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机场集团申报的“打造绿色航空枢纽项目”入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虹桥机场从二期扩建工程、1号航站楼改建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就坚持将绿色机场理念融入其中,全力建设节能型建筑,为日后低碳运行奠定扎实的硬件基础。
建成全国首家蓄车场内充电站。虹桥T2航站楼蓄车场实现了国家蓄车场内充电站从无到有的突破。2021年蓄车场内新能源车辆占比从2019年的2%增加到目前的23%。目前蓄车场充电站共配备66个充电车位,日均充电量突破3万千瓦时,日均充电车次达到1700车次。以2021年5月为例,新能源出租车充电量为97.4万千瓦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较,减少了约399吨标准碳排放。
大力推进锅炉低氮改造。虹桥机场先后投入资金全面落实13台锅炉低氮提标改造,采用FGR(烟气内外循环结合)模式,废气排放全面达标。低氮改造后,所有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均值为40mg/m³,远低于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不高于50mg/m³的排放标准。锅炉提标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58%,虹桥机场一年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451.1kg。
桥载空调送风软管节能改造。虹桥机场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调整保温材料来有效提高桥载空调送风软管保温性能。在不改变使用方法、不增加操作难度的前提下,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落地应用。经测算,使用改进型保温送风软管后,仅T1航站楼13座登机廊桥的桥载空调机组全年可节省用电能耗10万千瓦时,减少CO₂排放量约30吨。
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机场集团首次提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为锅炉非供热季热保养,在全国集中式供能系统中走在前列。在加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后,不仅每年节约燃气费用约11万元。更可在系统15年寿命内节约能量1.18×10⁷MJ热量,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共计约1259.6吨。
供冷系统运行控制优化。机场能源中心通过对供冷水泵分台进行手动、自动结合的控制方式,将原来的纯自动控制运行改变为手、自动一体控制运行,从而实现供冷水泵运行中配置的最优。测试结果显示,在负荷接近的情况下,比往年同期有效下降能耗16.2%至26%。在不进行设备改造,仅通过运行手段变化的情况下大幅节省了设备的耗能,成效显著。
机场集团将传统的节能减排工作内涵进一步向绿色机场延伸,全面关注能耗和碳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治理控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运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致力将虹桥机场建设成为集节能、环保、科技和人性化多要素相统一的绿色航空枢纽。
(机场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