上海环境先后建设运营了嘉定、崇明、老港等危废处置基地,委托管理临港新片区危险废物高值资源化与集约化示范基地、市公卫中心医废焚烧线,全力建设松江危废项目,补齐了全市危废处置短板。目前,不同种类的危险废物经过收集、转运、预处理、贮存、焚烧处置等一系列安全规范操作,上海环境旗下每天400余吨的危险废物都实现了全过程可追溯。

 

量身定制的精细化管理方案

这些危险废物小小身份证的背后,是一个强大的危险废物信息化系统作为支撑。近年来,上海环境根据国家《固体废物防治法》《危险废物转移管理办法》及上海市危险废物管理全流程管控要求,一直致力于建立、完善危险废物信息化系统。近期,随着上海市危险废物信息化管理系统2.0版试运行,上海环境通过自建的危废信息化管理系统(ERP),做到了从危废产生源头,过程收集、贮存、运输,末端处置及资源化利用等全过程闭环式管理,实现“来源可查、去向可追、全程留痕”。

危废信息化管理系统(ERP),主要用于危险废物系统化管理使用,包含了产废方信息、危废配伍及处置方案管理、危废处置台账管理、安环监控管理,系统的运行对于提升管理能力、动态数据的及时把控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由于危险废物的特殊性,在信息系统的“加持”下,上海环境对危险废物处理处置管理日益精细化。针对不同产废单位,上海环境开展分级分类管理,严格按照“联单转移、专人专车运输、预接收采样及检测分析、规范贮存、编制专项处置方案”流程开展,筑牢危险废物安全合规处置“双保险”。

640-3.jpeg

危废的资源化利用

目前,上海环境危废处理处置技术涵盖了焚烧、填埋和资源化等三大类。其中,焚烧技术是目前危废处理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集中焚烧,在无害化处置危废的同时,能够有效地减容85%以上,剩余焚烧残渣、飞灰则通过填埋处置。此外,危废焚烧还能实现发电上网,一吨危废焚烧产生热能可发电400千瓦时。

今年2月,《上海市“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对危险废物处置提出了更高要求——“推进无机类危险废物多途径的利用处置”,上海城投集团将积极探索推进危废资源化利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