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银行积极融入上海国际绿色金融枢纽建设,以发展绿色金融为要、以实现自身绿色低碳转型为基,在全行上下践行低碳化运营。
标准与先行相衔接。上海银行参与起草的《零碳园区创建与评价技术规范》(T/SEESA 0110-2022)已正式发布实施。该标准是上海市首个零碳园区评价标准,对各类产业园区开展绿色低碳创建工作、实现碳中和发展目标发挥指导和引领作用。节能宣传周期间,上海银行推动张江园区率先创建零碳园区,启动张江园区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于年内并网发电,预计年发电约70万度,可减排294吨二氧化碳;开展张江园区能耗分项计量及自动化统计改造工作,强化园区不同业态的能耗监测和对标管理。
防疫与节能相一致。启动总行大厦中央空调通风系统加装净化消毒装置。净化消毒装置均采用一级粗效、二级中效静电除尘杀菌和三级除臭氧及气态污染物模块过滤,所用材料为环保可清洗并可重复使用材质,依托于空调机组的动力,将室外新风和室内回风经过高效消毒+净化处理,预计每年可节电7万度,节省天然气4万4千立方米,减排124.76吨二氧化碳。
绿色与服务相融合。围绕网点建设、运营、服务的整个过程,上海银行研究制定了《上海银行绿色网点建设标准》,建立可量化的全要素绿色网点建设标准;通过场景穿透,细化空调、照明、电器等节能要求,落实低碳、集约化举措,形成梯度化试点方案,实现“绿色金融+绿色网点”双轮驱动,提升支行竞争力。
足迹与积分相打通。打通碳足迹与积分场景渠道,率先梳理营业网点碳积分9个场景33类行为,并于5月1日在全行试点。节能宣传周期间,总、分行策划试点网点将按积分场景完成三个动作,组织一次全员“客户碳积分场景”线上营销宣传活动;落实一次试点网点“绿色企业合作场景”双碳、绿色金融理念进优质企业活客宣传活动;举办一次试点网点“绿色公益活动场景”双碳、碳积分理念进社区、街道的获客宣传活动,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铺开碳积分活动。
低碳与环保相加强。以节能为切入,进一步深化传导环境影响管理体系。突出“全”,除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外,将大气污染、废弃物排放等环境影响纳入管理内容。突出“细”,加强闭环管理,建立统计、检查、考核、披露、审计全流程管理,严密管理体系。突出“活”,在制定整体环境影响指标体系框架的基础上,每年结合不同重点,强化管理手势,今年重点关注网点建设过程中的利旧和废弃物处置,倡导循环利用,构建简约绿色办公方式。
(上海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