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做好市国资委监管企业2025年度预算报告工作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5-01-07 信息来源:市国资委

各监管企业:

为做好市国资委监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2025年度预算工作,持续提升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有关预算、财务会计制度的规定,以及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要求,我们研究制定了《2025年度上海市国有企业预算报表》及编制说明,现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填报要求

在组织开展集团内部各级子企业预算编制管理的基础上,按照市国资委统一印发的报表格式和编制要求,编制上报年度预算报告。

(一)编制口径

采用合并口径编制预算报表,合并范围应当包括:集团总部及所属各级子企业。各企业应当遵循实质控制原则,将企业及其所属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含境外子企业、金融子公司、实行法人责任制基建项目等)纳入预算编制范围,企业预算编制范围原则上与企业财务决算报表的合并范围口径相一致。

(二)报送范围

企业预算报送范围包括:集团合并、母公司及重点子企业、科创层企业的预算报告;托管企业的集团合并、母公司预算报告;和国资委签订任期契约的单位如为上市公司,还应报送上市公司合并和母公司的预算报告存续企业形成单独报告随整体上市公司报告上报

(三)报告内容

预算报告由年度预算报表、年度预算编制说明和其他相关材料组成。对于涉及经营业务、投资、资金、人员薪酬等预算,企业应有效统筹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实现企业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有效衔接,推动业财融合企业应当根据结合经营管理实际情况针对主要业务板块和重点子企业提供分部预算报告并在编制说明中予以阐述。企业应按照计划进度将预算分解到月,强化预算刚性约束,做好预算执行监控与分析工作。

(四)工作责任

企业集团要切实增强做好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提升全面预算管理的质效水平。要明确目标、统筹谋划,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各重点任务落实落地。集团应当按照全面预算工作流程,认真组织做好对所属子企业预算编制的指导与审核工作,以确保预算编制工作质量。审核重点包括:2024年度预算管理工作问题整改情况,2025年度预算编制基础、编制范围、编制口径、预算指标的合理性,以及表间重要指标的勾稽关系是否合理,与企业战略规划是否契合,是否体现落实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部署和要求,业务预算与财务预算是否有效衔接,是否同行业内的相关企业进行对标分析,是否满足提质增效和稳增长工作要求,是否聚焦主业、严控非主业业务规模,是否注重业务的合规与风险防范,预算情况说明书内容是否详实等。

二、编制要点

各企业要充分发挥预算管理功能作用,加强研判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充分发挥预算目标的统领作用,统筹考虑增量因素和减量因素及工作举措,高质量完成2025年度预算编报工作。

(一)业务预算

预算安排要体现改革深化提升、高质量发展和稳增长工作要求。各企业要对照重点改革任务和改革指标,认真落实改革举措兼顾效益增长和经济贡献,将效益提升、成本控制作为国资改革成效的体现,加大减亏治亏力度,充分评估国有企业为全市稳增长、促消费、稳外贸、降成本等各项工作做出的贡献预算安排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在预算中要安排相应资源,提升原创技术研发投入占比,提高研发资金使用效率,要安排相应资金资源用于引进创新人才,同时合理规划与安排各项成本费用,以保障研发经费的持续稳定投入。要适当保障数字化转型和品牌建设的预算投入。预算安排要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要体现向战略性产业倾斜,设定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目标;要体现向传统产业高端智能绿色化发展倾斜;要增加民生领域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要体现“两非两资”出清和层级压缩,促进存量盘活;严控非主业投入、代垫资业务,禁止安排融资性贸易;掌握参股企业的经营情况,强化预测预判,通过共享资源、拓展渠道等方式助力参股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预算安排要强化因素分析。针对经营指标和纳统指标必须打开结构进行测算和分析,重点分析增量因素和减量因素,对于重大减量因素要拿出具体且有力的措施。

(二)投资预算

预算安排要合理控制投资方向预算要体现国有资本“三个集中”要求,要按照新分类“一企一策”,集中企业现有资源布局重点区域、驱动核心产业,助力提升城市功能。要加大对战略支柱产业、核心产业、潜力产业、前沿产业的预算投入,追求企业的内在价值,长期价值,战略价值。预算安排要严格控制投资风险。投资规模要与企业资产规模、资产负债水平和筹资能力相适应,充分考虑自身财务承受能力及资金周转水平,科学设定投资回报水平切实落实投资资金来源,重点关注高负债企业显著推高资产负债率的新增投资高负债、高风险、回报低的股权投资项目要制订清理和调整计划,符合“无关多元”的参股企业应当逐步清理和退出预算安排要加强投资领域的全周期管理。针对固定资产投资、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等投资项目,加强投前尽调评估和预算管理,投中持续完善招投标流程和预算执行进度监测,投后做好后评价。严格落实《市国资委监管企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管理办法》的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基金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实体经济等功能,审慎开展基金投资决策,防范基金业务风险

