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国资委函〔2024〕125号
市国资委关于对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第0209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宣沫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存量低效用地回购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本市国资国企改革的关心和支持!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当前,本市正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转变超大城市发展方式的战略部署,实施城市更新和低效用地盘活专项行动,推动城市用地结构不断优化,强化土地要素对“五个中心”建设的保障作用,走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高质量发展新路。近年来,针对低效用地处置出台了系列政策文件,指导和帮助各区解决存量盘活中的问题。
一、市属国企存量低效用地盘活专项行动开展情况
(一)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工作
为落实市委、市政府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全面统筹“上海2035”总规实施和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2023年,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市国资委印发了《市属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盘活利用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通过构建“更新一批、减量一批、收储一批、保留一批”的统筹实施机制,扎实推进国企存量土地资源的盘活利用,进一步优化国企资产配置,促进国企土地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利用。通过全面梳理排查,目前16家市属国企共填报土地2093幅、74.9平方公里,已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通过深化实践“四个一批”统筹实施机制,目前已推动各区和各国企完成了21组区、企战略架协议签署,涉及地块114幅、198公顷,其中,“更新一批”23幅、81公顷,“收储一批”37幅、69公顷,“减量一批”6幅、27公顷,“保留一批”48幅、21公顷。松江区范围内涉及光明食品集团、城投集团、地产集团、上海电气集团、隧道股份、仪电集团、申能集团等 7 家国企,共填报存量地块 45 幅、1.4 平方公里。松江区主动对接上海电气集团,推动了“三区三企”试点上海电气-杨浦区挂接新浜镇地块减量化立项。
(二)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和分类处置工作
研究形成《关于加强上海市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实施意见》,科学构建了“REG”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市规划资源局会同市相关部门,指导各区(管委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和分类处置工作,形成了48501幅、728平方公里的产业用地数据底版。依据构建的评估指标体系,评估形成了四类绩效用地“一张清单”,其中C类100.6平方公里、D类75.4平方公里,并对C、D类用地制定了土地收回、收储、减量、城市更新等处置方案。
结合产业用地综合绩效评估工作,松江区同步形成了四类绩效用地“一张清单”,其中C类10.0平方公里、D类7.2平方公里。根据年度实施方案,2024年度松江区完成低效用地盘活量不得少于4.3平方公里。
二、关于对策建议的答复
您的意见紧扣存量低效用地盘活工作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强调规划引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推进存量低效用地再开发,意见很有建设性和操作性。就您的建议,具体答复如下:
(一)坚持规划引领,推进存量地块盘活利用
松江区中山街道SJC10010单元41-11号地块(先锋电气),规划土地面积约6.03公顷,容积率1.35,土地用途为商品房用地,拟由中山街道实施收购。目前中山街道已与先锋电气洽谈沟通。下一步将指导松江区规划资源部门做好规划调整工作,优化收储范围,确保后续顺利出让。
(二)主动靠前服务,统筹推进市属国企用地实施分类处置
市规划资源局、市国资委将围绕“四个一批”年度工作实施,与各个企业逐一对标对表,明确工作任务和节点安排,并积极梳理问题和政策堵点,集中研究解决。同时,结合低效用地再开发试点和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强化“专班统筹、市区联动、以区为主、条线支撑”的市、区一体实施推进机制,协同各区率先推进国企产业用地分类处置工作。支持国企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用好“工业上楼”政策,提高用地绩效水平;针对国企中 C、D 类绩效产业用地,开展城市更新、收储(收回)、减量化等分类处置工作,加快低效用地盘活退出;聚焦重点区域,通过市、区联合储备方式,推动存量转型,形成示范带动作用,更好地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三)强化保障措施,完善土地收储(收回)扶持机制
依托产业用地“两评估、一清单、一盘活”专项行动,指导各区对拟收回收储的产业用地,根据地块区位条件、管理使用状况、综合绩效情况等差异性因素,对其空间退出的综合价值进行评估,进一步降低收储(收回)成本。同时,完善产业发展扶持机制,建立市、区产业用地收储专项资金,支持区政府加大力度收储低效产业用地。针对特定区域、重点发展战略区域,探索划定特定收储区并通过收储进行盘活转型。
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2024年5月27日
联系人姓名:鲍晨骏 联系电话:23115852
联系地址:黄浦区大沽路100号 邮政编码:200003