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国资委函〔2024〕124号
市国资委关于对第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047号建议的答复
方志坚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盘活环淀山湖区域央属、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存量资源地块的意见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本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国企存量土地资源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推动资源盘活利用,不仅是优化国企存量资产配置、推进国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也是内涵式拓展区域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功能品质、推动土地高质量利用的重要手段。环淀山湖区域作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的核心之一,存量地块盘活是全面落实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和《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要求,有利于淀山湖地区建设世界级湖区和创新绿核的建设,推动示范区高质量发展,体现上海市的示范引领作用。
一、环淀山湖区域国企存量资源地块现状
经会青浦区有关部门,环淀山湖约80平方公里区域范围内,重点存量资源地块有46幅,其中经比对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国土空间规划、二级水源地保护区等开发建设条件,最终纳入存量资源盘活项目清单的地块有20幅。
二、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工作情况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统筹“上海2035”总规实施和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2023年,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市国资委印发了《市属国企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方案”),通过构建“更新一批、减量一批、收储一批、保留一批”(以下简称“四个一批”)的统筹施机制,扎实推进国有企业存量土地资源的盘活利用,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资产配置,促进国企土地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全面梳理排查,目前16家市属国企共填报土地2093幅、74.9平方公里,已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通过深化实践“四个一批”统筹实施机制,目前已推动各区和各国企完成了21组区、企战略架协议签署。
青浦区范围内市属国企共填报土地62幅、4平方公里,并推动青浦区和国盛集团、隧道股份、仪电集团完成了3组战略架协议签署。环淀山湖区域结合“四个一批”等重点工作开展,目前已完成盘活利用地块13幅,其中,7幅地块继续正常经营使用;3幅地块通过更新已重新投入使用,包括元荡闸管理站盘活更新为水乡客厅规划展示馆、小文港水闸管理站盘活更新为元荡休闲驿站、上海湖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盘活更新为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幅地块保留并推动开工建设,包括上海丰泽置业有限公司、上海丰茂置业有限公司地块已开工建设;1幅地块收储后出让,包括原上海纺织疗养院(伊百花园)地块已出让用于建设华为单身公寓及周边配套道路、绿化等。
三、关于对策建议的答复
市政府高度重视存量土地资源优化利用,并对市属国企存量资源盘活提出率先示范引领的要求。2024年3月30日,市政府召开会议对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工作进行部署。
(一)强化规划引领,推进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
根据“三年行动方案”,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实施“四个一批”的联动统筹,是在“上海2035”总规一张蓝图的引领下,结合企业主责主业发展,对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的再激活、再布局、再优化。通过落实规划以及导入新功能推动存量资源盘活,在先行启动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中,发挥淀山湖、元荡的生态绿心优势,以打造“世界级湖区”为目标,整体提升湖体、湖滨、腹地的生态与功能品质,促进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二)主动靠前服务,统筹推进市属国企用地实施分类处置
市规划资源局、市国资委将围绕“四个一批”年度工作实施,持续推进常态化对接机制,妥善解决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重点聚焦尚未形成一致意愿的地块,加快明晰盘活方向,深化完善盘活方案。同时,结合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和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强化“专班统筹、市区联动、以区为主、条线支撑”的市、区一体实施推进机制,充分运用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责任评估师“三师联创”工作机制,通过整体谋划协调、强化设计赋能、评估平衡价值效益,加速推进国企产业用地分类处置工作;支持国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工业上楼”政策,提高用地绩效水平;推动国企发挥“压舱石”“稳定器”作用,针对国企中C、D类绩效产业用地,率先开展城市更新、收储(收回)、减量化等分类处置工作,加快低效用地盘活退出,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加大盘活力度,完善相关扶持机制
深化审批制度改革,指导区级相关部门优化建设项目规划土地审批流程。建立市、区产业用地收储专项资金,支持区政府加大力度收储低效产业用地;针对特定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区域,探索划定特定收储区并通过收储进行盘活转型。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
联系人姓名:鲍晨骏 联系电话:23115852
联系地址:黄浦区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