(三)资金预算

预算安排要做好资金平衡现金流量管理要精准可控,细化各类资金支出标准和计划,优先支持重点事项要严格按照“压存量、控总量、管增量”要求,实行资产负债率和带息负债规模双重约束,严控高风险业务。优化融资结构,拓宽融资渠道,把握“两重”、“两新”的政策窗口期,积极申报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专项债,节约付息成本预算安排要统筹发展与安全预算编制需明确体现压降风险敞口的保障措施,确保有足够的资金应对风险,合理安排负债偿付,加强债务清欠,坚守风险底线。要严格遵守《融资担保及资金出借管理办法》,确保操作合规。严禁开展融资性贸易业务和虚假贸易业务,禁止垫资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坚守金融衍生业务的套期保值原则,坚持外汇风险中性原则,严禁任何投机行为。

(四)成本费用预算

预算安排要体现成本精细化管理。做精做细成本费用预算安排,分析、列示、管控主要成本费用驱动因素,做好产业链、供应链成本管控通过信息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水平,优化生产、管理、销售等各个管理节点,识别并消除内部管理的冗余环节,提高自动化、智能化水平营业成本预算与业务预算相衔接,原则上营业成本增长应低于营业收入增长水平。预算安排要体现“过紧日子”要求明确各类费用开支标准和规模,合理控制刚性费用开支,严格把控预算外费用开支项目杜绝铺张浪费现象,做到精简会议、差旅、培训、论坛、庆典等活动的规模与开支,严格把控业务招待活动的数量与费用预算,严控赞助、捐赠、冠名等费用,严格执行履职待遇和业务支出的管理规定。

(五)人工成本预算

预算安排要坚决落实企业薪酬相关制度。对各级高管人员的薪酬要严格规范,对科技创新等骨干人员要激励,对基层苦脏险累等一线岗位人员要倾斜。预算安排要坚持效益导向原则。各级企业应严格执行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管理政策,按照工资与效益联动机制确定工资总额原则上监管企业人工成本预算增速高于经济效益指标预算增长监管企业未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工资总额不得增长或者应当适度下降。预算安排要做好工资周期内的统筹。实施工资周期制预算管理的企业,可根据企业发展战略和人力资源规划需要,统筹安排各年度间工资总额预算,一般周期内各年度累计工资效益偏离度不超过5%,周期内工资总额的累计增长幅度应符合同期工资与效益联动的要求。预算安排要依法依规合理确定职工福利费项目和水平。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或亏损的,除国家另有规定外,原则上不得增加福利项目或调高水平。

三、报送要求

(一)预报表报送

各企业在正式报送2025年度预算报告前,应做好2025年度预算预报工作,在组织分析预测2025年度主要经营目标的基础上,认真填报企业集团《2025年度主要财务指标预报表》(附件1),并于202412月31日前通过市国资委国资监管数据采集平台(含情况说明书,参见附件4)报送市国资委。

(二)预算草案报送

20252月14日前,以正式公文(纸质和电子文档)报送预算报告草案(单位万元)(附件2),一式2份包括集团合并、母公司预算报表、集团预算情况说明书上市公司任期契约单位合并及本部的预算报表及预算情况说明书存续企业剔除上市公司部分的模拟合并预算报表和预算情况说明书。各企业还应通过国资监管数据采集平台报送电子数据文档(包括集团合并、母公司预算报表、集团预算情况说明书任期契约单位上市公司预算报表、存续企业预算报表和说明书,重点子企业预算报表及重点子企业情况说明书,科创层企业预算报表及科创层企业情况说明书参见附件4)。市国资委将向企业反馈预算草案审核意见,各企业应当根据审核意见对预算报告进行修订

(三)预算正式案报送

20254月15日前,各企业应当以正式公文报送预算报告正式案(单位万元)(附件2),并通过国资监管数据采集平台报送电子数据文档(含情况说明书,参见附件4)。报送要求同预算草案。企业还应将董事会或相关权力机构的审议决议和预算报告修订情况一并报送市国资委。市国资委将对企业的预算报告进行备案告知。

(四)预算调整案报送

20259月15日前,以正式公文将预算报告调整案(含情况说明书,参见附件4)报送市国资委。企业应在报送前和市国资委沟通,并充分考虑市国资委的意见,同时将董事会或相关权力机构审议决议一并报送市国资委。市国资委将对企业的预算报告调整案进行备案告知。

请各企业按以上预算编制和填报要求,结合市国资委2025年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的工作要求(将另行下发),做好2025年度的预算编报工作。各企业在预算编制工作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市国资委(财务评价处)反映。相关附件和数据文件请从市国资委网站(www.gzw.sh.gov.cn)下载。

各委托监管单位、区国资委可参照执行。

 

附件:1、2025年度主要财务指标预报表

2、2025年度上海市国有企业预算报表表式

3、2025年度预算调整主要指标表

4、2025年度企业预算情况说明书内容提要

5、2025年度企业预算报表编制说明

6、2025年预算参数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