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隧道股份城建设计集团设计、上海路桥承建、城建物资参建的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和功能完善工程(四平路-政本路)内圈“健康监测系统”顺利安装完毕,标志着该路段的内、外圈施工基本结束。同时,杨浦区对该处桥下空间景观提升改造也已于近期完成,这意味着内环“年轻化”工程试验段实现了高架的桥上桥下空间整体换新颜。
内环高架设施提升和功能完善工程是国内首个核心城区高架“年轻化”改造试点项目,全长约688.5米,共计29跨,桥面宽度18米。主线外圈方向3车道,内圈方向2车道,施工分外圈、内圈两个阶段实施,其中外圈已于去年10月改造完成。
迎难而上
长策划、短施工、高效率、低影响
内环线“年轻化”改造施工区域离周边居民、单位距离近,高架主线及周边道路交通流量大,施工时间主要集中在周五深夜23点至周一早上6点前,面临每周有效施工时间短,工程紧的问题。
秉持“长策划、短施工、高效率、低影响”的建设理念,隧道股份上海路桥项目团队迎难而上,实行标准化作业、军事化管理,抢抓假期施工“黄金期”,奋力跑出工程高质量建设“加速度”,圆满完成施工任务。
精益求精
打造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样板工程
从项目前期筹划到后续实施管控,隧道股份上海路桥始终坚持贯彻“人民城市”理念,从技术、社会、人文不同角度进行方案制定、精准实施,将以人为本、精益建造、智慧建设的理念渗透到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
为减少施工对交通与环境的影响,隧道股份上海路桥采用“超高压水射流”“带防撞墙板梁整体拆装”等施工工艺,最大限度压缩施工周期。同时,依托城市更新创新工作室平台,探索形成桥梁抢修工程精细化施工组织、预制构件存放架运输架、绳锯切割防飞溅系统、超高压水射流机器人降噪装置等一系列保障措施,致力打造一条“安全可控、高效畅达、智慧服务、环境友好”并具有上海特色的城市高架道路更新样板工程。
高效协同
凝聚高质量建设强大合力
隧道股份上海路桥紧扣“高效协同”关键环节,在施工中形成建设命运共同体,确保工程建设紧张有序、快速准确、高效畅达。
建设相关方“打好组合拳”。加强与业主、设计、监理、交警等相关方的沟通联络,统一思想,早谋划、快落实、强保障,创造和谐的施工环境。
各路参与方“拧成一股绳”。通过与合作方的高效沟通,缩短磨合期,各路队伍间协调联动、无缝衔接,促进工作效率最大化,全力全速推进施工建设。
多工序形成“无缝衔接”。每日准时开放交通是“命令”,现场作业面狭小、工序交错、设备密集是“现实”,为了实现两者的平衡,项目团队实行全流程精细化管理,将每个工序精确至“半小时”,无缝衔接,进一步发挥协同效能。
内环高架试点“年轻化”改造的完工,为后续城市基础设施更新提供有效借鉴。隧道股份将继续探索城市有机更新,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及品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