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建筑成为“最美风景”,这些景观地标由华建集团打造

发布日期:2022-06-24 信息来源:

图片 1.png

近日,华建集团举办了最美项目评选活动,经过来自企业、高校的多位专家超300分钟专业评审,以及大众网络投票,11个项目脱颖而出。其中,7个上海项目有新建场馆,更不乏公园绿地、生态修复岸线……为何它们能成为人们眼中的“最美项目”?

兼顾空间之美与公共性

坐落在平型关路和灵石路的静安区档案馆新馆,不仅仅是一座档案馆,而且被设计师们称为“城市景窗”。临近街转角的建筑外墙是透明的,身处室内的人们透过玻璃幕墙赏景,和城市产生连接。

作为一处复合型城市公共机构,这里不仅是档案馆,还是大宁街道的社区活动中心,室内还包含了剧场、阅览室、书画教室和活动教室等各种多功能用房。

图片 2.png

华建集团打造的上海图书馆东馆和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也入选“最美项目”,两者都兼顾了空间之美、功能性和公共性。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不同楼层针对不同人群进行了人性化的布局设计。如一楼配备少儿区和为残障人士服务的无障碍阅读区,二楼是为报刊阅读区和为年长人群设计的乐龄阅读区,地下还有报告厅、直播空间等。

图片 3.png

上海少年儿童图书馆新馆是傍水而建的环形建筑,新馆四层,分别服务于幼儿、小学及中学年龄段的小读者,层与层之间运用各异的楼梯实现过渡,孩子们拾级而上,自然地到达每一个楼面直至屋顶,犹如一种成长的过程。

图片 4.png

用设计传承文脉焕新生

“最美项目”展现了上海城市建设的方向,当城市空间接近饱和,城市更新、盘活存量资产成为新趋势。

在北外滩贯通和综合改造提升工程中,浦江扬子江码头段正式对外开放,由三栋会议楼组成的“世界会客厅”有着红青相间的清水砖墙,其中两栋会议楼是由百年仓库改造而来。

图片 5.png

如今漫步北外滩,以“世界会客厅”为核心的北外滩扬子江码头,正呈现历史建筑与城市天际线新旧交织的独特风貌,延续这座城市的文化与记忆。

图片 6.png

作为中国第一座以城市规划为主题的展览性建筑,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一直是市民和国内外游客必打卡的文化空间。在此次改造更新中,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从建筑到布展全方位展现城市发展中的新变化。

营造都市绿色空间

为打造“生态之都”,上海正不断增添绿色空间。相比可观可赏的造景,能够亲近、有文化底蕴的绿色空间更能打动人心。

元荡湖岸线位于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整个岸线工程涉及改建和贯通,水生态修复可达30.5万平方米。华建集团在保持现状肌理的基础上,“退渔还湿”,对鱼塘进行生态化改造,水下地形重塑,构建湖、湾、池、湿地、河等各种水体形态和净化网络。沿湖增加一条慢行道路,供市民滨水游憩。

图片 7.png

上海世博文化公园占地2平方公里,是市中心规模最大的城市公园。2021年底开园的北园占地85公顷,除了增添江南园林“申园”,对世博会保留的四大场馆进行改造利用,还针对园区环境,打造出绿色循环的活水系统,并对建设渣土进行回收再利用,将种植土壤全面换填,极大地改善了植物的种植环境。

图片 8.png

来源:华建集团、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